物联网是什么概念?目前哪些技术属于物联网呀?

物联网是什么概念?目前哪些技术属于物联网呀?,第1张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主要进行联网系统设计、项目管理、终端节点的安装与调试、系统集成、施工等。例如: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系统感知与信息采集的设备应用,智能电力中配变监控与故障检测等。

物联网IoT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小区着火,从一楼到顶楼的消防竟然都没水,难道是物业没有安装高层消防栓供水泵?不能够呀,如果没安装当初验房也不可能通过,所以说通过类似事件我们应该吸取以下的经验教训。

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烧没了

近日,江西上饶一小区九楼突然着火,消防人员赶到后发现消防通道紧锁,消防栓一滴水都没有。消防人员只能从一楼的消防车里接水上来灭火,这样一来就多耽误了近二十分钟。

小区有居民声称,发现火灾第一时间就报警了,消防人员赶到的时候火势并是很大,但是由于消防栓没有水,就错过了最佳救火时间。

火势越来越大,同一栋楼的很多家住户也跟着遭了殃。着火的这一家新装修才一年,几十万的装修就这样烧没了。

难道物业没有定期检查?

检查了吗?应该吧,因为在楼层消防栓外的墙壁上贴着消防栓巡视卡,上面有物业工作人员的签字,最近的一次的检查是3月15日。看到这,作为普通百姓,看到巡查表上每个月都有工作人员巡查签字,都以为物业是真的有检查消防设备,可定期检查的消防栓在出事时怎么就不出水呢?

这场火灾事故物业的责任肯定是最大的,小区的消防设施明显就是不合格,消防栓成了摆设一点用也没有,显然每个月都在消防检查表上签字打钩也是为了糊弄小区业主。

灭火器的作用很重要

大火无情,平时就该做到防患于未然,小区楼层比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救援,因此,我们应该多关注这些消防知识,并积极参与到消防设施维护和监督中。

物业责任最大,但是如果当初住户家里备好一个灭火器,在发现起火的第一时间使用灭火器或许就能避免火灾的发生。我们都知道楼层越高水压就会变小,一旦发生火灾,如果都像这个小区的消防栓一样没水,那就是要命的事。所以家里准备消防器材还是非常重要的。

物业应该做好监管工作,定期维护小区的消防设施,要大力宣传消防安全,提高小区居民的消防意识。物业还应定期举行消防演习,提高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应对火灾突发事件初期的灭火能力。

居民外出之前一定要检查火源是否关闭,电器是否断电,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出最好关闭电器开关。厨房尽量不要离人,正在做饭突发事件需要离开,一定要先关闭炉灶,消防意识不可大意。

小区内不要乱停车,更不能占用消防通道,万一发生火灾,就会影响消防车辆的通行,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疏散。

很多居民喜欢把杂物堆在楼道里,这样不仅妨碍日常生活,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杂物还会成为助燃物,而且容易形成大量有毒烟雾,对人的生命安全时有危害的,同时也会切断了人们逃生的通道。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939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