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

荀子思想,第1张

荀子思想 孔子的思想和荀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荀子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一、人性之善恶。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没有给人性善恶下定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其目的都是通过教化,使人去恶从善。

儒家经典《春秋左氏传》是由孔子做经,左丘明和吴起做传。

《左传》中,把人性之丑恶,血淋淋的展现给世人。

荀子的性恶论,当受《左传》启发。

二、疑罪从无,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

荀子称,只有自己和仲弓,才是儒家思想的真正继承者。

荀子此言,虽过于绝对,不留余地,但也绝非信口开河:荀子在《致士》篇中指出,在司法实践中,一定要量刑恰当。

若作不到量刑恰当。

应“与其害善,不若利淫。

”这一利与被告,疑罪从无的无罪推定论并非是荀子首创,而是源自孔子。

孔子向弟子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时,曾引用《尚书》之言:“大辟,疑,赦。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其依据是“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续”,所以在审案时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

”孔子疑罪从无的法治主张,客观上也体现了儒家对最基本人权——生命权的尊重。

与法家“刑用于将过”的宁枉勿纵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法家无疑是法治的死敌。

孔子才是人类法治思想的鼻祖。

孔子是(公元前551~前479年)。

荀子是(公元前313年~前238年)。

也就是说荀子是在孔子死后166年以后荀子才诞生,荀子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又在儒家思想基础上,总结权衡利弊以后,发展并加以完善儒家的思想。

古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儒家思想自秦时非常笨重而又珍贵的竹简书,被付之一炬之后,很多不利于独裁的“辨证法思想”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其中荀子的“性恶论”《性恶篇》重要的哲学思想,明显早于《圣经》原罪性恶哲学思想,要早300多年时间。

而西方的现代文明进步(宪法、法律、人权宣言、科学技术、人文思想政治道德)无不源于《圣经》的哲学思想体系。

而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朝代更迭频繁,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生灵惨遭涂炭,百姓一直为了温饱而劳碌奔波,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人性本善”的谬论基础,隐盖了人性的是实真象。

老百姓始终盼望着有明君和清官的出现,跪求仰望帝王施舍仁慈,结果总是令人大失所望。

正是因为在人治的社会环境下,为什么无法无天,道高一尺,魔高却升高到一丈?正气难以弘扬,邪气淫风盛行。

正是由于“性善论”缺乏质疑辨证法的精神。

难怪西方哲学思想家说儒家思想缺乏辨证法思想。

而中国的辨证法哲学思想只存在于佛教和道教的典籍当中,而且被认为是出世间法,不被世俗统治者治国理政所接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453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