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实施后,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设置,实施“3+3”高考模式或者“3+1+2”高考模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进行合理选择科目,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
目前实行新高考的省份都公布了院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这将成为新高考改革考生报考高校专业的依据。
需注意的是各高校对同专业要求并不相同!有些高校专业的选科要求与往常学生和家长印象中的专业与学科的对应关系并不完全一致。比如,金融类专业在人们印象中属于偏文科专业,但一些高校的金融类专业中,对首选学科要求为“仅物理”。
所以家长和学生在制定专业目标选择科目时一定要参考所在省份公布的院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学生选的科目组合对高考填报志愿学校专业有很大影响。某种程度上,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就业方向。专业有几千种,虽然凭专业名字可以大致了解它,但也有一部分专业单凭看名字是无法了解它真实情况,像是培养目标、学习课程和就业方向等。
1、专业区别专业的真正含义很重要,其中包括专业开设的课程、特殊要求以及从事的职业等,切忌望文生义。像是一些名称相近的专业更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举个例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技术科学”这两个专业名称很相似,但是他们一个是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理学数学类。
还有一些专业名称上很难看出其专业性质。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是属于化工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是属于化学类。
2、重点专业首先明白一点,并不是重点院校的专业都是重点专业,也并不是非重点院校的专业都是普通专业。甚至一些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3、横向比较在明确选择志愿的方向后,家长和考生要做两个方面的专业比较:
一是同类性质院校比较,衡量选择拟报考专业的院校实力。
二是不同类性质院校但有同类专业的比较,衡量比较不同院校的专业实力。另外,同名专业在不同类院校中培养的方向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家长和考生应当注意。
4、冷热处理人们会根据现实的就业难易、就业收入和工作环境等情况,把专业分为“冷专业”和“热专业”。其实专业本身并无“温度”,只是反映相对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式。家长和考生不要过于追求“热专业”,应该要有长远目标,结合自身兴趣和爱好,避免时过境迁而供过于求。
5、限制条件某些专业会有自己独特的限制条件,如身高、语种、形象以及单科成绩等。父母切不可不顾孩子的实际和未来工作的现实,而一厢情愿地选择,否则容易在录取和就业时吃亏。家长和考生还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简章,了解招生院校报考要求,结合考生具体情况,科学填报。
6、专业服从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会增加录取机会。当然是否服从调剂还是要看考生的选择。填报专业时既不可为了上某所院校而一味服从,结果最终被调剂到不喜欢甚至直接影响未来就业的专业;也不可过于挑剔专业而不留余地丧失录取机会。
7、体检结果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之前都有一次高招体检,体检结果出来后,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体检结果和建议填报志愿,避开那些限报的学校和专业。而有些家长想更改或隐瞒体检结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入学之后不但还有一次严格的复检,更主要的是会给孩子的学习、就业和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8、相关科目高中各基础学科的成绩和考生的偏爱程度可作为选择专业最基础的依据之一。各院校录取考生时,在考生总分达到学校要求的情况下,还会考虑相关科目成绩。有的院校或专业有明确的要求,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要考虑自己相关学科平时成绩是否能达到所报专业的要求。
9、就业领域选专业相当于选未来的职业,专业是决定未来工作岗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和考生要清楚地认识到志愿专业将来所面临的就业难易、工作条件、待遇水平、区域环境等。
10、专业类别专业类别很多,父母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明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先从大类入手选择,可很好地降低填报的难度和缩小选择的范围。因为不同的类别专业,对未来的深造程度、学习深度、就业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