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第1张

不为五斗米折腰 古代陶渊明为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逃避现实还是无力参政?

要分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要从他的生世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起。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丹在吴国立下军功,成了一名大将,给整个陶氏家族带来荣耀。

后来吴国被西晋灭国,作为亡国之将,权势一下衰落,其子陶侃,也就是陶渊明的爷爷从小就生活在贫苦之中。

青年时西晋逐渐衰败,东晋势起,陶侃应征入伍并立下战功,封为“军功贵族”,陶氏一族重新走上辉煌,但好景不长,因为常受到门户排挤

自西晋以来,当时的门户制度深严,可以说西晋、东晋社会就是一个讲门户的社会,像陶侃这种仅仅靠一时战功而跻身贵族阶层的人常常会遭到皇室、宦官的排挤和打压。

没几年家道中落,甚至没落,陶侃被人称“寒士”,所谓寒士,在当时就是无权,无势还无土地,被孤立于上层社会。

陶渊明曾作有《咏贫士》一首:万族皆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朝霞开宿务,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其中“孤云独无依”蕴含陶氏家族无所依靠,被排挤打压的现实。

正因如此,陶渊明青少年时代是生活在贫穷家庭的,但不忘读书习儒,人称寒素之士,尽管如此,但青少年时代的生活过得无忧无虑,在陶渊明后来的很多诗作中均体现了追忆青年时代生活的内容。

青壮年时应征当过“州祭酒”(古代一种小官职),但不久辞官,后又当过县令,每当上面派人来督查,必躬身迎送,繁文缛节层出不穷。

由于身世原因,常遭羞辱和排挤,不久又辞官。

有近十年,陶渊明陆陆续续当官、辞官。

仕途不顺,让陶渊明这样的饱学之士看穿了社会的腐败、官场的黑暗,在联想起祖上的经历,身边和他相同身世而同样遭遇冷落的人,让他对朝廷深感无望,虽有满腹经纶,一腔报国热情,却无施展的机会。

有陶渊明诗作为证: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从“失群鸟”,“孤生松”这些意象来看,陶渊明选择辞官归隐、离群索居,并非是自己的主动选择,更多的是受到排斥。

因此才不得不离开“岗位”,归隐田园,并下定决心不在出仕,“千载不相违”就表达了他不在为官的志愿。

“士可杀不可辱”正是陶渊明不再为了“五斗米”俸禄为官而受辱、受排挤打压的寒士之节。

所以,陶渊明弃官归隐,既有家族影响,更有残酷的社会现实,只是后者的影响更重要。

陶渊明仕途不畅,但骨气可嘉,一心归隐作诗,造就了一代田园诗人的美名,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仓促而成,不当之处,望各位头友多多斧正)

因为他有银子!精准地说,因为他有五斗米,所以无须为五斗米而折腰!历史记裁他后来过着隐居生活,每天种种粮食,折折菊花,然后摸摸门前的那株柳树。

生活虽然说不上富足,但绝对要比三餐不继的杜甫强上一万倍。

从他的诗里可以看出“结庐在人境”,自然是与城市距离并不远,房价再便宜,也是需要银子的,所以不是风吹即破的杜甫草堂。

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诗里丝毫见不到愁苦或拘谨之意,尽管他自己也扛着锄头去种地除草,但是诗中都是满满的生机和怡然。

这是一个不用为生活所奔波的诗人!然后,我们从他的简历上来看,他作的官儿并不大,应当是基层公务员,与他的诗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而且他有大志,既通儒家学说又晓道家思想,这样一个大才子连个像样的职务都没有混上,只能说明几个问题。

一,他有诗才,但无政才。

二,领导不喜欢他,不待见他。

三,同事排挤他,嫉妒他。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陶渊明不喜欢繁琐的公务生活,关键是“繁琐”二字,可能是日复一日的无聊,更有可能是认为大才小用的不忿,个人认为是第二种,因为,如果让他当重臣,事务会是同样的繁琐,但看起来会有别样的意义。

四十多岁的时候又去当官,最高职务是县令,这期间念念不忘田园生活,为什么?因为不开心,不自由,不如意,历史上从未记载他在做幕僚,做参军时的政务举措,但一个推崇儒家思想和道家模式的文人来说,显然他的儒和他的道不适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天下大乱,最需要是孔明,是郭嘉,是张良,是陈平,那些忠孝仁义不可能在短期内给统治阶级带来真实的实惠。

不论是桓玄,还是刘裕,他们最渴望的是武器,银子,人口组成的胜利,然后消灭对手,以实现权力登顶,只有在一统天下之后,陶渊明的政治主张才有可能得到实现或实施。

所以,只用其名,不用其身,是必然!陶渊明当然不开心,家里虽然无矿,但是有地啊。

回去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120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