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贞

张嘉贞,第1张

张嘉贞 武则天,喜欢的称她为女皇帝,不喜欢的称她为女暴君,你怎么评价?

感谢邀请,我是猫叔,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的,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争议?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是个女性。

武则天形象在男权社会已经发展到高峰的唐朝,突然出现一个女性,石破天惊,冲破世俗的束缚,位极天下,把男人压在脚下,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加上,史书都是主观的,比如《资治通鉴》是后世司马光这些文人写的,他们自然对女性当权有太多的不齿情绪,各种主观情绪夹杂在一起,造成很多关于武则天的记载都是带有偏见的,所以,这就加剧了这位女皇的争议性。

司马光我个人认为,看待历史人物,必须掌握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当中去看,如果拿现代的思想和观念去评判古人,会陷入主观陷阱。

第二个原则,要鲜活地看待历史人物,不能片面,也能标签化。

我们很多朋友看待历史人物总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这其实是不客观的。

人物都是鲜活的,只有把好与坏都剖析出来,人物形象才能立体,以求最大限度地接近真相。

那么,武则天该如何评价呢?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欢迎网友们斧正。

武则天晚年形象当时的背景下,武则天称帝也有一定的必然性看到这个标题,估计有些朋友会抬杠,因为武则天称帝的过程是十分血腥的,是以无数冤魂为铺垫的,怎么会有必然性呢?别着急抬杠,“一将功成万骨枯”,李世民当年称帝就没有代价吗?连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都能痛下杀手,十个亲侄子,甚至个别还在襁褓之中,都惨死在屠刀之下,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就是合理的,在皇权面前,根本没有亲情可言,所以,武则天的称帝过程虽然血腥,放在当时的背景下,未必是不可以理解的。

我为什么说武则天称帝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呢?其一,女强人遇到弱丈夫,她当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丈夫离去,女强人当家,似乎理所当然。

近些年来,不少人为李治平反,认为李治并非是个懦弱的人,其实不用去刻意平反了,“知子莫如父”,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之后,非常担忧李治的能力,曾经对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懦”。

“仁懦”不过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罢了,李治的性格里面有懦弱的元素,这没什么争议。

李治与武则天加上,李治长期身体不好,武则天就逐渐走到了政治的前台,久而久之,触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在政治上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李治驾崩以后,武则天的翅膀早就硬得一飞冲天,她不当家做主,谁还敢去当这个家?其二,虎妈威慑之下,政治格局已经难以逆转。

武则天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早逝,次子李贤个性过强,三子李显,四子李旦。

李贤被整死之后,李显就顺位成了嫡长子,但是李显在武则天的威慑之下,却显得那么得弱小,仅仅是因为想给自己岳父争个职位,就被武则天褫夺了帝位,这种皇权,已经完全失去了威力。

最聪明的当属李旦,对自己母亲唯唯诺诺,这是典型的“虎妈”恐惧症,这种格局下,武则天当皇帝,政治阻力已经很小。

其三,长期的政治经营,武则天已经成了庞大政治集团的靠山。

武则天画像一个政治集团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武则天从后宫一步步走到皇后的位置,再一步步走到“二圣临朝”的地位,前后经营了长达二十多年。

这段时间里,出现了一大批的政治团体是依靠武则天一步步走到权力中枢的。

对于这个集团来说,武则天一步登天,自己当然也是受益最大,于是就开始各种鼓噪、吹捧,使出各种手段,让武则天去称帝,虽然武则天也有此心,可外部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所以,我认为,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武则天的称帝有很大的必然性。

不能忽视武则天的历史贡献当然,这是个很大的话题,篇幅所限,我只列举几点来聊一聊。

其一,加速了门阀政治的解体。

门阀政治是什么意思?通俗点说,人家出生于士族大户,就是含着金钥匙来到这个世界的,官二代、官三代、官四代,普通老百姓,你牙痒痒,也只能忍着。

科举取士这种政治格局的形成,有些人说是东汉,实际上东汉只是有了影子,真正形成是在魏晋,即所谓的“九品中正制”。

就是推荐人当官,中正官去考察,人品好的,有才华的,就推荐给朝廷做官。

但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中正官能推荐谁?自然都是推荐自己的门生、亲戚,久而久之,这些人就把控了整个官僚体系,百姓想进入官场,几无可能。

唐朝初期,这种门阀政治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

李世民想改变,最后都无奈作罢,因为朝中门阀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

平民百姓几百年的经营,门阀制度早已经积重难返,树大根深。

武则天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开始大幅度推行科举制度,大量平民子弟开始进入官场,并得到重用,这就把门阀制度的影响降低了。

久而久之,朝廷新贵开始压制门阀,武则天又用霹雳手段进行打击,门阀制度开始瓦解。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时候,已经没有门阀可言,这其实就是要感谢武则天,只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罢了。

魏晋门阀士族其二,重视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这个,也跟科举有一定关系。

科举其实是隋炀帝开始推行的,可由于门阀政治的阻挠,其实科举一直都只是配角的地位。

武则天不同,她把科举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使大量的平民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统治阶层。

毫无疑问,这个诱惑力是相当大的。

为了能够光耀门楣,民间对文化的追求和推广力度开始大幅度提升,因为文化就是前程,就是生产力。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武则天时期,唐诗的创作量猛增,这是跟武则天的政策有很大关系的。

文化普及篇幅所限,历史贡献我就说这些,算是抛砖引玉,给网友们一个发挥的空间,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武则天的“污点”也成为不可回避的槽点谁没有缺点呢?再厉害的人都会有,“人无完人”。

那么,武则天的“污点”都有什么呢?我认为,无非是两个方面最饱受诟病。

其一,个人生活混乱,“淫乱宫闱”。

这一点,恐怕是很多网友都感兴趣的,也是传播最广的。

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这些有特殊功能的男青年都曾经是武则天的“床上嘉宾”,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这是多么的让人不齿?所以,这也成了武则天一生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污点”。

薛怀义影视形象其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酷吏得势,冤魂遍地。

在男权社会下,一个女人,想要冲破层层阻挠,位极天下,比男人要多付出百倍都不夸张。

因此,武则天不择手段,也就变得那么的自然。

来俊臣、周兴之流,本为主流文臣所鄙视,却被武则天奉为上宾,酷刑之下,政敌灰飞烟灭,可无辜的人也成了陪葬品,这是何等的悲剧。

请君入瓮所以,这也算是武则天最大的“槽点”之一。

好了,我就分享这些,合适的,不合适的,网友们多多担待,多多斧正,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猫叔,专注原创,欢迎关注。

武则天一生最大的特点在于她的矛盾性,不仅她的政绩是矛盾的,她的性格也是矛盾的。

武则天的政绩如何呢?我从四个角度来讲。

第一个角度:经济状况。

武则天时期的经济状况,是经济发展与民户逃亡并存。

咱们今天谈经济发展,特别关注GDP,古代没有GDP,但是也有两个重要的参数,一个是人口数字,一个是粮食储备。

根据《唐会要》对户口数的记载,永徽三年(652年),也就是武则天当皇后的前两年,全国共有三百八十万户,而到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户数已经增加到六百一十五万户,五十三年之间户数增长了近一倍,这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也是不多见的。

再来看粮食储备情况。

同样据《唐会要》记载,武则天退位的前一年,也就是长安四年(704年),一位官员在给武则天的上书中说:“神都帑藏储粟,积年充实。

”充实到什么程度呢?一个考古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1971年,在洛阳发掘出了唐朝含嘉仓的遗址,这个仓库里有两百九十个储藏粮食的洞窟,每一个洞窟能够储存五十多万斤粮食。

也就是说,这个仓库充实起来之后,总共容纳的粮食数量是七万两千五百吨,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通过这两个数字可以说,武则天统治时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特别矛盾的是,武则天时期也恰恰是均田制开始瓦解、逃户问题非常严重的时期。

什么是逃户呢?逃户是指脱离了户籍的老百姓。

什么是均田制呢?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均田制就是国家平均分配土地,均田制的真实含义是国家把荒地分给老百姓,同时通过户籍制度把老百姓牢牢地控制在土地上,不许他们迁移,让他们缴纳赋税,为国家提供兵役和劳役。

这个制度从北魏开始实施,到武则天时期已经明显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了,所以许多老百姓就开始脱离户籍,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去开荒种地,或者到城市谋生。

我们固然可以说均田制瓦解、逃户出现从根本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当时,它毕竟引起了政府收入的减少和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

武则天时期所谓的“剑南逋逃,中原亡命”,很大程度上都和逃户有关。

第二个角度:政治状况。

武则天时期的政治是任人唯贤与酷吏政治并存。

武则天在政治方面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就是她的用人方略。

她完善了科举制,鼓励自荐或者推荐人才,留下了很多佳话。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派一位侍御史到河北办事。

此人能力有限,到了当地之后理不出头绪来。

怎么办呢?他就问地方人员,这里有没有人才啊?当地人说有啊,张嘉贞就很厉害。

于是侍御史就把张嘉贞给找来了,向他咨询。

结果张嘉贞给他分析得非常透彻。

侍御史特别佩服,就对张嘉贞说:干脆你替我写个奏章给皇上吧。

武则天看了奏章之后非常高兴,就问这个侍御史:你最近怎么进步如此明显呢?侍御史是个忠厚人,说: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叫作张嘉贞的人写的。

他是个人才,请求陛下把我的官转给他当吧,他可比我强多了。

武则天听了之后就笑了,说:“朕宁无一官自进贤耶!”意思是我一个堂堂皇帝,难道就没有一个官可以进贤吗?很快提拔张嘉贞当了监察御史,那位能够推荐贤才的侍御史也升官了。

这个张嘉贞是何许人呢?他就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著名的宰相。

我们前面也说过,后来辅佐唐玄宗的著名宰相像姚崇、宋璟、张说等人都是武则天赏识提拔起来的,可以说,武则天给开元盛世的到来做了人才方面的准备。

在这方面,武则天的贡献连她的政敌也不得不加以肯定,后世对武则天用人方面最经典的评价就是“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但是,武则天同时也是一个任用酷吏的皇帝,酷吏制造了大量的冤案,破坏了法制,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相互信任,无论有多少理由,我们都必须承认,这种酷吏政治即使在中国古代社会,也是非常黑暗的。

第三个角度:文化方面。

武则天促进了文风昌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尚武精神。

武则天富有文艺才华,她非常热衷于各种文化活动,赛诗、书法等,不一而足。

特别到了晚年,她更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奖赏文化活动中。

传说武则天游龙门,就是现在洛阳旁边的龙门石窟,她诗兴大发,命众官赋诗纪胜,诗先成者赐予锦袍。

这锦袍可是当时的高级时装,大臣们都跃跃欲试,马上就写。

有一个叫东方虬的人先写成了,三步两步跑到武则天御座跟前,把诗呈给武则天。

武则天一看挺好,就亲自把锦袍披到东方虬的身上。

然而东方虬还没坐稳当,有个叫宋之问的诗人也写好了,把诗献上。

武则天一看,这诗写得文理俱美,比东方虬写得好多了。

难道因为一两分钟的时差,就让宋之问屈居第二?这可不是武则天的风格。

武则天从御座上下来,走到东方虬面前,亲手从东方虬身上夺回锦袍,改赐宋之问,群臣一片沸腾。

这就是“龙门赋诗夺锦袍”的故事。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武则天这么热衷于诗歌创作,当然促使一批文人才子潜心于诗歌创作,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形式律诗,也就是五律和七律,在这个时期定型了。

到唐玄宗时代,已经发展到“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程度。

现在说到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常常引用唐宣宗这句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说的是当时的小孩子都能够背诵《长恨歌》,胡人也能够吟诵《琵琶行》。

如果没有对诗歌举国若狂的热情,再通俗的诗也无法这样深入人心吧?现代学者把唐朝称为诗的国度,武则天无疑就是这个诗国的重要缔造者。

但是,对于文学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民族尚武精神的消磨。

试想,一个“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谁还愿意当一介赳赳武夫呢?所以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汉族将领的短缺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将军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远不及太宗时期有勇有谋。

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到唐玄宗时期,领兵作战的将军就主要是胡人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所以说,文化的发展同样是一柄双刃剑。

第四个角度:社会方面。

武则天时期,社会结构调整与血腥杀戮并存。

在唐高宗统治之初,朝廷还掌控在关陇贵族集团手里,他们势力强盛,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正因为如此,唐高宗和武则天才一起展开了对他们的斗争,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受到沉重打击。

此后,武则天为了便于控制朝廷,一次又一次地清洗倔强难制的元老大臣,一次又一次地提拔根基浅薄的新锐后进。

这样,经过武则天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皇帝的权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贵族官僚的力量大为削弱,平民出身的官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科举出身的官僚,在官僚队伍中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

可以说,武则天的努力使得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正是拜武则天所赐。

但是,必须看到,这种社会流动是建立在残忍的血腥杀戮基础上的,是由无数人的鲜血铺就的。

所以,当我们谈到武则天所造成的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流动时,我们仍然是矛盾的。

这样看来,武则天的每一项政绩都伴随着矛盾,借用林达先生的一句话说就是,每洒下一缕阳光,就投下一片阴影。

再看性格。

一个有吸引力的人必须是个性鲜明的人。

武则天一千多年来被人反复评说,经久不衰,也必然有其特殊的性格魅力。

那么,这种魅力在哪里呢?我觉得,她的魅力也在于她的矛盾性。

这个矛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武则天是最自信的,但又是最不自信的。

在一个男权社会里,武则天一路披荆斩棘,最后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改换天命,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超常的自信不可能做到。

有一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故事说武则天在冬天想看百花盛开,于是就写了一首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众花神看到这首诗都非常害怕,果然连夜开放,只有牡丹花不为所动。

第二天清晨武则天去游禁苑,看到百花盛开,只有牡丹还是老样子,非常生气,下令把牡丹连根拔起,把秆烧焦,贬往洛阳,这就是洛阳名花焦骨牡丹的来历。

这个故事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这个故事编得非常贴切,把武则天不仅要管人,还要管天的大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说明在世人心目中,武则天确实是非常自信的。

但是,武则天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悖于传统观念,因此又非常不自信,充满了不安全感。

举个简单的例子,武则天特别喜欢改年号,她一生一共改了三十二个年号。

本来,唐朝皇帝的年号比较稳定,前两代皇帝各自都只用了一个年号,唐高祖的年号叫武德,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

唐高宗在立武则天当皇后之前也只用了一个年号,叫永徽。

可是武则天参政以后,年号变动一下子就频繁起来了。

武则天当了二十八年皇后,一共用了十四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用两年;当太后五年,用了四个年号;当皇帝十五年,用了十四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只用一年多一点,有的时候甚至一年就改三次年号。

频繁地更改年号肯定会给政治运作带来麻烦,那武则天为什么还这么不厌其烦地改年号呢?就是因为她太不自信了、太焦虑了,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所以说她是最自信的,又是最不自信的。

第二方面,她是最冷酷的,又是最温情的。

武则天为了权力,可以废除三子李显的皇位,可以把四子李旦当傀儡,对待反抗她的人更是从不心慈手软。

但是,同样是武则天,对狄仁杰却充满温情。

她不让狄仁杰下拜,说那样会让她都觉得自己浑身疼;狄仁杰有一次骑马,帽子被风给吹下来了,她让太子李显去捡,说千万别折腾国老再去下马。

这样的行为,就算是以爱护大臣著称的唐太宗也望尘莫及。

其实,不光是对狄仁杰,武则天对小人物也常常表现出这种人情味。

《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武则天不是佛教徒吗?为了表现好生的美德,她禁止老百姓宰杀牲畜,全国上下一起吃素,有些人就很不习惯,想方设法偷偷地搞一点儿肉吃。

有一次,一个叫张德的小官生了儿子,很高兴,请同僚到家里吃饭,偷偷杀了一只羊款待客人。

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肉了,大伙吃得都特开心。

可是,有一个同僚不地道,吃的时候,他把一块肉揣到袖子里,吃完之后,回家就写了一个奏章,说张德这个人违反皇帝的禁令,私自宰羊吃肉,同时把这块肉作为证物交给武则天了。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说完大事,武则天就对张德说:“闻卿生男,甚喜。

”张德当然表示感谢。

武则天接着就问了:“何从得肉?”张德一听吓坏了,赶紧叩头请罪。

这时候武则天说了:“朕禁屠宰,吉凶不预。

然卿自今召客,亦须择人。

”她说,她禁止宰杀牲畜那是在平时,如果谁家临上喜事或者丧事她是不禁止的,所以张德不用害怕。

但是,张德以后选择客人可千万要慎重一点啊。

说完之后,就拿出了他那个同僚的告状信。

这个告密者当时真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其实有很多解读方式。

既可以理解为武则天虽然用小人,但是心里其实鄙视小人;也可以理解为武则天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也是有灵活性的;还可以理解为武则天推卸责任,收买人心。

但是,具体到当时当地,张德肯定会觉得皇帝充满人情味吧。

武则天能够让那么多英雄折腰为她所用,一方面固然是她知人善任,能够赏识他们的价值,另一方面,肯定也和她的人性化管理有关系。

这样看来,武则天不仅政绩是矛盾的,性格也是矛盾的。

借用一部小说的题目,那就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正是这种强烈的矛盾性格使得武则天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让我们观之可亲,也拍案惊奇。

武则天为什么能够当上皇帝?我总结了两句话。

第一句:“时势创造英雄。

”第二句:“性格决定命运。

”具体说来,就是唐朝妇女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唐高宗身体长期多病,乃至贵族政治没落、平民势力崛起的整体社会条件都为她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但是,无论如何,武则天的成功还得首先归功于她杰出的才华、非凡的能力和永不言败的性格。

那武则天为什么又会失去皇位呢?我也总结了两句话。

第一句:“人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句:“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权力结构,但是很难突破文化传统。

”武则天虽然当上了女皇,但是,她终究无法改变男权社会的传统,她最终还得回到这个文化传统中去,而这个传统只允许女人充当妻子和母亲。

第三个问题,武则天亡国之后为什么没有被彻底打倒呢?我仍然是总结了两句话。

第一句:“武则天回归妻子与母亲的身份,奠定了她在唐朝的地位。

”第二句:“武则天的丰功伟绩奠定了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武则天之后的所有唐朝皇帝都是她的子孙,这使得她在唐朝一直享受着来自子孙的祭祀和崇拜。

而她通过五十来年的努力,留下的是一个文化昌明、人人机会相对均等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一千多年发展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武则天不会真的被历史抛弃。

武则天去世后,留下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

这个国家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都笼罩在武则天的阴影之下。

等到历史真的走出后武则天时代,也就迎来了辉煌灿烂的开元盛世。

可以说,武则天一手拉住了贞观之治的余韵,一手又挽起了开元盛世的开篇。

郭沫若先生曾经给武则天写了一副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82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