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形容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是汉语中来源于古代奏表的一则成语。
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
“鞠躬尽瘁”的出处: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译文: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
“鞠躬尽瘁”的典故: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先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指出讨伐曹魏是巩固蜀汉政权、兴复汉室江山的当务之急。文章的立论,由先帝刘备伐魏的决策开始,坐实到刘备托付诸葛亮伐魏这一重大任务之上,说明了这次出师,乃是非伐不可的大事,决不能有所怀疑。接着综论蜀中非议的错误。这从两个方面立论:一是先帝遗意的决心,一是当前形势的有利,指明此刻出师,是为最佳时机,决不能宴然自惜,偏安蜀郡。然后,诸葛亮从六个方面具体驳斥了蜀中非议的错误。最后论述世事多变,难以预料,必须尽力而为。在这道表的最后,诸葛亮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结尾,表达了衷心为国的意愿。这八个大字铮铮有声,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忠肝义胆,是全文高潮之所在,也是诸葛亮人格璀璨光辉之所在,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鞠躬尽瘁”的寓意:
这则成语典故集中体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这种尽职尽责的品格和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