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詹天佑总是想

为什么詹天佑总是想,第1张

为什么詹天佑总是想 詹天佑为什么要这样想

“表现出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这就是原文~~~~~~“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句话讲的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

因为这是中国人靠自己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一条“争气”路。

这条铁路修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声誉。

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藐视,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表现出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这一句话我是作为重点来理解的,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思考,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詹天佑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把它修好。(改为双重否定句)怎么评价詹天佑?

你好,我是藏修嘉文,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就来说一说詹天佑这个人。

1909年10月2日,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并铺设的京张铁路正式通车,克服了外国工程师不愿承担的难关,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詹天佑,(188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

是广东南海人,算是康有为的老乡。

他从小对四书五经没有兴趣,爱收集机器零件,对于最新奇的发明特别有兴趣。

12岁便考上远洋留学预备班。

后来赴美国深造,你优秀的成绩毕业于美国纽海文中学,进入耶鲁大学学习铁路工程技术。

清政府打算让詹天佑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进美国的军校读书,却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詹天佑只得辍学回国。

回国后,詹天佑无法为祖国贡献学到的知识,清政府只要他当翻译,学轮船驾驶,甚至叫他到军舰上当兵。

中法马尾海战时,他就在福建水师舰队里参加过战斗。

直到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詹天佑才得学以致用,来到唐山参加铁路建设。

康定铁路建成以后,京张铁路开始筹建。

这条铁路虽然只有200公里,但要穿越崇山峻岭,隧道多,坡度大。

一些外国公司都不敢承接这项工程,詹天佑却毅然挑起了这个重担,担任了总办兼总工程师。

无数嘲讽立即降临到詹天佑头上。

英俄的工程师认为,不借助外国力量,京张铁路一定照不成,因为“中国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至少要等五十年”。

国内也有人说詹天佑“不自量力,胆大妄为”。

种种刺耳的话,丝毫没有震撼暂停我的决心,反而是詹天佑憋足了一口气,发誓要用事实回击种种谬论。

他带着工程人员到实地考察勘探,奔波在崇山峻岭之中,亲自测量定点,堪定线路。

有时在危险地段作业根本不顾个人安危。

经过测量,詹天佑找到了修筑铁路的最佳线路,比临阵退缩的英国工程师确定的路线减少了两千多米的隧道。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九月,京张铁路正式动工,詹天佑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地,与工人们同甘共苦。

他因地制宜,采用两头向中间发展或者在中间打竖井向两头挖掘隧道的办法,京张铁路最困难的四个隧道的挖掘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它们的质量优秀,达到设计要求。

京张铁路是最困难的铺设路段,是在八达岭一带,那里山高坡陡。

坡度超过铁路修建允许的范围。

照通常的办法修筑,列车容易发生翻车的危险。

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了折返线的办法,沿着山腰设计出人字形的线路,降低了铁路的坡度,列车就可以安全地通过这段最陡的坡道了。

在整整四年的铁路建设过程中,詹天佑身临第一线。

开掘隧道时,他亲自掌握炮眼的大小、深浅、方位;没有抽水机,就亲自下井挑水。

他还设计了列车的挂钩,这种挂钩能让列车车厢自动挂上,这也是他的一项新发明。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十月二日,京张铁路在北京南口火车站举行通车仪式。

到会庆祝的有1万多名中外各界人士。

一位外国工程师在会上说:“我们过去自认是世界第一流的工程师,觉得中国没有修建铁路的人才,绝对无法修筑京张铁路。

现在艰巨的工程不但已完工,而且质量也是第一流的。

我们不得不表示钦佩。

”京张铁路的建成,和冯如制造飞机一样,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

在清朝末年,虽然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缓慢。

但也是出现了像冯如和詹天佑这样优秀的科学家。

他们的成就在中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詹天佑是一个热爱祖国,并把自己的才华全身心的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的人,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那个羸弱又风雨飘摇的国度里,他倾注了一生的热血。

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詹天佑命湘鄂局报送长沙以南路线测量报告。

詹天佑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

受命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

2月,往海参崴、哈尔滨赴会。

会议中,日冒严寒赴会,夜研文书议案,惟恐主权受损,以崇高国际威望,与赴会中国代表共同努力取得了中东路沿线由我国驻军护路权,防止了列强以护路为名,武力夺取中东路;并争得了我国工程师在中东路的工作地位。

因疲劳过度,心力交疲,旧日腹疾复发,不得已请假就医。

1919年4月20日到汉口,21日入仁济医院,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

临终遗嘱语不及私,向国家陈述三事:一、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阜民;二、慎选人才管理俄路,以扬国光;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脚踏实地建成汉粤川全路。

并称,上述三事乃天佑未了之血忱,如得国家支持,则天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詹天佑先生,立志报国,不畏艰辛;才华横溢,为国人扬眉吐气,和蔼可亲;爱国之信念,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我辈敬仰这热血朝天”,这就是我的评价。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

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他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华铁路第一人。

他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铁路工程技术专家。

作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先驱者,詹天佑被人们称作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出身于平民之家,他将终生奉献给中国交通事业,他是铁路事业的科技骄子。

詹天佑是清末和民国前期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人之一,至今他仍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历史人物之一。

他的成长史,他的家国情,无不映照着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多彩画卷。

詹天佑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富实的家荫,即使考上清朝的首批出洋官学生,他也只是120个人中的一分子。

一介平民之子,天生本分,诚实坚毅,没有染上投机钻营的恶习,没有领悟趋炎附势的奸巧,不奔走于权贵之门,不混迹于风月之地,求学规矩勤勉,做事严谨认真,做人不卑不亢,创业兢兢业业。

虽身处乱世,他的生活、事业照样发展,在官、商、学三界都受到尊敬,他从没有刻意追求这些,一切都是那么不经意地水到渠成。

他是一个老实人,享受过出洋时的荣耀,遭遇过回国时的落寞,做过默默无闻的教习,当过威风八面的朝官,被西方的同行嘲笑过,被祖国的同胞算计过,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他总是那样坚定地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250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