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守岁又叫“熬年”在中国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趣味的风俗习惯,有一些是带有民族特色的,有一些是带有地方特色的。
但是大年三十熬一宿也是一个重要的习俗,那我们为什么要熬夜呢?除夕守岁是中国重要的习俗之一,从吃年夜饭开始随着吃饭,相聚、聊天,大家把饭桌上的饭菜从热吃到凉,在加热再吃。
就为的和家人多聊几句,多喝一点,所以这顿饭要慢慢的吃,边说边吃,边看边吃。
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除夕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守岁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年三十的夜里,全家人全部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点起所有可以照亮的灯光,大家围坐在一起闲聊,大人和大人聊天,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家里家外都在说笑,看春晚等,以及分享这一年的所发生有趣的事情。
大家都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等待着新年0点吃饺子。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年的晦气邪瘟病疫照跑驱走,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在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象征着珍惜美好现在,珍惜美好未来,珍惜美好时光, 珍爱光阴等等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的寿命,一片孝心,年轻人还是为了你的父母守岁吧。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
中国人一年当中最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吃过年夜饭后,围在一起看春晚、打麻将,迎来新的一年,被称为“守岁”。
中国人为什么要在大年三十守岁呢?这个传统来自于古代的岁火:远古时代,黑夜意味着危险的到来。
在漆黑的夜晚,只有点燃熊熊的火焰,才能减缓人类的不安和焦虑。
尽管随着人类的进化,黑夜不再像远古那样凶险。
但是,人类会对夜晚所与生俱来的本能恐惧,依然一代一代地根植于内心深处。
民间故事中传说,很久以前,有种怪兽叫“夕”,它每年都要睡一整年,但会大年三十这天下山伤害老百姓,就连灶王爷也束手无策。
最后,玉皇大帝派来一个叫做“年”的儿童,用鲜亮的红绸和放在火中可以烧得劈啪作响的竹子,帮助人们赶跑了夕兽。
为了感谢,老百姓从此把这一天叫“除夕”,接下来的一天叫做“年”。
民间传说隐含了古代民间对于时间变换的期许和不安,既矛盾又不矛盾。
所以,人们要在除夕这一天围坐一起,通宵不眠,确保岁火不灭,为来年守岁祈福。
当然,随着时间的演变,守岁早已不再是最初的含义,而是变成了迎接新年的一种形式。
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诗中,写道“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关于唐代守岁的情况在《太平广记》中也有记载:唐太宗曾经邀请隋炀帝的皇后萧氏一同观看除夕岁火,并问她跟隋炀帝相比,哪个更奢华?萧后回答:隋炀帝的时候,除夕之夜,都会在宫廷内设置沉香木堆积火的山数十座,而且每当火焰暗淡时,再用油浇火,火焰腾起数丈之高,油与沉香的香味往往能够飘到数十里之外。
一个晚上能烧沉香两百车,油两百石。
相比之下,唐太宗所用的只不过普通柴木,让人觉得烟气熏人,并不奢华。
隋炀帝怪不得是亡国之君,这个排场今天看来都让人咂舌不已。
到了宋代,欢天喜地的守岁更成为儿童的开心一刻: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东京梦华录》中也有:“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到了明清之际,守岁的风俗变得更加私人,往往都是合家团座进行守岁。
据记载,明人是“聚坐食饮”,彻夜坐到天亮。
清代北京人“高烧银烛,畅饮达旦”。
不过,这个时候,守岁的目的已经不是防止岁火不灭,而是变成了祈求长命百岁。
当然,熬夜更是一项体力活,因此,北方人还有一个说法叫“熬年”。
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熬夜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据《2016中国睡眠指数》调查显示:23%以上的国人保持着长期熬夜的习惯。
因此,随着年味的越来越淡,守岁越来越变成了一个形式:很多人往往都是午夜新年钟声后,就已经上床休息。
亲爱的读者,你们家乡还有哪些守岁的习俗呢?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分享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