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的成语

关于三国的成语,第1张

关于三国的成语 跟三国有关的成语?

鉴于成语太多,我只详细介绍5个有代表性的、流传较广而出处鲜为人知的成语吧。

狼顾虎视出处:诸葛亮。

按《华阳国志》记载:在诸葛亮死后,后主为他素服带丧3天,大臣李邈却上疏:“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说诸葛亮狼顾虎视,统领大军在外,我老早就替陛下您担心他了。

如今诸葛亮死的好啊,宗族得以保全,全国都该欢庆!这大概就是那种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勇士吧.....果然,《华阳国志》记载:”后主怒,下狱诛之“。

刘禅同学唯二史书记载的发怒,一次是为了女人,一次就是为了诸葛亮。

另外李邈大兄弟大概忘了,他的命就是诸葛亮救的:《华阳国志》:”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

”有司将杀之,诸葛亮为请,得免”。

另,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有个类似的形容——“鹰视狼顾”,出自《晋书》。

手不释卷出处:曹丕。

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其实曹丕这被三国演义黑成煤炭的娃挺可怜的。

后世说他文采远不如曹植,也就搞阴谋诡计强,却忘了他也是三曹之一,开七言诗(曹丕大帝很擅长写闺房诗,囧.....)与文学批评之先河,他的文学造诣也曾被列为一等。

后世说他在宛城之战和贾诩勾结,杀了长兄曹昂,却忘了曹丕当年才10岁,要不是8岁就学会了骑马,他也得为老爹好人 妻买单。

当然,大家最喜欢的还是给他戴帽子......喜怒不形于色出处:刘备。

《三国志·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比起演义里的爱哭,历史上的刘备虽然待人和善(刘备是三国唯一没有屠城记载的君主,也是杀大臣最少的君主),但是内在却很刚烈,他的谥号可是“昭烈帝”。

这里要强调的是,“喜怒不形于色”和面无表情真的是两码事。

下面有请在这方面同样做得很好的曹老板现身说法:《三国志·武帝纪》:“太祖由是笑而恶焉”。

脸上挂着笑,但你根本不知道他是心里想着置你于死地,还是想着和你恩若兄弟,这,才是喜怒不形于色。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处:司马徽,诸葛亮,庞统。

《襄阳记》:德 ***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本来原话是说真正大才往往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而不是只会读死书(其实古往今来,纵览史书,你会发现青史留名的人往往情商也很高)。

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演变着,就变成了投降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了,而且往往说的理直气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处:16岁吕蒙。

《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吕蒙15~16岁时,偷偷跟着姐夫军队跑去打山越,被他母亲发现要责怪时,吕蒙回答:“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

且不探虎穴,焉得虎子?”这时,又一位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勇士出现了:吕蒙同郡小吏嘲笑他说“你个小屁孩,以肉喂虎还差不多”。

后来与吕蒙相遇时,又出言侮辱他。

16岁的吕蒙愤然抽刀把小吏宰了(吕蒙:就你话多),然后向校尉自首。

然而孙策对吕蒙却是“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至于那小吏嘛.....只能是死了就死了呗。

另,《后汉书》记载班超也曾说过类似的“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16岁就敢探虎的吕蒙同学,你可知你现在的动漫形象是这样的。

一壶浊酒话相逢:只论三国与二战,专一所以更专业。

1: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孔融)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3:望梅止渴。

(曹 *** )4:三顾茅庐。

(刘备与诸葛亮)5:七步成诗。

(曹植)6:吴下阿蒙。

(吕蒙)7:百步穿杨 。

(黄忠)8:七擒七纵。

(孟获)9:出言不逊。

(张鸽)10:乐不思蜀。

(刘禅)11:初出茅庐。

(诸葛亮)12:偃旗息鼓。

(赵云)13:作奸犯科。

(出师表)1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5:舌战群儒(诸葛亮)。

16:对酒当歌(曹 *** )。

17:趁虚而入(田丰)。

18:不知所云(出师表)。

19:仰人鼻息(韩馥)。

20:伯仲之间(曹丕.典论)。

21:手不释卷(曹丕)。

22:月明星稀(曹 *** )。

23:绝伦逸群(诸葛亮)。

24:一身是胆(赵云)。

25:周郞顾曲(周瑜)。

26:羽扇纶巾(周瑜)。

27:探囊取物(张飞)。

28:才高八斗(曹植)。

29:桃园结义(刘关张)。

30:三家归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19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