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OkHttp——更深入了解如何使用

重识OkHttp——更深入了解如何使用,第1张

OkHttp作为square公司出品的一个网络请求框架,应该算是目前Android端最火爆的网络框架了。我公司目前的项目中采用的都是Rxjava结合Retrofit进行网络请求的处理,对于底层真正实现网络请求的OkHttp关注的不是很多。最近探究了一下OkHttp的源码,对OkHttp的使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此做一下总结。

OkHttp作为当前Android端最火热的网络请求框架,必然有很多的优点。

对于客户端来讲,我们关注的就是把正确的请求发送到服务端并拿到结果来进行处理。在OkHttp中,我认为可以分为3个部分:

OkHttp中通过建造者模式来构建OkHttpClient、Request和Response。对于客户端来讲,我们不需要过多关注Response是如何构建的,因为这个是OkHttp对响应结果进行了封装处理。我们只关注请求Request和客户端OkHttpClient如何构建即可。

Request采用建造者模式来配置url,请求方法method、header、tag和cacheControl。

OkHttp采用POST方法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体,在OkHttp中这个请求体是RequestBody。这个请求体可以是:

RequestBody有几个静态方法用于创建不同类型的请求体:

最终都是相当于重写了RequestBody的两个抽象方法来写入流,如果传递流类型的参数,只要重写这两个抽象方法即可。

例如,我们提交一个String:

提交File:

提交流:

对于提交表单和分块请求,OkHttp提供了两个RequestBody的子类, FormBody MultipartBody

FormBody也是采用建造者模式, 这个很简单,添加key-value形式的键值对即可。

添加键值对有两个方法:

例如:

MultipartBody也是采用建造者模式,MultipartBody.Builder可以构建兼容Html文件上传表单的复杂请求体。每一部分的多块请求体都是它自身的请求体,并且可以定义它自己的请求头。如果存在的话,这些请求头用来描述这部分的请求体。例如Content-Disposition、Content-Length 和 Content-Type如果可用就会被自动添加到头。

MIME类型有:

有几个主要的方法:

例如提交一个图片文件:

OkHttpClient采用建造者模式,通过Builder可以配置连接超时时间、读写时间,是否缓存、是否重连,还可以设置各种拦截器interceptor等。

建议在一个App中,OkHttpClient保持一个实例。一个OkHttpClient支持一定数量的并发,请求同一个主机最大并发是5,所有的并发最大是64。这个与OkHttp中的调度器Dispatcher有关,可以设置并发数。本文不对Dispatcher进行讨论。

一个例子:

OkHttpClient支持单独配置,例如原来设置不同的请求时间,可以通过OkHttpClient的newBuilder()方法来重新构造一个OkHttpClient。例如:

上面已经讲了如何创建Request和OkHttpClient,剩下的就是发送请求并得到服务器的响应了。OkHttp发送请求可分为同步和异步。OkHttpClient首先通过Request构建一个Call,通过这个Call去执行同步或者异步请求。

同步方式,调用Call的execute()方法,返回Response,会阻塞当前线程:

异步方式,调用Call的enqueue(CallBack callBack)方法,会在另一个线程中返回结果。

为了缓存响应,需要一个可读写并且设置大小Size的缓存目录。缓存目录需要私有,其它不信任的应用不能访问这个文件。

如果同时有多个缓存访问同一个缓存目录会报错。所以最好只在App中初始化一次OkHttpClient,给这个实例配置缓存,在整个App生命周期内都用这一个缓存。否则几个缓存会相互影响,导致缓存出错,引起程序崩溃。

响应缓存采用Http头来配置,你可以添加这样的请求头 Cache-Control: max-stale=3600 max-age 指的是客户端可以接收生存期不大于指定时间(以 为单位)的响应。

为了防止响应使用缓存,可以用 CacheControl.FORCE_NETWORK 。为了防止使用网络,采用 CacheControl.FORCE_CACHE

调用Call.cancel()方法可以立即取消一个网络请求。如果当前线程正在写request或者读response会报IO异常。如果不再需要网络请求,采用这种方法是比较方便的。例如在App中返回了上一页。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的请求都可以被取消。

可以通过Response的code来判断请求是否成功,如果服务器返回的有数据,可以通过Response的body得到一个ResponseBody读取。

如果采用ResponseBody的string()方法会一次性把数据读取到内存中,如果数据超过1MB可能会报内存溢出,所以对于超过1MB的数据,建议采用流的方式去读取,如ResponseBody的byteStream()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

OkHttp中的很多类都用到了建造者模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采用建造者模式的有:

如果单独使用OkHttp进行网络请求,通常需要开发者自己再封装一下,如果不想重复造轮子,Github上面的有一些优秀开源库可以拿来使用(本文只列出star较多的几个):

OkHttp官方Wiki文档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final Request.Builder builder = new Request.Builder().url(url)builder.addHeader(key,value)  //将请求头以键值对形式添加,可添加多个请求头:

final Request request = builder.build()final OkHttpClient client = new OkHttpClient.Builder()        .readTimeout(30, TimeUnit.SECONDS)        .connectTimeout(10, TimeUnit.SECONDS)        .writeTimeout(60, TimeUnit.SECONDS)        .build() //设置各种超时时间final Call call = client.newCall(request)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Response response = call.execute()             if (response != null) {                             } else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HTTPS在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客户端(浏览器)与服务端(网站)之间进行一次握手,在握手过程中将确立双方加密传输数据的密码信息。握手过程的简单描述如下:

浏览器将自己支持的一套加密算法、HASH算法发送给网站。

1.网站从中选出一组加密算法与HASH算法,并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以证书的形式发回给浏览器。证书里面包含了网站地址,加密公钥,以及证书的颁发机构等信息。

2.浏览器获得网站证书之后,开始验证证书的合法性,如果证书信任,则生成一串随机数字作为通讯过程中对称加密的秘钥。然后取出证书中的公钥,将这串数字以及HASH的结果进行加密,然后发给网站。

3.网站接收浏览器发来的数据之后,通过私钥进行解密,然后HASH校验,如果一致,则使用浏览器发来的数字串使加密一段握手消息发给浏览器。

4.浏览器解密,并HASH校验,没有问题,则握手结束。接下来的传输过程将由之前浏览器生成的随机密码并利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1、在pom.xml中添加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com.squareup.okhttp3</groupId>

<artifactId>okhttp</artifactId>

<version>3.3.0</version>

</dependency>

2、get请求

private void testGet(String url) {

OkHttpClient okHttpClient = new OkHttpClient()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Builder().url(url).build()

Call call = okHttpClient.newCall(request)

try {

Response response = call.execute()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body().string())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3、post请求

OkHttpClient okHttpClient = new OkHttpClient()

RequestBody body = new FormBody.Builder().add("paper_id", paperid).build()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Builder().url(url).addHeader("XX", id)

.add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post(body).build()

Call call = okHttpClient.newCall(request)

Response response = call.execute()

String aString = response.body().string()

是不是很简单呢,后续再配上json解析,接口请求就完成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117718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