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购物车的产品架构

初识购物车的产品架构,第1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源于《史记·货殖列传》

很高兴有一个愉快的周末,因为每次我都有时间去调整和回顾一下走过的一周,应该说这一周还是很有意思的!

1、高考6月789日,一个六年前我曾经为之紧张,如今却淡然处之。当然,并不是说不是当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心态真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工作上针对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提出了一套初期的小程序迭代产品方案以及后期的重大功能增量式迭代,并且完整交付了产品的解决方案;

3、预研电商C端产品的最为核心功能——购物车,很激动但也不免一丝的担忧,之前确实没有对这方面有过接触,如果偏要说也就是平时网上购物时的一点渊源;

最为繁重的工作就是购物车的调研,其实难度主要集中在两点:

1、熟悉: 电商的购物车像极了商超提供的实体购物车的概念,至少初衷都是一样的,方便用户购物、优化用户的体验,最大化商业价值才是最根本的;

2、陌生: 电商的购物车是虚拟的概念,与实体的可见可得的购物车存在差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意性增大的同时带来了人、物关系的弱化;

面对熟悉与陌生这一组矛盾,产品经理的思维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模块化、过程化了整个购物车结构和流程:

1、传统购物车:购物车是指超市大型自选商场中,顾客用于暂时存放所选商品的一种手推车。通常是有几层,可以存放不同的物品,有些还可以载小孩。

2、网上购物车:买家可以像在超市里购物一样,随意添加、删除商品,选购完毕后,统一下单网上商店的购物车要能过跟踪顾客所选的的商品,记录下所选商品,还要能随时更新,可以支付购买。

——百度百科

第一要素:用户需求驱动

第二要素:业务发展驱动

以上两点背景我就不老生常谈了,网上有各种版本,比我写地好的多,可以去参阅。看了那多的背景分析,无非就是两个关键词:用户需求、业务需要。

试用体验了主流电商的,购物车的功能都非常强大。身为一个的初涉电商行业的产品,感觉理解起来是有点吃力的。而对于一个购物车而言,MVP具备的基本功能,最小化可行产品基础结构:

1、查看商品:购物车里面的商品清单,包含简单的商品信息;

2、管理商品:对已加入的商品进行简单的管理,包括:单选、多选,变更数量,删除,结算,批量 *** 作的功能服务;

3、支持营销:活动信息的提示,订单金额信息的显示,需要显示单价、总价、优惠、运费,跨境电商的税费等在内的金额信息;

一个简单的用户购物车的流程:

1.1 加入购物车

-> 从商品页面加入,需要选择SKU

->从暂存架加入,已有SKU规格

->批量加入购物车,针对订单的重新购买或者重新加入购物车的功能需求

1.2 管理功能

->查看购物车,显示商品,支持分组

->修改数量,增减/输入

->移除商品

->移到暂存架,可选择是否从购物车移除

->清空购物车

->清空过期商品

1.3 结算

->关联促销活动,获得折后价

->对账功能支持,计算总价;支持整体结账、组结账或自由选择若干商品一起结账;

->对下达订单的支持,根据当次结算的所选的产品,更新购物车的数据;

2.1关联推荐

->在不同的视图中,根据上下文推荐商品;

->推荐类型,包括:

    ~~ 根据其他顾客购买的行为、浏览和收藏等推荐

      ~~ 根据商品的交叉销售推荐

-> 根据产品的向上/向下追加销售推荐

2.2 结账功能提前

->积分使用

->优惠券

->礼券使用

->运费估算,可以选择不同类型

2.3 策略功能

->库存提醒,剩余件数,预警提示

->促销活动到期,活动倒计时

->促销活动生效条件,查XX可享受【满XXX减少XXX】

3.1 购物车页面

3.2 迷你购物车,作为购物车的快捷入口

问题:如果一款产品满足多档促销活动,如何解决购物车产品逻辑设计以及设图设计?

思路: 由于涉及到到多个重叠交集的问题,那么直接使用【韦恩图】的集合解决方案,将i上的问题要素模型化,通过几个模型分析:

至于上述问题如何解读,我只给出了思路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大家可以自由发挥哦!

如果需要帮忙,可以给我留言...

后面我将会对购物车进行详细的研究,也会不定时的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我是王伟

很开心和大家分享,而我想把开心一直继续!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如何从知乎神贴找到创业机会

一、从0到0.1

之前的文章,我们讨论过找创业小思路的几个方法

1. 从搜索引擎出发

输入一个你感兴趣的或者热门关键词,层层搜索,抽丝剥茧,最终总能找到一个用户痛点以及对应的多个解决此痛点的产品。分析目前的产品,判断市场机会,再结合自身能力,挤进去分一杯羹。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通过在Google里面输入Ins这个关键词, 最终挖掘出一个每个月10万美元利润的细分市场,具体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见。

2. 从自身需求出发

自己就是典型的天使用户,最了解自己的需求是是什么,需要什么功能,市场有什么服务。比如我的小密圈, 我就是典型的用户,我希望有人能够筛选出高质量的国内外生财领域的信息和资讯,分享案例与思路。寻而不得,我认为别人也有同样的需求,干脆自己来弄一个服务于别人。微信搜一搜搜索“自身需求 创业"可以看到更多从自身需求出发而创业的案例。

3. 从大平台出发

围绕大的平台没注意到的需求或者不考虑的需求,比如新榜,以及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案例:通过知乎挖掘用户需求和创业思路。

二、从知乎挖掘需求

在小密圈分享过这个思路,有一些执行力强的同学行动了,各种原因导致效果一般。有同学让我完整的分享一下,从需求挖掘到产品设计到运营引流再到商业变现的一个思路,我答应来试试看。可能不完全对,甚至完全不对,仅是一家之言,希望各位读者独立思考判断。

知乎,国内最大的知识问答和分享社区。根据2017年1月知乎D轮融资时公布的数据,知乎已经有6500万注册用户,1850万日活用户。知乎里面也走出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今天案例中提到的寺主人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人聚集在哪里,需求就聚集在哪里。

如果一个大的内容平台没有提供官方的数据榜单,那么这种数据榜单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数据会产生巨大价值。

搜索一番,没有找到知乎官方提供的数据榜单,但是找到这样一个帖子"知乎关注人数最高的1000个问题",虽然是一年前的数据, 但是仍然有巨大的价值。在爬了知乎700多万个问题后, 该作者统计出来了知乎收藏之最,关注之最等榜单。

我们找到用户关注人数最多的问题进入下一步。

三、完成用户探索

“哪些东西买了之后,会让人因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而感觉相见恨晚?”

写作时统计,此贴共有292959(29万+)位关注者,55427402(5500万+)次浏览,2802个回答。正常情况每天200~300的新增关注者,15000新增浏览。最近几天平均每天新增1500位关注者,新增22万次浏览,可谓天天10w+,堪称知乎第一神贴。

接下来我们要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完整的体验一个普通用户的浏览过程,深入的体会整个过程中有哪些可能的用户痛点。

首先阅读标题,标题中“生活质量”、“幸福感提升”、“相见恨晚"几个词汇,让我有很强的点击阅读的欲望。

从上往下,依次阅读已有回答。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寺主人,女神进化论的作者。(发表此文时此答案排到了第三)

推荐的牙膏看起来不错,打开淘宝搜索 “Arm&Hammer”, 搜索结果第一页没有任何相关产品,展示的空气清洗剂和苏打粉产品。

调整搜索词为 “Arm&Hammer 牙膏”,仍然没有找到。

打开京东,搜索 “Arm&Hammer 牙膏”,有了,第一个就是该商品,简单看一下描述,加入购物车。

继续回到知乎往下看,寺主人推荐的这个一次性抹布看起来不错,之前不知道有这个产品,打开京东搜索“一次性抹布”,找到一个同款的,28元3卷,没问题,加入购物车。

淘宝上是不是这个比较便宜? 打开淘宝搜索“一次性抹布“,排名第一的商品,同样的款式,19.9元3卷,那就先在淘宝上加购物车吧。

至此, 20分钟过去, 看完第一帖。

再翻一下此回答的评论, 共401条评论,粗略统计了一下:56条评论求商品的购物链接,13条评论问产品型号,13条评论问使用效果,11条评论问商品价格。

如果你有时间,强烈建议你走一遍上面的流程,感受一下知乎读者波涛汹涌的购物需求和痛点。然后你会发现,用户需求是否真实,痛点是否够痛,已然不需要再继续论证。

四、定义用户痛点

多浏览几个该帖子的回答和评论,很容易可以总结出用户痛点,按照优先级排序,分别为

答主推荐的商品, 在哪里可以买到?

哪里购买价格最便宜?

答主推荐的商品的具体型号是什么?

使用的具体效果怎么样?

可能还有一些额外的场景衍生出来的需求:女朋友过生日,送什么礼物比较好?某商品一共有多少答主推荐过等。曹大和马化腾最近也提到了场景思维,场景切入的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用户黏性和价值。

上面的痛点,最终归纳为一个:在哪里买到答主推荐的'商品。围绕这个痛点,我们来尝试找解决方案。

五、定义解决方案

仔细研究这个知乎帖子,虽然401条评论中有56条评论在问商品的购物链接是什么,但事实上,只要稍微花点心思,就可以找到大部分商品的购物链接。绝大多数人希望的是,有人直接告诉他/她,按这个链接买,就对了。

绝大多数痛点,都有多种形态的解决方案: 服务、内容、工具,而且几种形态一定会长期并存。 以“找到大V推荐商品的购物链接”为例, 解决方案可能有这么几种形态

服务:将购物链接直接发给需求者,知乎上回复或者微信上发。

内容:写一篇how-to的文章,详细讲解如何快速准确找到价格最优的正品。

工具:设计一个工具,可以让用户可以输入大V的用户名或者商品的名称,就可以立即获取到整理好的商品购物链接。

不同的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不一定要开发出一个产品。以我为例,我偏好通过工具建立一些壁垒,利用产品沉淀用户,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所以我可能会选择做一些工具。 但这不意味着工具是最好的方案,可能把用户都拉到一个微信群,大家在一起讨论反而是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不管怎么样, 核心是围绕这个痛点,设计出符合自身能力的解决方案,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最小可行化产品(MVP)推给痛点最强的那批用户—天使用户。

六、设计MVP

MVP,针对天使用户的最强痛点设计的的最小功能组合,即最小可行化产品。

仍然以我为例,我会如何设计这个产品?

首先,我会自己去整理100个商品的购物链接,完整的走100次流程,尽可能的将里面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梳理清晰。然后梳理一套规则,请一些大学生或者网络助理将剩下的所有商品整理完成。

2802个回答,如果50%属于有效回答,每个回答推荐5个商品,约7000件商品。 整理完毕后,我手上会有一张表,包含了7000件商品的名称、购买链接、推荐大V、具体回答的地址。

简单一点就直接就这些数据通过网页或者h5或者小程序呈现出来,复杂一点可以加一些额外功能。具体产品呈现形态上我们不展开讨论了,但产品上可能我会重点会突出这几个点

商品分别是由哪些大V推荐的,并且会附上原文回答的链接,将价值让给贡献优质回答的人。

商品都不会放任何的淘宝客等推荐链接,建立信任,短期不靠佣金赚钱。

在满足基本的需求,比如根据商品名称或者大V名称搜索购物链接的功能需求后,可能会根据用户反馈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场景,比如输入自己的知乎ID,可以看到你关注的大V推荐了什么商品;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过生日送什么礼物;给大v打标签, 比如程序员大V都推荐了什么商品等。

到此,基本一个满足最重要痛点的一个MVP产品产出。

七、冷启动

所谓冷启动,就是一个一个去拉人呗!

在这个具体的场景下,拉人要分批次。天使用户最能忍受一个丑陋的产品,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将很丑陋的、功能不全的产品推给大多数人,可能后面就骑虎难下了。

我将用户分为下面5个层次,第一波定义为天使用户

第一波用户:在评论留言询问购物链接的人,此群体估算约10000人左右。

第二波用户:每天新增关注此贴的200人,每个月约6000人左右。

第三波用户:此贴所有关注者,约29万人左右。

第四波用户:知乎所有购物推荐相关的贴子的关注者,估算约50万人左右。

第五波用户:知乎其他用户以及其他平台的用户。

如果是我, 我会怎么去冷启动和获得流量?

手动邀请天使用户来体验试用我们的产品,定一个邀请成功100人的目标。

如果上一步顺利的话,请程序员写一个爬虫, 监控接下来的日子,2800多个回答的所有评论里面提到“购物地址”、“购物链接”等字眼的用户,直接在帖子里面提供商品的购物买链接,不推广任何链接。 如有可能,尝试加上微信好友,沟通你正在做的事情, 取得他/她的信任和支持。 一段时间积累后,会积累一批信任你的用户。

再用爬虫,监控每日新增的关注的用户,在知乎规则的框架下,私下发信息给关注者,说明具体情况,邀请来试用服务。有了一批天使用户帮助打磨后, 产品会初步成型,可以尝试着扩大推广的用户量。

如果前三步走的比较顺利,我们不妨再发挥一下它的价值,将这三步写成一个有理有料有数据的故事,分享到知乎和公众号上,故事会是最好的吸铁石,我们借故事的力量,来进一步引爆产品。

那么讲故事的思路可行么?可行。举一个实例供大家围观,国外有一个很简单的、全站总页面不超过30个的站点,10beasts.com,就是这个讲故事营销的思路,每个月赚6万美元以上,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可以看出,讲故事营销比纯粹去推广的效果要好的多。

八、商业变现

导购流量离钱很近,变现的模式会非常多,前期甚至都不需要太考虑具体的变现形式。可以考虑参考什么值得买、一条、良仓、东家等好物推荐平台。

利润上,因为我没有电商经验,根据导购经验非常丰富的大黄同学提醒,一个精准的导购类用户平均每年大约能贡献50~100元的利润,如果能够覆盖到总用户群体(90万)1%左右的人群,每年的利润约为45万~90万,纯作参考。

不过一些可能可以拓展的点,我做了些思考,不太成熟,也分享给大家

如果能够吸引到一波流量,可以尝试邀请知乎答主来我的这个平台上更新商品链接,甚至答主可以放一些佣金链接,可以拿走推广的收益。

发展成为一个基于身份标签的导购推荐平台:与我相同标签的人在推荐和购买什么商品?

跨平台的购物搜索平台。

其他...

九、其他问题

1. 为什么觉得这个产品有机会?

痛点真实,用户群体聚集;

大V已经选好商品,免去了选品环节;

能力范围内有解决方案,并且整理出来的商品库在短期内会有一定壁垒;

足够差异化,足够细分;

最关键的信任问题,即为什么要买这个商品的问题,已经被大V解决掉;

不断增长的热帖关注量以及极强的可拓展性;

精准的购物流量,非常多元的变现模式。

2. 我为什么不自己做这个产品?

我没有精力;我不熟悉电商;我希望分享我自己都觉得好的思路给读者。

3. 按照这个思路去做是不是一定能做成?

相反,我认为只有很少的人会做成。绝大多数人会在遇到几个问题后,选择放弃。另外知乎大V和官方的态度、商品的更新上等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不过,不试一试,谁知道呢?

总而言之,一个思考不深的从0到0.1的找切入点的思路分享,抛砖引玉。

在互联网混的人都知道MVP。

这种思维挺可怕。我想它,适用于任何创新。

只不过互联网产品,把它发展到了极致。

最近,我们开发项目,我对他的看法又进了一步。

原先,我们心中出现了好点子,就要尽力打造他、美化他、吹嘘他。

直到自己开始怀疑自己。

我们想要看到几年以后、甚至上市,我要说服所有人。

不然,我们没有出路。这显然很荒唐。

这样在忽视一个事实:世界并非百分之百确定、风险不可避免。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需要那样了。

我们只需要速度与效率,一个字:快。

我们不需要很牛的口才与包装能力,哪些都太浪费时间,

我们需要先开发出MVP,到市场上试验一下。

拿出数据,让投资者看下,什么都明白了。

MVP,最小可行产品。

MVP的意义是 承认想法 (可以荒唐,无妨),更 承认未知与不确定 。

MVP,还帮我们理出我们的 核心环节与核心需求 。

MVP,让理想与现实不再遥远。

MVP,让喜欢与价值有了关联。

MVP,让风险降到最低。解决了投入与风险的难题。

生活中这种思想也可以延伸:

我们与他人交流之前,一定要找到最能让他人兴奋的最简模型,不然就不要交流。一分也不要添加,其它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我们要学习一项技能,先要掌握最少必要技能与知识,不然就不要开始学习。真正的技能学习是在不断应用中成长。

这些都是MVP的思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11828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