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君王天下事下一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下一句,第1张

了却君王天下事下一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下一句是什么?了却君王天下事的下一句是什么?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的下一句宋朝词人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你认为身后名真的重要吗?

身后名对于古代知识阶层,确实是很看重的。

除了辛词中这一句,还有晚于辛弃疾的文天祥,他的绝命诗中:"人生自古诗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

更是看重名节的千古绝喟。

尽管有人说名是虚的,但中国人有重名节的优良传统。

总是有不少人孜孜以求。

这些人一般都看重道德修养,追求自我完善,爱惜自己名声,犹如生命一般!在他们心目中,一个好的名声,便是生命价值的实现。

有趣的是;名声虽说是虚的,但它往往存世的时间,是比生命本身要长的。

即使普通老百姓,身殁后数年,还是有人会提起,做以评价的,至于那些名垂千古的人物,更是影响深远。

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道德评判,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影响一代一代的人们!当然,历史传下来的,也不尽是美名,亦有恶名,如秦桧,汪精卫等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遭万世唾骂,美与恶相互彰显,为人们指示着价值取向。

名,由此看来,还是很重要的!

古代士人的名声德望,并不是虚的,而是有实质性的内涵。

身后名,对于古代知识分子阶层非常重要。

士人看重名节,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注重身后名,除看重名节的传统文化精神之外,科举制度背景下,身后名对于后世子孙尤为重要。

祖宗有污点者,后三代不能科举入士。

士人不重名节,投敌叛国,或者贪赃枉法,恃强凌弱,鱼肉百姓,损毁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声,遭当时社会唾弃,背负骂名,更是断了子孙后代的政治前途。

三代之后的子孙,虽然科举考试为之开禁,但由于文化传承中断,已经沉沦草莽,科举基本上无望了。

福贵如鸿云,风水轮流转,而青山不老,几度夕阳红,照山川万里。

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者,身后的恩德名望,会照耀后世,激励奋发有为,报国家,济世穷,惠苍生,立功名,慰平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061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3
下一篇 2022-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