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第1张

物联网近期颇受重视,尤其是随着阿里巴巴创立达摩院从事物联网领域研究以来,各大科技巨头纷纷聚焦物联网研究和发展,物联网也随之走上风口浪尖。那么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风口,也有人认为是虎口,中景元物联云平台总经理周毅认为:物联网是风口还是虎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地满足各行各业的现实需求带来实际效益。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合作共赢。

谷歌公司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大胆预言:互联网即将消失,一个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有趣世界--物联网即将诞生。

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按照协议把任何物品相连接,从而实现信息交换和通讯的一种网络。普通的日常用品因为连接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它们甚至将具有学习能力,可以通过感知、学习来根据用户的行为对自身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

物联网的出现、发展、成熟将大大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因此,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的出现是基于人性的必然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便寄希望与世界万物相沟通,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预知和控制。尽管由于科技的限制只能依靠巫术和宗教来获得某种与万物互联的体验,但这种需求却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基因当中。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常说,由于网络的出现造就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数字世界。然而,数字世界的出现并不能满足人们控制现实世界的深层需求,但却为物联网的出现做好了铺垫。物联网使得虚拟的数字世界与现实的物质世界整合为一,处于这一网络中的物品都像被赋予了读心术一般,不仅能感知用户的需求和情绪,更能自动根据判断做出响应。

试想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房屋的空调早已开启,并设置到了合适的温度,灯光被调节到适合放松的颜色和亮度,悠扬的音乐在你一踏进门便开始响起。这样的场景过去只能出现在科幻当中,现在却已成为现实。

为人服务,让人感到舒服正是物联网所擅长的事情,而这不正是人类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吗物联网的出现既是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基于人性的必然。

物联网发展条件渐趋成熟

传感器是物联网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就好比是人的五官和四肢,正因为传感器的存在,物品才能采集到足够多的信息,最终上传整个网络的"大脑"。未来将有成千上万的传感器被嵌入到现实物质世界的各种物品之中,无所不在的传感器搜集、分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据。

根据行业内统计,我国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和应用的单位达到了1700余家,销售额在2015年时突破1300亿元。从全世界来看,则更要远高于这些数字,整个传感器产业已然成熟。根据一些机构预测,到2025年,传感器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

5G网络拥有速度快、高连接数、低时延、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等多项优先,被认为是实现物联网发展的又一关键性技术。

5G网络在多项核心技术上已经取得了突破,然而,受制于标准尚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5G网络的全面商用尚需时间。相比5G网络,运用部分5G技术的45G网络则有可能率先被运用于物联网。近日,有消息称,华为牵头制定的45G窄带蜂窝物联网将有望于年内实现商用。

物联网的标准协议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就在一周前,韩国召开的3GPPRAN全会第72次会议批准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对应的3GPP协议相关内容,这意味着NB-IoT标准核心协议已经全部完成,物联网将大规模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

列王的纷争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沟通方式,这导致众多传统商业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完全颠覆,在颠覆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新的商业思想和模式,成就了一批新型公司。

与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将更为全面、深刻。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信息的连接,物联网则不仅有人与信息的连接更提供了与多种物品的融合。物联网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更像一个生命体,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物质世界。

物联网所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生活上的便利,更是蕴藏了大量的商业机会。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所带来的利润将达到300亿美元;而2015年,麦肯锡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的下游应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1万亿美元。

物联网就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全球各大科技公司都希望能在这片沃土上划得属于自己的一块。

早在2013年,高通、思科、海尔、LG等公司就联合起来组成了名为AllSeen Alliance 的技术联盟,希望借联盟的力量推动物联网的发展。随后,各种由大公司牵头的物联网联盟相继成立。2014年,英特尔、三星、戴尔等公司共同成立了智能家居设备标准联盟--开放互联联盟(OIC),旨在与AllSeen Alliance联盟一较高下。

物联网不仅是硬件公司的必争之地,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其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机会。2014年1月,谷歌宣布以32亿美元收购美国智能家居公司Nest Labs,谷歌收购这家创立于2010年的公司的重要原因在于加速布局智能家居产业,希望在物联网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正如雷军所说:未来没有所谓的互联网公司,未来每个公司都变成物联网公司。

在物联网的争夺战中自然也少不了中国公司的身影。在2015年7月,百度就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起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物联网工作委员会,同年,还发布了物联网平台BaiduIoT。国内的另两大互联网公司,阿里和腾讯也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物联网 *** 作系统和物联网平台。同时,华为、中兴等硬件厂商也在布局物联网领域。国内的物联网产业即将迎来一场多方较量的大战。

物联网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

各种可穿戴设备可能是现在人们生活中对物联网使用的最佳案例。佩戴智能设备,我们的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健康数据都被收集起来传送到智能设备的APP当中。

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计算机可以对人们的身体状况作出一个大致的判断,甚至可以根据推断患某种疾病的机率,并给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正向所有技术所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一样,在开始时,可能人们都还没有察觉。但当人们发现时,整个人类世界早已变得天翻地覆。

转载至RFID世界网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更小尺寸、更快运行、灵活敏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是有效路径
物联网时代是一个计算无处不在的新时代,每个设备、每个物体都将具备计算能力,这意味着集成的计算解决方案必将向尺寸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功能更敏捷、产量更大的方向演化。
新型低能耗需求的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终端落地的正面力量
低功耗蓝牙与WiFi应用:物联网发展应用的中坚力量
作为推动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中坚力量,WiFi、智能蓝牙、NFC和GPS这些成熟、高效的无线连接设计可以提高设备应用的效率,使得制造商能够设计、制造并推出消费者买得起的产品,从而鼓励大众消费。

现状: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国形成了RFID低频和高频的完整产业链以及以京、沪、粤为主的空间布局,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85亿元并成为全球第3大市场。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2009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企业数量为5000多个,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达到90%。
在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我国物联网M2M网络服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目前M2M 终端数已超过1000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将突破亿级。三大电信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积极筹备,加紧建设M2M管理平台并推出终端通信协议标准,以推进M2M业务发展。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正依托现有优势向物联网领域扩展。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国在物联网相关通信服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应在M2M通信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电和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云计算产业都可纳入物联网产业范畴,但云计算是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大大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国内云计算商业服务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真正具有云计算意义的IaaS和PaaS商业服务还未开展。目前,我国在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IDC 中心)建设、云计算软硬件产业支持和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云安全方面,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规模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云计算服务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十二五”期间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在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领域,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数据库与商业智能。我国数据库产业非常薄弱,知名企业只有三四家,只占国内市场10%左右的份额。商业智能(BI)领域我国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国内现有BI厂商有近500家,但高端市场仍由国际厂商垄断。整体而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BI产品和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产品线完整、软硬结合、竞争力强的国际企业。
在物联网应用服务业领域,整体上我国物联网应用服务业尚未成形,已有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各行业或企业的内部化服务,未形成社会化、商业化的服务业,外部化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业还需一个较长时期的市场培育,并需突破成本、安全、行业壁垒等一系列制约。
综上所述,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物联网产业形态和爆发点,物联网有形成巨大市场的潜力,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关键点是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新兴业态和新增市场。我们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规模,而真正可能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
大势所趋: 一方面认为物联网技术目前并不能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认为物联网的发展是阻挡不住的。
物联网的出现不管你欢不欢迎,赞不赞成,这个趋势是阻挡不住的,就像当年的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比如近几年云计算的发展。”逄诗铭对记者说。
逄诗铭认为,目前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据他个人估计已达两三千亿,很快会上升为万亿规模,再过几年就会到五六万亿。
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物联网技术,比如说门禁、高速公路上的ETC系统、公交智能卡马上要推出的智能电表等,都是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而在物流行业中,仓储配送、集装箱监控、运输调配等多个环节都已经运用到了物联网技术。
“一个新技术的应用是逐步推进的,不应该纠缠于物联网技术到底是什么,更不能因为现在应用程度不高就否定这个新技术。”欧阳宇说。
逄诗铭认为,物联网技术现阶段虽然并不能降低实际运费,但是提高了整个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效率,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大面积应用到物流行业中。
“换一个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传统物流中丢失了两个集装箱,给货主赔的钱这算不算成本?但是我们给集装箱装上电子封条,采用视频识别与监控技术进行全程的监控,这个货品就不可能丢失,即使丢失了也容易追索回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
近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与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
多名专家认为,铁道部和交通部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将有效改进目前我国线性物流运输模式,促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联网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而在多渠道联运这个信息平台的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我国的物联信息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两个层面的综合系统。第一个层的信息系统由一些标准的程序编码、约定协议、网络技术等设施建设组成。第二个层面则是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主要管理货物营运和信息服务等内容。当然这两者都是围绕信息收集、处理、整合进行的。而第二层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一个制度化的服务体系,要求企业对此有合格的技术和适度的资源,在技术与资源高度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商业智能、知识管理、数据整合等高度条理化的管理。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则是处于第二个层面上,这个层面包括开发平台、运营平台和信息平台。大多的物联网站都是在信息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贸易服务,物联一词便是从虚拟网络到现实实物的转化和延伸,也是物联管理信息化的拓展。
(二)各地区的配送机构独立发展,缺少统一的发展政策和规划,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形成物联设施不合理的布局状态,同时降低了物联系统运作的效率,因此无论从物联行业的外部环境、法律法规,还是物联行业内的行规、制度,都需要近一步的完善,尤其在配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部分更需要完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这是现代信息的真正价值所在,这理所当然的也是物联网的优势所在,物联网站要求管理员对社会物联资源进行整合和对物联信息及时处理、发布,使客户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上查询到他们所需的信息内容,供他们选择业务和服务,利于物联双方顺利进行交易。正因为物联网站的这个优势,今后的企业管理趋向性的向着物联网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完善这一市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我国现用的物联网站主要以规范化的管理系统和电子化的业务 *** 作为一体的A系统来实现管理 *** 作的。A系统将物联管理的现行模式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衔接物联客户、联盟伙伴、物联资源三者间的空隙,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实用的管理系统,把客户服务作为经营的主要管理体系,提高现行网络的综合物联能力,让企业以主流的形式参与竞争,取得供应链的优势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2367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