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一直是中国军事将领追求的最高军事梦想,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曰:“(骠骑将军霍去病)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这里的狼居胥山便是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的肯特山,姑衍山距离狼居胥山不远,而瀚海便是今贝加尔湖,左大将根据匈奴的军事体系的划分,便是执掌匈奴左翼且地位仅次于大单于的左贤王。
“封狼居胥”,一直是中国军事将领追求的最高军事梦想。
前面我们解读蒙古高原地缘结构时讲过,左贤王统辖的匈奴左翼,其主要区域便是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而肯特山则是单于王庭直辖的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与克鲁伦河流域的界山。这意味着霍去病若要实现“封狼居胥”的显赫功绩,就需要先击溃左贤王部或者大单于本部才行。回顾到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汉匈之间的战略大决战-漠北之战爆发。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漠北之战爆发
不过,歼灭匈奴大单于的不世功勋,汉武帝出于平衡汉军军权的需要,更倾向于由霍去病来完成。所以根据大单于在匈奴左翼的情报,霍去病被安排在东路军,以肯特山西南角的图拉河谷为攻击目标,而卫青被安排在西路军,从定襄出发,以杭爱山北麓为攻击目标。通过对比这两条攻击路线,我们会发现,卫青军若要到达攻击坐标,就需要翻越蒙古戈壁(大漠),而霍去病军只需要从坝上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向北挺近即可,行军路线基本都在草原与荒漠的边缘,不需要费力穿越大漠。
对于穿越大漠的难度,飞将军李广是体验过多次的,不是频频迷路无功而返,就是遭遇匈奴主力被包围。
对于穿越大漠的难度,飞将军李广是体验过多次的,不是频频迷路无功而返,就是遭遇匈奴主力被包围。只是让汉武帝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匈奴左贤王的牙帐与单于王庭十分接近,当东路的霍去病军出了代郡、右北平郡,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即克鲁伦河)之后,在肯特山东南部的克鲁伦河上游河谷一带迎战的不是单于主力,而是左贤王部主力。
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的地缘政治中心会在以温都尔汗为节点的克鲁伦河弧形河曲地带
上期我们详细解读过,为何在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的地缘政治中心会在以温都尔汗为节点的克鲁伦河弧形河曲地带,这里我们不再赘述,若有不明之处可以翻越上期文章。所以当霍去病沿着东部“草原走廊”到达克鲁伦河之时,溯河而上正好进入左贤王部的核心区域,除非霍去病军准备西香横穿蒙古戈壁腹地,直插姑衍山之北,否则东路军必然会在克鲁伦河上游河谷与左贤王部一决雌雄。
漠北之战后,匈奴遭受惨重打击,于是“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霍去病军渡过克鲁伦河之后,便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但左贤王虽然以逸待劳,但仍然不敌霍去病率领的汉军精锐。最终左贤王部大败,七万余人主力被歼灭,匈奴屯头王、韩王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被俘虏。
霍去病军追击残部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别举行了祭天封礼和祭地禅礼,兵锋直至瀚海(今贝加尔湖)。
随后霍去病军追击残部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别举行了祭天封礼和祭地禅礼,兵锋直至瀚海(今贝加尔湖)。此役汉军斩首七万四百四十三人,自身仅损伤十分之二,匈奴损失近十万人口,这对人口本就不多的匈奴是惨重打击,于是“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达里冈爱正处于蒙古戈壁与东部草原的边缘地带,相比穿越蒙古戈壁而言难度要降低不少。
但让人比较好奇的是霍去病军是从锡林郭勒草原到克鲁伦河流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路线前进的,如果是锡林郭勒草原沿着大兴安岭西麓到呼伦贝尔草原,再转向西沿着克鲁伦河前进的话,考虑到此地,有臣服匈奴的乌桓一直游牧在西拉木伦河上游的缘故,一定会打草惊蛇,惊动匈奴左翼主力,从而失去长途迂回奔袭,转战千里的战术突然性。所以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一定选择了一种既能避开蒙古戈壁,又能避开乌桓眼线的穿插路线。
达里冈爱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位于锡林郭勒盟北侧,是中国版图上二连浩特东北方一个更大的凸起部分。
结合锡林郭勒草原与克鲁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会发现,达里冈爱会是霍去病千里迂回的最佳选择。这里普及一下,达里冈爱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位于锡林郭勒盟北侧,是中国版图上二连浩特东北方一个更大的凸起部分。达里冈爱在1691年康熙帝多伦会盟后,由车臣汗部和土谢图汗部献出作为清廷皇家牧场,行政上既不属于内蒙古,也不属于外蒙古管辖,而是直隶于内务府上驷院,一般由驻扎张家口的察哈尔都统兼任总管。至于后来的得失详细看前十六期的达里冈爱专文(中国与蒙古国划界,2.3万平方公里的达里冈爱为何会归属蒙古国?)。
达里冈爱直面克鲁伦河流域,是锡林郭勒草原进入克鲁伦河的跳板。
达里冈爱直面克鲁伦河流域,是锡林郭勒草原进入克鲁伦河的跳板。而且该地正处于蒙古戈壁与东部草原的边缘地带,相比穿越蒙古戈壁而言难度要降低不少,而且也能够避开更东面乌桓的眼线。所以不仅是汉军北袭匈奴会走这里,就是后来明王朝多数北伐北元时也是以达里冈爱作为跳板,深入到漠北腹地。
漠北大战后匈奴势力退居漠北,而汉朝打通了塔里木盆地及中亚的商路,河西走廊彻底纳入汉朝管辖。
当然,汉朝在漠北之战中大获全胜,东西两路军都分别战胜了各自的对手:左贤王部和大单于部,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不过汉军付出的代价也不少,特别是马匹的损失巨大,汉军十四万匹战马,战后仅余三万。之后匈奴势力退居漠北,而汉朝打通了塔里木盆地及中亚的商路,河西走廊彻底纳入汉朝管辖。
霍去病少年名将,远征漠北,占有河西,功勋显著,“马踏匈奴”石像便为此功勋而立。
只是少年名将霍去病,在完成远征漠北的绝世功勋,加封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后两年(前117年),溘然病逝,年仅24岁,都没有来得及留下任何兵书,后人也无从知晓霍去病是如何大兵团长途奔袭上千公里,准确找到匈奴人主力和圣地的。只是确定的是,霍去病作为汉帝国“双壁”之一,它的陨落,一度使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暂停。之后到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汉武帝自后余生再也没能找到能媲美卫青、霍去病的将领。
南越国强盛时北部边界到南岭,东部边界到福建西部,南部边界到今越南中部的长山山脉以东及大岭一线以北。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秋,汉武帝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兵出桂阳,南越国灭亡,传国五世,共九十三年。
汉帝国与匈奴随之出现了一个长达十余年的对峙期,蒙古大戈壁成了两国默认的边界,匈奴退回漠北休养将息,而汉帝国则在漠南草原的贺兰山-阴山河套-坝上草原一线巩固边城。一双紧盯北方的眼睛开始转向,于是便有了南越国内附,设置南海等九郡(今粤桂琼及越南中北部),平定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朝鲜、青海东部的西羌、云贵高原的西南夷,并将其并入版图。
汉代西域三十六国还包括大宛(费尔干那盆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大夏(阿富汗)等中亚古国。
甚至还有李广利西征大宛国,不过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上期回顾:鄂嫩河-克鲁伦河的地缘中心为何在温都尔汗,而不在呼伦贝尔?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