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徽章,中国的家徽中除了用鸟兽图腾外,也有用象形文字来表达信息,这是最显示中国文字优秀的地方。
先说日本的家徽日本的家徽起源在平安时代,这是一个以奈良时代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时代,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文艺繁荣的时代,所以当时的贵族们经常参加各种聚会,大多乘牛车前往,而很多人的车又都是黑漆涂面,很难辨认你我,于是就有人在车的某个部位镶嵌金丝图案,这就是日本家徽的起源。
平安中期,慢慢就有贵族在衣服上做出一些特有的纹样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平安后期,一些贵族开始把家族特有的纹样用于庄重的场合所穿的衣服上,在这样重大的场所里自然就有人通过身上的纹样来辨认对方的身份地位。
此时的家徽作用多是给衣服增加色彩,表示家族繁荣昌盛。
比如,天皇家族的家纹是十六瓣多重菊。
日本国徽(天皇家族徽章):织田家家徽:再说欧洲纹章 欧洲的纹章起源于中世纪,在封建时代的战斗中,成百上千的战团交战在一起。
因为制造兵服的制造者们频繁的交流技术,以及战团中普遍采用的、缴获后即收为己用的制度,也渐渐变得不明显。
在这样的的趋势下,盾牌、盔甲上使用的颜色和符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十字军东征中,每次战役都有数量众多的领主加入战团,这更大大促进了纹章学的发展。
全身铠甲武士图:12世纪后期,骑士比武大会开始风靡整个欧洲,纹章成为了骑士们荣耀与骄傲的象征。
因此,西方建立起了等级森严的世袭制度,分贵族与贫民,贵族分公、候、伯、子、男五级,世袭罔替,姓氏和纹章成为了贵族骑士的象征。
英国皇室纹章:罗马帝国纹章重点说中国的家徽,为何后期慢慢消失中国在家徽的发展中用过鸟兽图腾和象形文字,这足以表达自身身份的信息,如下:为何家徽在中国慢慢消失其一、秦灭六国之后废封建设郡县,汉代恢复郡县,但在七国之乱后开始消藩,之后一直都是中央集权统治,没有什么领主和骑士,只有中央统一指挥的军队,因此并不需要代表家族和个人的纹章或家徽。
其二、秦朝时期出现了郡县制这种极力反对藩王出现的制度,拥有家徽、强调门阀是极为危险的一种行为。
虽然秦朝灭亡的早,但影响力却非常的深远,再到汉武时期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后,更是极度强调中央集权,藩王慢慢被架空,彻底成了以天子为核心的统治系统。
其三、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尤其在宋朝之后,士大夫阶级大多是以师门一系传承。
这种文人之间的传承主要是学术和政见,不用依靠血缘,因此家徽这样代表血统的东西,不在是上流文化需要的,可有可无。
本来明朝时可以有“具有独立行政能力”的贵族,谁知朱棣造反,明朝的贵族一带差于一代,到后期连饭都吃不饱了,更别谈什么军事权和人事权,明朝的藩王几百万子嗣,如果配上家徽,也会烂大街。
(中国的家徽一个就够了)总结一下:相对于欧洲和日本,由于古代中国对中央集权制的把控严格,所以并没有形成财政、人事、军事独立,具有长期血缘传承能力的贵族。
再加上汉字在军事上已经起到了纹章和家徽的作用,所以类似欧洲和日本那样的家徽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已至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实是有的,只是不是很明显。
中国古代是有家徽的,中国的家徽图案中,除了一些鸟兽图腾外,隐约也可以看出象形文字的特征。
在发展上,因为文字本身便足以表达讯息,不需要另创图腾做为标示,所以中国的家徽发展比较缓慢。
中国只有周朝为真正的封建制度,秦灭六国后废封建设郡县,汉代恢复封建,但七国之乱后就开始削藩,此后一直是中央集权统治。
没有领主和骑士,只有中央统一训练和指挥的军队,因此不需要代表家族和个人的纹章。
再加上秦朝时期出现了郡县制这种极力反对藩王出现的制度,拥有家徽,强调门阀是极度危险的!虽然秦灭亡很快,但是影响确实非常之大,再到汉武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后,极度强调中央集权,藩王逐渐被架空,彻底形成以天子为核心的统治系统。
隋创科举之后,尤其在宋之后,士大夫阶级多是以师门一系传承,这一文人阶级,主要的传承的是是学术和政见,不再依托血缘,因此家徽这样代表血统的东西,已经完全不是上层主流文化需要的了。
个人认为象形字要比家徽帅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