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再讨论题主的话题。
一,我的作文教学观点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作文”。
只有学生知道了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学生的作文才有了明确的方向。
(1)不让学生做“急就章”。
每次作文,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不要求学生当堂交。
开始的时候,学生不理解,说,“考试的时候,作文时间最多只有四十分钟。
”我说,“如果你要这样说,那我只能告诉你,现在不是考试,是作文训练。
如果你总是以考试的心理对待平时的作文训练,你的作文水平,作文能力就难以提高。
”在这一个星期的周期内,先写完的,先拿给我当面批改,给他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应该怎么修改,但是,只能在原文上修改,不能“重写”。
修改以后,自己把修改过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看看是不是好一些,好在哪里,然后再拿给我看。
(2)作文批改必须打印“范文”,打印好的范文,一般六篇,所选范文,不求“优秀”,只求“典型”。
打印的范文,不做任何修改,保持作文原样,事先发给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或者晚自习时间,让学生事先阅读,并判断优劣。
在正式进行作文讲评时,为避免学生误解,事先申明,印发的范文,无论“优劣”,都是为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做贡献,都只对文,不对人。
然后和学生一起,对范文逐一讲评,好不好?哪些地方好?为什么好?如果不好,为什么不好?哪些地方不好?应该怎么修改?根据每一篇范文的具体情况,从题意理解,到根据题意立意的选择,到材料选择,到结构处理,到语言表达,到中心突出,等等,但每篇作文不宜面面俱到,突出一两个方面。
我认为,如果在作文训练期间,学生的作文每次都是“急就章”,讲评的时候又只拿优秀作文念一遍,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2,学生的作文,不是缺材料,也不是缺“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认识,思考和“感悟”。
因此,我常常对学生说,以你现有的材料,足以写一百篇高考作文。
我以《游褒禅山记》为例,分析说,文章的内容非常简单,作者和几个人进了山洞,到不及“好游者”十分之一的地方,就因为“不出,火且尽”,便跟随别人出来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牢骚,抱怨,“活见鬼”,“没意思”,一股脑儿地蹦出来了。
可作者呢?“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并由此引发了自己的思考,古人游览山川,观鱼虫鸟兽,往往“有得”,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就这么点事,写出了一篇传世之作。
当然,我们不是王安石,但是,作者深入思考生活的态度,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吗?学生从小到大,总会听到,看到社会上的很多事情,很多现象,从课文中,也会接触到很多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事情,现象,怎么到写作文来,反而感觉到“没有素材”了呢?3,学习课文,只是为了答题,为了得分,不注重从课文中学习,积累语言表达的功夫。
课文中有那么多优美的,铿锵的语言,学生却视而不见,熟视无睹,非要舍近求远,去找“作文秘籍”之类。
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缺乏思维,自然就不可能有“语言”,头脑里空空如也,拿什么去说?反之,如果头脑里塞满了,却没有语言功底,怎么说?因此,思维和语言是互为表里的。
二,关于作文辅导书籍1,既然过去的语文学习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那么现在,借助作文辅导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也算是“亡羊补牢”了,未尝不可。
2,不要指望什么作文“秘籍”之类,什么“优美的开头”,“铿锵的结尾”,以“博人眼球”,那不是,也绝不是“灵丹妙药”。
3,即使“亡羊补牢”,也不要寄希望于“速胜”,作文没有“速胜”之法。
4,如果硬要推荐,我推荐《高考满分作文》。
市面上冠以“高考满分作文”的书籍很多,要认真选择,选择有比较详细的分析,比较详细的点评的。
如果整篇作文,只在文后说几句连语文老师也看不懂的“行话”,那不是书,是“垃圾”。
5,读这类书,不能“贪多”,以为多读几篇,就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作文能力,那就会走进误区。
读书要有深度,读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思维,读文章的思路,别人怎么看问题,怎么分析问题,怎么表达,这样读,读一篇,抵十篇,如果只是读语言,找优美,那就舍本逐末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