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的安卓端,关于标签的 *** 作确实比较复杂也藏的比较深。特别是删除标签的 *** 作,长按标签也没d出任何菜单。那到底要如何管理标签呢?其实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移动端完全可以完成各种相关 *** 作,具体如下:
1.在笔记上方点“标签”图标。
2.可以选择已有的标签或者输入名字新建一个标签。
3.在主界面左侧点“标签”图标,切换到标签列表,所有标签都会在这里显示。
一直保持使用印象笔记大概5年时间,从最开始用国际版的Evernote,到15年转到印象笔记,且转到印象笔记后一直都是高级用户,最初不愿意使用Evernote国内版( 印象笔记 ),那是因为当时阅读的主力渠道还是以RSS阅读器为主,从最初的google reader 到 feedly ,再加之一直迷信的所谓国外服务本土化时被阉割的命运(事实证明这事还是发生了)。而后来,下定决心从Evernote国际版转出到印象笔记的缘故:主要的原因也在于: 碎片化阅读 越来越占据了我大部分精力,在手机上沉浸时间也越来越长,那时候 微信 横空出世,我也没能免俗的大量订阅公众号,不停保存文章到 我的印象笔记 。自然,靠从一个账号转移笔记到另一个账号,这样磨灭耐心的差事终于迫使我要正式转移到国内的印象笔记阵地了。
同时,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我发现微信转发到印象笔记的文章多达 2000多条 ,天啊........,这要如何整理,难道把笔记本重新分类?不打上标签怎么证明我看过的?以后又怎么应用和索引这些资料?.........
任务囤积得越多,下定决心解决的压力越大,压力越大越会陷入拖延,你告诉自己:“我还没准备好,我在准备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现实结果是你一直在准备,但积压的任务却反而越积越多。 这就是很多人最初想利用印象笔记做知识管理,但结果却变成 信息收集的垃圾箱 的心路历程。
相信我,我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收集癖。相反,我从一开始使用印象笔记以来,就已经开始做知识管理模块的专项训练。
比如:一开始我就关注了 电脑玩物 ,也购入了 《Evernote超效率数字笔记术》 ,加之之前的有关知识管理积累,算是打开了我使用印象笔记的正确姿势。
有关印象笔记我在知乎里的回答:
网状知识结构 在印象笔记里如何体现,一直有所悟但未固化形成一个系统化体系,在我笔记体量还小时,还比较好解决,但体量一大,这真成了比较麻烦的事情。后来我又重新整理了印象笔记,首先把笔记本分类搞定,但当我把未处理的文章分类到某个笔记类别中时,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篇文章在我做某个专案的时候用得到,但同时又能激发我联想做其它事,现在不记下来我可能忘了。当然,加标签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便于检索,当需要解决某类问题时可以随时找得到,把印象笔记当成私人知识库(有点像APP 即刻 的意思)。下图是我的笔记本分类
但问题来了,标签应该如何加,特别是你面对多达接近3000多条笔记的时候。
这也是我停下整理印象笔记的笔记分类,来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看来,标签整理和笔记本分类整理要同步进行。
参考了 印象笔记使用指南 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我也做了特别备注,对 如何正确使用印象笔记 可以做个很好的概括,里面也包含了很多与 如何正确使用印象笔记 这个主题相关的索引,值得好好看看。里面提到了:
和作者一样,过去我也偏重分组,后来逐渐偏重在标签,多利用搜索查询相关资料。更进一步,与自身工作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知识管理方式(我还在尝试整合思维导图的方式,作为专题信息收集的索引器)。就我自己而言,在印象笔记里即尝试过精于笔记本分组的,也在研究如何系统化搭建标签系统的。但最终目的,是希望组织 网状知识结构 一张大网,每天的工作从印象笔记开始也从印象笔记结束,这里面即涵盖GTD里 PDCA循环理念 ,也是希望知识管理在印象笔记里形成闭环,有助于自我提升。
标签系统 的提法,最初来源于这篇文章 正确地使用Evernote ,这篇文章本身是翻译了Medium上的 《Using Evernote (the right way)》 ,翻译的作者在里面提到的一句话和我的观点很吻:
这里找到模板的工作还未完结,因为在《Using Evernote (the right way)》里作者又提到了原始出处,在这里:来自Michael Hyatt的文章 HOW I ORGANIZE EVERNOTE(我是如何组织印象笔记的)
可以多看看Michael Hyatt其它几篇文章,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如下:
既然标签系统的意思就是让各笔记之间产生横向联系,那是不是打上一些特征“属性”的标签就行了啊,不是要多标签吗,那大不了我就多角度打上标签嘛。
这项工作我早就在做了,标签嵌套,多标签,符号化便于检索都做了,但依然效果不好,我想缘由还是出在:事情脉络没理顺,标签划分的维度与原则不清晰,才造成标签零散,层次型不强,更别提如何系统化组织标签,以横向联系各笔记。
参考几个重要的标签组织和应用的方法,我总结了几类,然后以此组织属于自己的标签系统方法:
以上方法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关键还是得找到适合自己。对于我个人而言,近四年都在创业阶段,需跨行业,综合性的的学习特别多,很多专题知识模块范围很大很广,需融入的知识会特别多,比如 房地产营销策划 ,这样我不但需要系统化的切割大专题为小知识模块,更需要将零碎的知识点,甚至是一些信息,糅合到一起重新以模块化的知识点关联起来, 综合来说,是既要适度分门别类,又需要将各个即关联又分属于各个类别的知识散点系统化的组织起来。
所以,笔记本适度分类,重用标签管理,建立搜索词条以有助于快速精确搜索,善用系统化思维工具如 思维导图(mindjetmindmanager或Xmind) ,习惯GTD流程的思路处理日常印象笔记管理(杂事收集--进度日程管理--整理待办行动清单,回顾反省系统),如上,把印象笔记作为所有信息资讯收集的箱子,在印象笔记里完成闭环的GTD流程,沉淀信息资讯最终内化为知识,以求术业专攻,锻炼心智模式,修身悟道。
关于如何组织标签系统,一图胜过千言万语:
.Descriptors(描述信息),.Projects(项目) 类标签好理解,都属于一些特征标签,目的是解除笔记本分类,和一对多从属的烦恼,最终效果是建立网状的联系便于后期检索。但需谨记,不等同于盲目加此列标签,能不加尽量不加,即使要加也不是把文章标题或者文中已高频出现的短词作为标签,我们要加的是引起我们联想的,高度总结归纳或演绎的词语,比如:
这里重点讲讲 .Knowledge(知识) ,看下图
.Knowledge(知识) 下细分三大层次:.experience(经验),.information(信息),.skill(技能),经验和信息为高频通用可模块化的标签分类,而技能是特别个性化的种类,打标签完全遵从 引发行动联想 , 高度归纳演绎的内化结果 的基本原则,所以可以看出:
说明:
标签前面使用通配符,这样可以方便多次调用标签。 官方高级搜索语法规范 里有解释,还有个不大引起注意的作用,那就是便于标签置顶,方便管理。标签系统管理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对于新增标签可能是临时起名,置顶的还是以前原有的标签系统,因为有通配符在前面。在未想好把新增标签如何归类时,视觉的焦点也永远保持在稳定的标签体系那里。
除以上,简单说说个人的体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