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宪问》里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的基本内涵,其他的答友已经说了,就是孔子并不赞同“以德报怨”,而是强调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平时人们在引用这句话时,常常只引用”以德报怨“,是对儒家原意的曲解。
但是,我觉得其他答友的回答还是太简单了,还可以进一步做一些解释。
一、谁主张”以德报怨“?在《论语》的原句里,是”或问“,也就是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样啊?“,那么,这个人问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是老子。
《老子 恩始章》里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所以,孔子这里的回答,是与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
老子为什么主张以德报怨?是因为在老子眼里,恩怨都是相对的,道德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本来就不需要对别人有怨。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反对老子呢?因为以德报怨将恩怨抹平,也就取消了公平正义。
儒家是一种政治哲学,几千年来一直在实践如何在现实中维护公平正义。
如果恩怨都无所谓,那么好人遭罪,坏人逍遥,好人的善良得不到维护,坏人的凶恶却无人惩处,那么社会秩序终将崩溃,而这恰恰是儒家要极力防止的事情。
二、为什么要”以直报怨“?楼主提问,直,是什么意思?直,从木从目,古人理解直,就是校正、使绳子不弯曲,引申就是直接。
在这句话里,意思就是:用怨该得到的那种方式去回报怨。
也就是:以怨报怨。
《礼记 表记》里说: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礼记》的这句话,就是对《论语》这句话的详细解释:以德报怨,是一种没有原则的仁;以怨报德,这个人该死;以德报德,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以怨报怨,老百姓就不会做坏事,因为做了坏事就会受到惩罚。
三、再讲个故事加深理解儒家是非常重视行为与道德的相配的,如果坏人还得到庇护,这不叫仁爱,也不叫宽容,而是姑息;如果好事得不到表彰,那么以后就没有人做好事了。
《吕氏春秋》说: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故事的意思是:鲁国有规定,鲁国人在别的国家当下人的,如果能出钱赎回来,鲁国政府会给予奖励。
子贡到鲁国去,赎了鲁国人,还谦让了鲁国政府的奖励。
对此,孔子很不满:如果子贡办了事不拿钱,大家都说他很高尚,那以后别人办了事还拿钱,那岂不是被大家伙认为不高尚吗?本来,你办了事,拿钱是很正当的,你这么搞,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去赎鲁国人了。
而子路救了落水者,别人送他一头牛感谢,子路收下了。
孔子很高兴,认为以后大家遇到有人落水,都愿意去救人了。
这个故事应该是战国的人虚构的,子贡子路都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其基本的意思,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致的,读者可以参考这个故事加深理解。
儒家不是小绵羊!在一般人的眼里,儒家就是温情脉脉的形象,因为儒家提倡爱。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我们不仅要爱自己和自己的父母亲人,还要爱朋友老师甚至是陌生人。
人们往往认为儒家讲究礼仪,特别的彬彬有礼,好像儒家个个都是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人们往往认为儒家是软弱的,逆来顺受的。
你踢我一脚,我要是逃走,这就不地道,最好把屁股撅起来给人再踢一脚!人们往往认为,儒家都是懦弱者,儒家造成国家的软弱无能。
但是,您真的了解儒家文化吗?我们先从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说起吧。
《论语 宪问》里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中记载说,大概是儒家的一个弟子,秉承了儒家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理念,就去问孔子,要是别人对我不好,我用对他百倍的好,行不行?孔子回答说,不行。
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是用道德来对待对你不好的人,那么要是别人对你很好,那拿什么来回报呢?要用直来报怨。
我理解的直,就是正的意思。
,而不是对等的意思。
孔子的意思是,别人怎么对你,你不一定怎么对他,但是一定要还回去,要用符合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来对待他。
举个例子吧,别人打了你一拳,什么是正确的方式呢。
第一种,捂着脸逃走,第二种狠狠地打他一拳,第三报告官府抓他,让他承担犯错误的后果。
第一种孔子肯定不同意,儒家其实也是强调勇的,被别人打了一拳捂着脸逃走肯定不是儒家所为。
第二种孔子也不同意。
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应该是文质彬彬,和而不同的,人家打您一拳是流氓,你不能也做流氓。
第三种就是孔子同意的办法,要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反击!这就是以直报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