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学生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学生的原因
学习化学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化学其实并不难。化学主要是记住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反应原理和一些科学常识等一些记忆性的东西。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化学反应,也就是化学反应方程式。高中学的都是系统性的按类分的。比如酸、醇、酯,卤素、碱金属等等,比如酸有哪些性质,能和哪些物质发生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往里面套就可以了。要会被元素周期表的主族元素。要了解某一组的规律,比如由上而下其氧化性还原性是增强还是减弱;某一周期由左往右,其性质什么规律等。还有就是要记住几个特别的,比如某一族中,几个特别的元素性质并不是按规律的,但去除这个元素后,其他元素是有规律的等等。
此外,要有记笔记的习惯。老师上课讲课,要一边听一边记笔记,看、听、记不仅增加了记忆次数(相当于记了3遍),而且课后笔记还要拿来看。温故而知新。要结合着做题来记忆。比如某一道题涉及到某一知识点,然后可以扩展着记忆。而且,对于错题要进行标记,反反复复的看这道题,看这题设计到的知识点。为什么错,哪里错的。其实没门学科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