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僻,汉语词语,拼音是xié pì,意思是乖谬不正;品行不端的人。出自:《灵枢·本神篇》早就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
出处
《管子·正世》:“夫民贪行躁,而诛罚轻,罪过不发,则是长淫乱而便邪僻也。”
汉·贾谊《新书·容经》:“谚曰:‘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邪辟无由来。’”
晋·干宝《晋纪总论》:“廉耻笃于家闾,邪僻销于胸怀。”
宋·苏辙《私试进士策问》:“身蹈于礼而耳属于乐,如此而辟不至。”
《红楼梦》第一百回:“薛蝌见这话越发邪僻了,打算着要走。”
《内训·迁善》:“邪僻则佚,节义颓焉。”
《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