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DD工作方式是在纯DOS下,所以,不需要、不推荐集成在PE中。
可以把MHDD集成在带有PE的启动盘中,和PE启动成为并列的选项。
需要:
一、获得MHDD,下载启动盘文件,从中找到:mhdd.img
二、写菜单,如:修改menu.lst或者直接内置于grldr中,内容是:
。。。。。。。。。。。。。。。。。。。。
title MHDD tool
find --set-root /BOOTIMG/MHDD.IMG
map --mem /BOOTIMG/MDHH.IMG (fd0)
map --hook
chainloader (fd0)+1
rootnoverify (fd0)
..........................................
1、下载最新的通用pe工具箱,然后将u盘制作成u盘启动盘;2、接着重启按热键进入到bios系统(如果不会的话,可以看上面的教程链接),将u盘设置为第一启动,按F10保存退出;
3、这时候计算机会重启进入通用pe工具箱的pe系统选择界面,这里我们选择第七项“运行硬盘内存检查扫描工具菜单”;
4、然后在选择“运行MHDD V4.60硬盘检测”;
5、进入到“MHDD”界面后,能看到我们硬盘已经检查出来了,就是第六项,输入“6”回车;
6、接着按两下F4,就能开启“MHDD”硬盘检测了。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右边有很多项硬盘的状况,第一个的意思是硬盘反应时间是小于3毫秒,依次类推。如果有出现大于500毫秒或者是大于500毫秒后面的7种情况的话,那么硬盘就跪了。我们主要扫描的是系统所在的分区,它是在硬盘的前面一部分。打个比方使用的是1TB的硬盘,系统所在的C盘分区是50G的话。我们只需要扫描前5%部分的硬盘就好了。如果前5%没问题的话,那么电脑运行慢跟硬盘没有关系,那就要在别的地方找原因了。
http://bbs.zol.com.cn/softbbs/d21_200233.html
pe系统输入MHdd,选择需扫描修复的硬盘,输入硬盘前的数字编号,回车。按下F4扫描,d出扫描修复的设置选项,如下:1、Scan in(选择扫描方式):LBA/CHS(建议选择LBA方式扫描)CHS只对500M以下的老硬盘有效。(用空格键改变扫描方式)
2、Starting CYL(设定开始的柱面值):(一般不用)
3、Starting LBA(设定开始的LBA值):(常用,按空格键输入新的LBA值)
4、LOG(是否写入日志):ON/OFF(建议打开)
5、Remap(是否地址重映射):ON/OFF是否修复坏扇区(如果打开这一项,可以不破坏数据修坏道。此项与第十二项不能同时打开)
6、Ending CYL(设定结束的柱面)(一般不用)
7、Ending LBA(设定结束的LBA值)(常用)
8、Timeout(sec)(设定超时值)(秒):25Erase WAITS的时间默认为250毫秒,数值可设置范围从10到10000。此数值主要用来设定MHDD确定坏道的读取时间值(即读取某扇区块时如果读取时间达到或超过该数值,就认为该块为坏道,并开始试图修复),一般情况下更改此数值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否则会影响坏道的界定和修复效果。
9、Advanced log(是否写入高级日志)ON/OFF(此项被禁用)
10、Standby after scan(扫描完后是否关闭电机):ON/OFF 扫描结束后关闭硬盘马达,这样即可使SCAN扫描结束后,电机能够自动切断供电,但主板还是加电的。适合无人职守状态,一般不用
11、Loop the test/repair(是否循环测试),修复:ON/OFF(如果此项为ON,当第一次扫描结束后,就会再次从开始的LBA到结束的LBA重新扫描,修复,如此循环)
12、Erase WAITs(是否删除等待):ON/OFF(此项与第五项不能同时打开,此项主要用于修复坏道,而且修复效果要比REMAP更为理想尤其对IBM硬盘的坏道最为奏效,但要注意被修复的地方的数据是要被破坏的(因为EraseWAITS的每个删除单位是255个扇区)。)
以上十二个参数如果要修改,都是先按空格键。一般情况下先看看硬盘什么情况,先不忙修,这里直接按F4(或者按CTRL+ENTER)就开始扫描了。
修复之前尽力先备份好数据,一般将最后两项设为ON,反复扫描几遍,直到没有坏道为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