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听取蛙声一片”,而不是“听到蛙声一片”,一字之差,他的妙处就在于化被动为主动。
取,乃是自己动手去拿。
到就是别人送到自己手上。
辛弃疾在这里之所以“取”而不用道,正是为了体现出自己主动参与的精神。
事实上也唯有主动去听,才更能彰显自己主动参与自然活动,更能体会听蛙的乐趣。
相反,如果是蛙声主动送到耳边,那谁又知道辛弃疾当时有没有听蛙的心情和趣味?事实上,我们在诗词创作中,也需要活用一些词语,来展现自己的情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没有这个“闹”字,未必会成为千古名句。
这些属于诗词创作的技法范畴。
如果不懂这类技巧,往往就是平铺直叙,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自然也会让读者失去读下去的兴趣。
作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当然深谙这一技巧,所以他的词用词都有其独到之处。
具体到这里之所以用“取”而不用“到”,应该也是这个原因。
同时,用“取”字,还更能体现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
基于此,还有什么理由去用“到”呢?图源免费图库
取是取舍,是一种权利,自己说了算的权利,蛙声美妙无比,记得童年时在乡下,当太阳落山天黑下来以后,一片片蛙声此起彼伏,一直叫唤到下半夜,那时听蛙声就是一种特别好的享受。
这时不但有蛙声响起,村里的狗吠声也响起来了,但为什么单取蛙声入耳,只字不提狗吠声声呢?因为狗吠声了无诗意,或者说和蛙声一比狗吠声立刻黯然失色,所以诗人提取蛙声,是主动的吸纳。
至于说为什么不说听到蛙声一片,这个就有点被动,有点强行入耳,不是我的邀请,来了就是不速之客,而不速之客一般并不受主人的欢迎。
听取和听到,一个是主动取舍挑肥拣瘦,一个是强行入耳肆意妄为,表现的是两种意思。
诗人于字句的挑选运用上尤其是谨慎,从贾岛的僧推僧敲,一直到王安石的又到又绿,总是力求精准力求完美,诗人创作一首诗就应该是持这种工匠精神,犹如金匠严谨精细地打造一条纯金项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