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夷子皮

鸱夷子皮,第1张

鸱夷子皮 “鸱夷子皮”是哪位历史名人?

感谢邀请,我是猫叔,很荣幸为您作答。

如果我没记错,“鸱夷子皮”这个词语应该指的是商圣范蠡吧。

范蠡是春秋晚期的大人物,原是楚国人,出身贫寒,但博学多才,是个难得的人才,只可惜,楚国当时的体制比较僵化,仕途几乎被少数贵族垄断,贫民是鲜有机会出人头地的,所以,范蠡就跑到了越国去寻找机会。

正好,越王勾践正四处搜罗人才,范蠡就留到了越王身边,开始辅佐越国。

后来,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一举干掉了吴国,成为春秋末期的一个小霸主。

范蠡此人聪明绝顶,经过与勾践一段时间的接触,他深知勾践只能“共苦”,不能“同甘”,所以,范蠡急流勇退,离开了政坛,转而开始经商,遂号称“鸱夷子皮”。

那么,这个“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由于年代久远,大家对这个词的理解也众说纷纭,鄙人不才,就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如果您不同意也不要紧,不妨留言讨论。

“鸱”一般是鹞鹰的意思,我觉得在这里应该指的是一种形状,类似鹞鹰的样子。

“子皮”应该指的是皮子,也就是形容材料的。

综合起来就是,样子像鹞鹰的皮囊,用于装酒的。

那么,为什么叫这么一个怪名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隐姓埋名的需要。

范蠡离开政坛,就是为了归隐,为了告别过去,取一个别人猜不出自己身份的名字还是有必要的,范蠡生性孤傲,这个名字正好符合他的秉性。

第二,这个名字应该与范蠡的心态有关。

归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但包罗万象的心还是要有的。

“鸱夷子皮”说的是酒囊,既代表了饮酒高歌的生活状态,又可以代表能屈能伸的心,符合他的心理状态。

当然,这个所谓的结论只是纯猜测了,没有历史依据,如果有不妥,还请方家多多担待。

您要是有补充意见,欢迎留言讨论,但谢绝语言攻击。

我是猫叔,坚持原创,欢迎关注。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历史上的两位“鸱夷”“鸱夷子皮”,简称“鸱夷”,这个颇为怪异的名称,却可以指代春秋时期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伍子胥和范蠡。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叹曰:‘嗟呼!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

……’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乃自刭死。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

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伍子胥死后,尸体被吴王装在“鸱夷革”里,扔进了江里,后人因而称他为“鸱夷”。

明代张煌言的《甲辰八月辞故里》诗里有一句“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这里的“鸱夷”指的就是伍子胥。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范蠡功成身退,隐姓埋名,逃到齐国,自称“鸱夷子皮”。

这位霸越灭吴的智者,转而从商,被民间尊为“商圣”,他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道。

李白的《古风》里写道:“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这里的“鸱夷子”,就是范蠡。

那么,“鸱夷”到底是什么?三国时的韦昭说:“鸱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

”就是说,“鸱夷”是马皮或牛皮做的袋子。

这种袋子主要是用来装酒的,是古代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酒囊”,用时可以盛酒,不用时可以收起叠好,随身携带。

这种东西直到宋朝还有人使用,苏轼曾在诗中写道:“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伍子胥死后就是装在这样的袋子里,被扔进江里的。

当然,装伍子胥的这个袋子恐怕要比平时装酒的要大上好多了。

范蠡为什么也要自称为“鸱夷子皮”呢?司马贞认为:“以吴王夫差杀子胥而盛以鸱夷,今(范蠡)自以为有罪,故为号也。

”就是说,范蠡自以为罪同子胥,所以用“鸱夷子皮”自称。

颜师古则说:“自号鸱夷者,言若盛酒之鸱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怀,与时张弛也。

鸱夷,皮之所为,故曰子皮。

”他认为,“鸱夷子皮”虽然只是普通的酒囊皮子,但伸缩自如,能屈能伸,蕴含了很深的道理,范蠡以此为名,其实是为了体现他开阔的胸襟。

无论是因为什么,这两位名人都有了“鸱夷”这个称号。

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打败楚国,又辅佐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建立霸业;范蠡帮助越王制定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使得勾践兴越灭吴、称霸中原。

虽然他们在各自国中的功绩极其相似,但两位“鸱夷”的人生结局却截然不同。

由伍子胥和范蠡,我又想到了文种。

还记得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读过这样一句话:“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

”文种和范蠡齐名,也是越国打败吴国的主要谋士和功臣。

《史记》记载,范蠡走后,写信给文种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看了信,却没能急流勇退。

后来,越王勾践赐给他一把剑,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文种只好自杀了。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次。

据说勾践赐给文种的那把剑就是夫差赐给伍子胥的“属镂”剑。

伍子胥临死前愤怒地说,要把他的眼睛挂在吴国的东门上,好让他看到越国灭吴的那一刻,所以后人认为钱塘江的怒潮就是伍子胥的怨气所化。

文种自杀前,历史上没有记载他说了什么,不知他是不是和伍子胥一样怨愤。

范蠡说勾践“长颈鸟喙”,这样相貌的人是否难以相处,这难以定论。

但“共患难易,共欢乐难”却是人的共性,范蠡能看清这一点,并且能轻易地舍弃在越国的地位和财富,可以说是大智大勇。

范蠡在齐国没有多久,家产就达到了数十万,齐国人认为他是一个贤人,“以为相”。

高官厚禄似乎是挡都挡不住的,范蠡却感叹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他归还了相印,散尽了家财,来到了陶地,再次改名,“自谓陶朱公”。

很快,他又“致赀累巨万”。

司马迁评价他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

”李斯也说他:“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古之下,孰可比伦。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鱼玄机《浣纱庙》)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7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