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阿呆今天就借这篇《窃读记》,来给孩子们讲一下如何解读一篇文章。
《窃读记》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课课文。
阿呆愚笨,怕讲不清楚,就暂套用中医的手法来讲,希望能讲得清楚一些。
第一步,填写病历。
大夫是通过了解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作为以后判断的基础和依据。
那么,我们阅读一篇文章也是要这样的:题目:《窃读记》作者:林海英1、了解作者:林海音,女,(1918—2001年),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小说家、散文家。
了解作者的目的是了解写作背景急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更容易理解文章。
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的少年时期,大概10-16岁,对应的就是上世纪30年底,77事变爆发之前。
这个时候北伐结束了,抗战没全面爆发,政权统一,处于一个黄金十年的阶段,是中国教育空前繁荣的时候。
2、解读题目:窃读记。
窃,1.偷;2.暗中;3.谦辞。
从这个释义里,本题目的窃字,更符合“暗中”这个意思。
记,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这样,就知道了:这是一篇写暗中读书的散文。
第二步,开始诊断。
中医大夫是采用“望、闻、问、切”这四种手段,从外到内,从有形到无形,来进行了解和判断病因和病情的。
我们解读文章也来套用一下。
1、 望——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通过观察获取大概信息。
就是我们解读文章的----通读。
我们大概地通读一遍《窃读记》,就有了初步认识:这是写一个孩子,没钱买书,去书店里偷偷看书的事情。
篇幅、人物、大致情节等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女孩、书店老板、两次遭遇、三阳春菜馆、花生米等信息。
2、 闻——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通过气息声音等获取信息。
就是我们要想一想,文章的风格、写法、特点。
《窃读记》读起来感觉很符合小女生的气质,轻巧、灵动。
通过小女孩的心理活动,让过程更生动,活灵活现。
3、 问——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结合《窃读记》,我们就有几个问题了:为什么要窃读?怎样窃读?窃读要注意些什么?窃读过程中遇上过什么事?窃读之后有什么收获?这就要求把文章再精读一遍,带着以上的问题精度。
读完之后我们就有了答案:没钱,买不起书,所以去窃读。
要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分几个书店,分几次去读完。
要选择人多的店,选择角落里读,最好是下雨天,还要预防肚子饿。
一次被赶出来了,一次主动让她读。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4、 切——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也就是把脉。
这是个由外而内的关键。
这就是要我们再度审视这篇文章,去探寻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文章的价值及意义。
我们也给文章把把脉。
《窃读记》的中心意思在其“豹尾”中体现了:“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也就是说,读书和爱,是作者所要表达和倡导的。
也就是希望大家都爱读书,多读书,作者在那样的条件下都能够坚持读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再就是,关爱,对一个人的影响就像读书一样。
第三步,开处方。
诊断完了,病情确定了,该治疗了。
我们在解读文章上,理解为总结。
那么,我们对《窃读记》的总结如下:这是台湾女作家林海英描写其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偷偷看书的经历。
这是一篇轻巧灵动的散文。
文章通过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写了在两个书店的不同待遇的经历,最后表达了对读书和关爱的倡导。
第四步,写病案。
这是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分析、解剖、总结,获得资料,为提高水平和技艺的方式。
作为解读文章,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评价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不足和瑕疵,应该怎样改进。
【好的方面】:1、 这篇文章的主题很好。
倡导读书和关爱,很正能量。
2、 这篇文章的写法很好。
轻巧、灵动。
1)开篇写到:“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
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切入很轻快,读起来很顺畅、自然。
同时也体现了小女孩将要去看书的高兴和愉快和迫不及待,渗透着求知欲望,又用了三阳春餐馆来误导和转折,让文章更有趣味。
2)大量使用心理活动,来体现和渲染窃读的过程,让文章更加真实、亲切、活泼、生动。
通过“安心”、 “担忧”、 “暗喜”、 “庆幸”、 “高兴”、 “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悲愤地反抗”、“软弱无力”、 “若无其事地走出去”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来体现了窃读的过程。
3)在文章的最后,自然又轻快地点名了主题: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不足之处】:1、 有些啰嗦,繁琐,不够简练。
这是很多女作者的通病,喜欢把一些没必要的情节写得很细。
2、 该重点写的地方,却有些简略。
第二次的读书的好待遇,应该多着几笔,为第一的待遇做对比也鲜明些,也为突出“爱”的主题做铺垫,遗憾的是着笔太少,以至于最后“爱”的主题有些突兀和单薄。
3、 最大的败笔之处,便是对那个外国诗歌的插入。
诗歌一没新意二没文笔,内容又与作者的重复,即多余又啰嗦。
让整篇文章掉色很多,太不应该了。
阿呆不是老师,也没教过书,也不是郎中,胡乱说一些,大家见笑了啊。
《窃读记》.《别饿着哪匹马》可说是两篇精典的课文,用通俗一点话来说就是在能读蹭书时沾沾自喜的心理过程,认为精典心理描写之处使个"窃"字升华之处不外乎雨天读书之处"你总不能赶我吧。
"如之联想老天助我也。
找书,装买书次之。
自认老板没发现小读者的真实用意更次之,再现了童年时读书的激情与兴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