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草木向荣,人面欣欣,微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日子。
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无疑是名头最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句。
诗中的“纸鸢”,即风筝,古时称“鹞”、北方谓“鸢”。
关于风筝起源的说法有多种,既有斗笠说、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是受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飞鸟说等。
观点虽不一,但风筝很早便出现在中国,则是毋庸置疑的。
《韩非子·外储说》说,春秋战国时,东周哲学家墨翟曾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2400余年。
古人发明“风筝”最初主要是军事需要,承担侦察、通信甚至求救的功能。
唐段成式笔记小说《酉阳杂俎》续集卷四引《朝野佥载》说,六国时公输班(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南史》卷八十“侯景传”也记载了风筝承担“无人飞机传递情报”的功能,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侯景作乱,武帝被困于梁都建邺(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将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风筝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
不久建邺被攻陷,梁朝从此衰微灭亡。
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唐宋时期,风筝逐渐从军事用途转变为娱乐工具,且随着造纸术的发展,纸糊的风筝逐渐增多。
唐代诗人高骈的《风筝》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其中的“弦声响碧空”说明唐代的风筝带弦,放飞之后可鸣发悦耳的声响;南宋诗人陆游笔下的风筝则尽显闲适和童趣:“竹马踉蹡(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清代文学家孔尚任曾为无风放风筝而焦虑不安:“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装饰技艺空前发展,清明时节,郊外踏青放纸鸢渐成一种风尚。
文人贤士更是热衷把亲手制作的风筝赠予友人,并将其视为一项文雅的交际活动。
不过,清代文学大师曹雪芹则赋予放风筝另一项功用,即借花红柳绿之时,通过风筝把过去一年的不顺、晦气放飞出去。
《红楼梦》第七十回说,众人捡到嫣红的大蝴蝶风筝,大家都忌讳了,说是晦气碰不得。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故而,放风筝又有放晦气之说。
在民间,流传这样的风俗:看见别人风筝落下,一般人都不会去捡,因为那是别人的晦气,捡了就等于收了别人的晦气。
□赵柒斤 2021年03月21日《西安晚报》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