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F.是什么?

卡夫卡,F.是什么?,第1张

卡夫卡,F.是什么?

[拼音]:Kafuka

[外文]:Franz Kafka (1883~1924)




奥地利小说家。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百货批发商,“专横有如暴君”。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1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曾在保险公司任职。1923年迁往柏林。1924年6月3日在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病逝。

卡夫卡在中学时期对自然主义的戏剧和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人的著作发生兴趣。大学期间常与布拉格的一些作家来往,结交了马克斯·布罗德,并在布罗德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曾先后和布罗德夫妇游历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地。不久接触到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戈尔的哲学著作,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他对中国的老庄哲学也有浓厚兴趣,并在创作中有所反映。

卡夫卡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小说。有代表性的 3部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均未写完。短篇小说有《乡村婚事》(1907)、《判决》(1912)、《变形记》(1912)、《司炉》(1913,后成为《美国》的第 1章)、《在苦役营》(1914)、《乡村医生》(1917)、《致科学院的报告》(1917)、《猎人格拉克斯》(1917)、《中国长城的建造》(1918~1919)、《饥饿艺术家》(1922)、《地洞》(1923~1924)等。此外,《致父亲的信》(1919)也为人所称道。

由马克斯·布罗德主编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有 9卷,作者生前发表过的作品只占一卷的篇幅。他临死时曾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愿,整理出版了他的所有著作,包括书信和日记。

卡夫卡的作品贯穿着社会批判的精神,3部长篇小说尤为突出。小说《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通过卡尔·罗斯曼在美国的遭遇,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现象和工人结社、罢工游行与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场面,以及都市一隅社会渣滓的活动情景。作者没有到过美国,作品反映的是他虚构的带有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小说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作者自认是“对狄更斯的直接模仿”。

《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它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揭露了带有封建专制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对于作者所生活的奥匈帝国的社会环境来说,它反映的却是真实。

《城堡》突出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主人公 K踏雪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就在眼前,但历尽艰辛始终不能进入。小说没有写完,据布罗德回忆,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 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他临终时,城堡才批准他的要求。这个城堡是整个国家的统治机器的缩影。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写中国的老百姓“并不知道现在哪个皇帝在当朝”,却被无形的权力驱使去建造并无实际防御作用的长城,它表现普通人民奴隶般的命运。

短篇小说《变形记》写一个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一只甲虫,因而失去职业,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地洞》的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动物,它造了一个又大又坚固的地洞,但仍时时担心外敌的侵袭。这部作品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小人物的恐惧心理,他们的生活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人普遍的情绪。卡夫卡塑造的人物往往有一种自怨自艾的情绪,或者表现为对一种强权统治(社会的、家庭的)的畏惧而又无力反抗的懊恼;或者表现为对某种义务不能完成的内疚,《判决》就表现了这一思想。

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是他们之中受欺压、受凌辱的弱者。这些小人物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报偿;他们对社会愤愤不平,但又无力反抗。他们孤独、苦闷、恐惧、自疚。这些变态心理是奥匈帝国窒息的政治空气和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有所发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得到广泛的共鸣,被认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

卡夫卡生活在西方现代文艺流派此起彼伏的时期。他的创作手法与这股思潮相呼应。他善于通过奇特的构思勾勒出夸张的画面,他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作品不点明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穿插的故事和场面游离于情节之外,有时记录瞬间的直觉和梦幻,使画面显得支离破碎,主题晦涩不明。这种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在不同程度上为现代派作家所仿效,甚至加以发展。从这一点来说,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对卡夫卡作品的评价和作品寓意的阐释,在研究者中曾有争议。

参考书目
    Max Brod, Franz Kafka's Glauben und Lehre, Frankfurt a. M.,1948.Klaus Wagenbach, Franz Kafka, Hamburg, 197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36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