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站的发起者德国属于战败国,而针对战败国,自然要有相对应的条约来进行约束与处理,而这个时候协约国阵营则暴露出了很多在战时被掩盖得矛盾我们知道,俄国这个时候正在忙着闹革命,没空参加凡尔赛会议(实际上英美法也没打算让俄国参加),而法国人几百年来一直都在追求欧陆霸主地位,因此,法国人希望能最大程度的肢解德国,如果能回到过去几十个邦国那种状态是最好不过了。
而英国人则一直奉行拉第三打第二政策,法国过于强大对英国人是一种威胁,因此,英国人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美国人相对来说站在英国这边,希望保持一个和平统一的德国并建立一个能够长久保持和平稳定的条约体系。
为了安抚受害最深的法国,德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与伤害: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
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海军只能拥有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
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
不得组织空军。
在美英法三国互相妥协的情况下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可以说既没有完全反对某一国的主张也没有哪个国家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用历史学家安东尼·伦廷的话说,《凡尔赛条约》是“女巫调制的适应人口味的什么成分都有一点的药剂……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列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
”由于美国的主张在凡尔赛会议中遭到了相对较大的挫折,因此美国在1921年11月联合英 法 日 意 比 荷葡 中一共九国举行华盛顿会议,对凡尔赛会议中未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并最终签订《九国公约》及《四国条约》与《五国海军条约》。
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和凡尔赛会议的一系列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于德国受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极大限制,为了谋求本国利益,因此德国于1925年联合英国,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意大利共七国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德国发起的会议,结果自然有利于德国)部分会议结果:《莱茵保安公约》,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化的规定,英意充当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德比、德法、德波、德捷之间的《仲裁条约》,规定德国和比、法、波、捷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纠纷,每一组缔约国分别设立一个常设调解委员会处理双方间的问题;法波、法捷间的《保障条约》,规定在抵御遭受无端袭击时互相支援。
公约保证德国与西部邻国的边界现状,对改善法、德关系,稳定欧洲局势有积极意义,但未给予德国与其东部邻国的边界以保证,即不约束德国向东扩张。
公约签订的结果,使法国受到削弱,丧失作为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权,自身安全需要英、意的保证。
公约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并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和20年代中后期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个公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有所提高,不久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可以看到,《洛迦诺公约》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次较大调整,德国在会议后除了没有直接恢复其被割让的领土以外其他的正常国家权利基本得到恢复,并且为德国国内的发展赢得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德国是洛迦诺会议的最大受益国
《洛迦诺公约》调整了德法和德比之间的关系。
《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德国边界现状得到维护,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等得到遵守,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代替了诉诸武力的做法。
《洛迦诺公约》使德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公约签订不久,德国便获准参加国际联盟,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这是德国摆脱战败国的屈辱地位,重新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
《洛迦诺公约》使德国改变了自己在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公约签订后,德国又同苏联签订了友好中立条约。
从此,德国得以周旋于英、法、苏之间,外交上开始处于较主动的地位。
这些历史的题目都可以在101教育ppt里面寻找到,里面有每一课时的课件资料,对于课后理解贯通都有很大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