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第1张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以直报怨,又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有忠恕一以贯之的说法,到底该怎么办?

“以直报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忠恕之道”,这三者都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其内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它以孔子及其弟子日常的语言告诉人们为人处事的道德原则。

语录体的特点是它并非系统的阐释,而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论述。

这样,就会使得不同的论述之间,可能是矛盾和冲突的。

但只要把儒家的思想精髓弄明白了,其背后的道理就可以“一以贯之,融会贯通”了。

上面提到的三句话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

以直报怨适用于与别人发生冲突和矛盾之时。

简单的说,就是处理与敌人之间的关系。

这句话出于《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说的是,别人对我不好,我反而对他更好。

以此来感化他。

这种思想与所谓的“别人打我左脸,我把右脸给他”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孔子的思想显然没有这么矫情。

他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敌人这么客气,那么对朋友呢?所以,平等相待就行了,别人赠我以木桃,我将报之以琼瑶;别人对我以巴掌,我必还之以拳脚,这才是孔子。

如果通俗的讲就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q。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可以用来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

如果出现了问题,先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先查主观,再找客观。

薄责于人,就是客观条件。

所以,躬自厚薄责于人是有前提条件的。

之所“躬自厚”,是要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找到努力加强的方向。

薄责于人,是因为别人对我们没有恶意。

假如我们的问题是别人的恶意破坏造成的。

那么,我们必将与之结怨,这样,就不用“薄责于人”,“以直报怨”就行了。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现代的理解,有很大差异。

前些年傅佩荣先生在《百家讲坛》讲孔子的时候,提过这个问题。

傅先生认为,曾子解释的“夫子之道的一以贯之”指的是“忠恕之道”的解释是有问题的。

因为“忠恕”明明不是一,而是“二”,忠是忠道,恕是恕道。

明明是两个方面,怎么可能是“一”呢。

傅佩荣认为,孔子所谓的“一以贯之”的“一”指的是“仁”。

傅先生说,孔子对自己的学术很自信,于是,他便问曾子,曾参啊,我的学术有一条始终联系的主线,你知道吗?曾子说,知道。

孔子课讲到这儿,没什么讲的,便出去了。

孔子出去,在傅先生看来,是因为生气。

当孔子问曾子问题的时候,他应回答:何谓也?说明自己不知道,请孔子解释。

于是,孔子就可以给予解答了。

可以现在情况是,孔子问的时候,曾子说“知道”,孔子自己的答案没办法公布。

所以生气出去了。

其它学生问曾子的时候,他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我曾经很赞成这个解释。

可是,读了朱熹的《四书集注》之后,我对傅先生的这个解释有点怀疑了。

傅先生想象的孔子教学的场景,不太符合孔子的个性。

如果曾子的解释确实是错误的。

孔子大约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纠正。

可是,论语中并没有体现。

而且,后世的学者,对曾子的解释并没提出异义。

可见是认同的。

下面我把程子对“忠恕之道”的解释抄过来,大家可以看看,到底谁是谁非,大家自下定义。

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或曰:“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于义亦通。

“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

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

自此以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

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

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

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

”“违道不远是也。

”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

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

此与“违道不远”异者,动以天尔。

又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

又曰:“圣人教人,各因其才。

‘吾道一以贯之’唯曾子能达此,孔子所以告之也。

曾子告门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犹夫子之告曾子也。

《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斯乃下学上达之义。

”朱子的解释,通过“忠恕”二字,把《易传》以及《大学》《中庸》全部联系了起来。

傅佩荣先生以现代科学的眼光,可以把忠恕解释为“二”。

而儒家根据易经的思维可以一与二,二与一混同起来,背后也有其学术上依据。

我们先按忠恕为“二”来说一下。

忠,简单的说,就是办事尽心尽力,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事,就是忠。

忠,说的是主体做事的态度。

恕是,个体对事的态度。

由“忠”推出儒家做人最重要的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恕”推出,己所不欲,勿使于人。

由忠恕向外推,得到为人处世的原则,向内,都归结到行为的主体,也就是个人,既是中庸。

总之,《论语》中的这三个观点,看似有相互矛盾之处,但在内在的文学精神和思想逻辑上是相通的。

看提问朋友的意思,觉得三者之间似有矛盾之处,有些让人无所适从,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和感兴趣的朋友共同探讨。

先把几条原文列出来,再逐一分析。

1、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上面的第4条是《道德经》里的话,因为与之有关,所以一并列出。

(一)孔子上面所讲的第一句话,是指个人修养的问题,他曾经说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就是从君王到普通百姓,修身是做人的根本。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严格要求自己,宽和对待他人;与人打交道中出了矛盾,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能减少他人的埋怨与怨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第二句是孔子和弟子曾参的一段对话,讲的是孔子告诫弟子们应该遵循的立身处世之道。

忠的意思是忠于职守、信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恕的意思是以爱人之心推己及人,对于别人的不当之处采取宽厚包容的态度。

孔子说一以贯之,是告诉弟子自己一直坚持这一原则,他认为坚守忠恕之道是君子的基本素质。

以德报怨,是老子主张的观点。

老子是站在天地、自然的高度来看待尘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在老子眼中是细微琐碎的,不足为道,所以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柔弱胜刚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这是圣人的处世高度,是千千万万的凡夫俗子无法企及的。

以老子的智慧,他不会看不透芸芸众生人性中的弱点,所以上面的第4句话,老子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仇怨,即使一时和解了,怨恨也不会消失的干干净净,还会有一些怨尤的情绪存留在当事方的心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德报怨也未必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好办法是什么?老子没有说,也许是不愿意说。

(二)弄明白了上面的第1、2、4句,回头再看第3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这段话的大意是:有人问孔子,如果某人对我不好、伤害我,我加倍对他好,以此来感化他,这样做怎么样?孔子的回答是:对你不好的,你加倍对他好,那么,对你好的,你该怎么办呢?如果同样是加倍的好,那你不是好坏不分了吗?对你不好的,你应该采取正直的态度,用直道对待他;对你好的,你才应该加倍对人家好。

这句话里一个关键的字是:直。

直是指正直、直道,而不是直接、直率。

如果理解为直接、直率,对你不好的直接怼回去,就变成了以怨报怨,不符合孔子提倡的君子之道,孔子不会那样狭隘。

正直、直道是什么?一是仁,二是礼。

以一颗仁爱之心待人,坚持礼的标准处世。

孔子提倡的直道,在《论语》里随处可见。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柳下惠在鲁国当个小官,仕途一直不顺,多次被罢免。

有人劝他离开鲁国,他回答说,做正直的人守正道,在哪儿也不会一帆风顺;如果不坚守正道,何必离开祖国,只要放弃正道,我在鲁国也能得宠。

这里虽然讲的是柳下惠的事,同样也代表了孔子的观点,否则这段话也不会出现在《论语》里。

子曰:“人之生而直,罔之生而幸而免。

”孔子认为:人活在世上要正直,坚守直道。

一心走邪路的人,能够免于灾难,只不过是因为幸运而已。

所以,以直报怨应该这样理解:某人对你不好,你用直道(礼的标准)来决定对他的态度,可以包容,也可以不理睬,还可以制止,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基本原则就是不要逾越了礼的范畴。

因此,躬自厚而薄则于人,讲的是修身;忠恕一以贯之,强调的是立世应该坚持的原则;以直报怨,是要人们用大众认可的伦理道德处理可能遇到的矛盾纠纷,这三者之间并不相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34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