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荔枝在每年6至7月份成熟,但是由于荔枝的品种不同,荔枝成熟的时间也就不同。
2、三月红。三月红一般在农历3月下旬成熟,因上市早,故名三月红,属最早熟种,主产广东的新会、中山、增城等地,果实为心脏形,上广下尖,龟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缝合线不太明显,皮厚,淡红色,肉黄白,微韧,组织粗糙,核大,味酸带甜,食后有余渣。
3、圆枝。圆枝一般于5月下旬或6月上旬成熟,又名水东或水东黑叶,分布于广州市郊和珠江三角洲各县,因适宜水多栽植且叶片尖长,近似黑叶而较薄而得名“水东黑叶”。果实短卵圆形,肩边高边低,龟裂片略平宽,不刺手,排列规则,应深红色,果肉软滑多汁,甜中带酸,微香。
4、黑叶。黑叶通常在6月中旬成熟,又名叶枝、乌叶。因叶色浓绿近黑而得名,广东、福建、广西都有栽培。果实短卵圆形,果顶浑圆或钝,果属平,皮深红色,壳较薄,龟裂片平钝,大小均匀,排列规则,裂纹和缝合线明显,肉质坚实爽脆,香甜多汁,多数为大核。较耐贮存。
5、挂绿。挂绿通常在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为广东增城荔枝中的优等品种,也是广东荔枝的名种之一,封建时代列为贡品。《岭南荔枝谱》记述:其果“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较低,谓之凤尾。熟时红装相间,一绿线在贯到底,改名。”果实大如鸡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红带绿色,龟裂片平,缝合线明显,肉厚爽脆,浓甜多汁,入口清香。
6、淮枝。淮枝通常在7月上旬成熟,淮枝又名密叶、凤花、古凤、怀枝、槐枝,果实圆球形或近圆形,蒂平,果壳厚韧,深红色,龟裂片大,稍微隆起或近于平坦,排列不规则,近蒂部偶有尖刺,密而少,肉乳白,软清多汁,味甜带酸,核大而长,偶有小核。宜干制。
7、桂味。桂味通常在7月上旬成熟,桂味又名桂枝,因带桂花香味而得名,其特征为果实圆球形,果型较“黑叶”要小,果壳浅红色,薄而脆,龟裂片突起小而尖,刺锋尖锐刺手,从蒂膊两旁绕果顶有圈较深环沟,向黄白柔软饱满,核小,味很甜。桂味有“全红”及“鸭头绿”两个品系,其中以“鸭头绿”为上品。“鸭头绿”与“全红”的区别在于“鸭头绿”成熟时,在浅红色的果壳上有一个绿豆般大小的绿点。
8、糯米枝。糯米枝通常在7月上旬成熟,糯米枝又名米枝,主产广州市郊区罗岗和新塘,其次是增城、从化、东范等地。果实为心脏形、近圆形,果柄歪斜为其品种特征。初上市黄腊色,一旺期鲜红色。龟裂片大而狭长,呈纵向排列,稀疏,微凸,缝合线阔而明显,果顶丰满,蒂部略凹,肉厚,核小,陶色黄白半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达20%,味极甜,香浓,糯而嫩滑。
9、元红。元红通常在7月中旬成熟,又名皱核,主产福建福州市闽侯县,果实为心脏形,果顶丰满,果梗长,果皮紫红色,龟裂片小,中央有小刺,缝合线不明显,肉较薄,乳白色,核大小不一,味甜带酸。
10、兰竹。兰竹通常在7月中旬成熟,主产福建龙海、南靖、漳州等地,有红色和青色两个品系。果实为心脏形,果型丰满,果梗细,龟裂片中大无刺,应较薄,核大小不一,大核居多,陶乳白色,味甜而酸,品质中等。适宜制罐头和制干。
11、陈紫。陈紫通常在7月下旬成熟,为福建荔枝的优等品种,成熟时散发出阵阵幽香。莆田、仙游一带最著名。蔡襄《荔枝谱》记述:“此品种初为陈氏八家所栽,果皮熟时紫红色,故名”。果实短卵圆形,龟裂片瘤状突起,细小,中央有小刺,缝合线和裂纹不明显,肉厚板小,人口浆波四溅,味甜中微酸。20世纪初已为美国所引种,在澳洲南部栽培也颇多。
荔枝也要先清洗再食用,不要以为荔枝要去皮,直接吃没事,那是不卫生的。荔枝不要一次吃太多,容易上火的,吃不了的,可以放冰箱保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