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iloujiachen
[外文]:Lokak▄ema
东汉僧人。简称支谶。原月氏人。大乘佛教典籍在汉地翻译的创始者。东汉桓帝在位末年(167)来洛阳。通晓汉语,学问广博。在光和至中平年间,译出佛经多种。其中《道行般若经》和《般舟三昧经》系与竺佛朔合作。晋道安《经录》据所见写本,认为年代可考的只有《道行般若经》10卷、《般舟三昧经》2卷(现存本为3卷)、《首楞严经》2卷(已佚)。另外,道安从译文体裁上认为似属支谶所译者有《阿阇世王经》2卷、《宝积经》(亦名《摩尼宝经》)1卷等 9种(其中3种已佚)。还有在支敏度《合首楞严记》中提到的《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3卷。其所译经文尽量保全原意,故多用音译。后人谓其译文特点是辞质多胡音。支敏度则称:凡所出经,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所译《道行般若经》对后来义学影响很大;《般舟三昧经》阐述大乘观想方法,对后世亦有影响。其弟子有月氏的支亮,再传支谦,继承和发扬其学风,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