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铸辉煌:南京大学近十年高水平科研成就回眸
在2014年“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中,南京大学牵头的“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荣列榜首。至此,在获国家认定的38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里,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2个、作为核心协同单位参与建设的2个,协同创新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这一喜人的成绩,正是南京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的体现。
“顶天立地”,一方面确立重点学科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流科研成果;一方面融入国家地方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一流社会服务水平。时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的洪银兴如是规划南大发展战略。近十年来,一代代南大学人秉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精神传统,甘于寂寞,励精图治,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无论是科学论文的发表还是科技奖励的取得,无论是瞄准国家建设急需还是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无论是攻克科研前沿课题还是扎实服务地方建设,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无不以高水平、高质量、高产出的特征令世人瞩目。
——原创研究彰显实力
高水平的原创研究催生出了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正如中科院院士、校长陈骏所言,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是南京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特色之一。
2007年2月27日,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闵乃本和他的团队凭借研究成果《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荣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原始创新成果不能急于求成,它们要被人们所认识,往往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回顾自己团队19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闵乃本院士如是说。
“甘坐冷板凳”的学术追求在南京大学不是个例。据统计,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南京大学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近五年以来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全国各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每一个奖项的背后,都是一项项利国利民的科研成果;而每一项成果的背后,无不是南大人在实验室里长年如一日的守望与坚持,求真与奉献。“即使在社会风气浮躁、甚至是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南大人依然能够坚守这种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踏实沉静、埋头苦干、不求功名、矢志不移”,党委书记张异宾如是说。
高产出的科研论文更加注重科研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在南大学者发表SCI论文数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高影响因子论文(大于3.0)的比例由原来占总数的10%提高到36%。2000年以来,由南京大学教师参与撰写,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达22篇;在今年10月27日揭晓的最新Nature Publishing Index排名中,南京大学位列全国高校第三。南大教师在Nature子刊、PNAS、PRL、Angew、JACS以及部分影响因子大于20的学科群一流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也显著提升,从2010年的17篇增加到了2013年的55篇。
高水准的科研平台建设成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孵化器。近年来,南大一方面打造科研平台,一方面创新科研模式,从学科平台和科研团队两方面入手去提升科研实力。目前,“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和“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已运转有序,不断有成果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另外,2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遗传工程小鼠种子中心;5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32个部省级科技平台等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也成为高质量科研成果产生的沃土。
——文化传承固本筑新
82年前,罗家伦在出任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校长的就职演说中,以“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成为复兴民族大业的参谋本部”定位学校的使命。时光荏苒,南京大学虽几经变革,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与追求却始终未变。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一部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扛鼎之作上。自《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册府元龟》(校订本)、《全清词•顺康卷》(20册)等煌煌巨作之后,近5年来又有一批填补空白的文献整理工程相继问世:《中国佛教通史》(15卷)是海内外学术界、佛教界乃至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中国佛教通史》,填补了佛教通史研究的空白,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历代曲话汇编》(15集)以曲话的形式勾勒了中国戏曲史发展的脉络,在学术史与出版史上均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古籍文献研究团队开拓性地开展“域外汉籍研究”,占领了国际汉学在该领域的制高点;70册《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被誉为继清末杨守敬《古逸丛书》以来规模最大的同类丛书。
在“顶天立地”战略的指引下,南京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通过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在不断提升研究层次和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哲学与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积极推进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话语权。2009年,《资本主义理解史》(六卷本)出版,该文卷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左派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解进行的一次系统、全面的研究,这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南京大学还在国内率先建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多语种多媒体数据库,这一集马克思主义原始手稿、多语种文本和社会科学经典文献为一体的大型多语种多媒体数据库,资料全面、技术先进,在国内外学界已产生重要影响。
借助南京的地域优势,南京大学已成为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和中华民国史研究的重镇。继获得第五届教育部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之后,南京大学又完成11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全史》,用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日军大屠杀罪行提供铁证。2014年,两岸四地68位学者合力完成的一千万字《中国民国专题史》已交出付印,计划在两岸举行首发式。
南大连续13年成功举办了33次“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被誉为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承担世界第一斜拉桥、被省政府称为“江苏第一工程”的苏通大桥建设的管理研究,在大型复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全面调查、梳理、研究了江苏文化遗产,为保护、彰显江苏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已形成南大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道路和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等文科研究集群也正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顶天立地”的背后,是南京大学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五年来,我校文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76项,其中,2013年度42项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14年度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我校获得5项重大项目立项资助,位居全国第一。
——协同创新再绘新篇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站在新百年的发展起点上,南京大学结合长期的改革基础,通过引入协同机制来激发学校自主创新的活力,较早启动了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工作,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2013年4月,南京大学牵头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跻身首批国家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一年多内,南海中心各项工作初显成效:目前,已向外交部、中办、海权办等部门提交20余份对策建言报告,提供中办国办50份图集,为三沙提供图件200份。
今年,南京大学牵头的“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全A的成绩通过专家咨询,在参评协同创新中心中名列第一。这是继去年“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位列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类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名之后,南京大学连续第二次在认定中取得优异成绩。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各协同单位均是我国人工微结构研究的重要基地,物理学科评估名列前茅,集中了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此外,南京大学牵头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参与建设12个,校内还启动了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点,凭借文理科综合优势以及丰富的研究前期成果,南京大学在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中国边疆安全与周边合作发展、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播、两岸关系、大国关系等领域将产出更多的对策性成果。
正如陈骏校长所说,在未来,“南京大学要以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己任,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原创科研,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