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五”以来发展形势特征
(一)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作用强劲
1发展规模质量齐升
“十三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新动能作用不断增强。工业方面,2015-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4%,高于同期规上全国总体工业增加值43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84%,高于同期规上全国工业总体27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2015-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151%,高于同期全国规上服务业企业总体约35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27%,高于同期规上全国服务业企业总体近3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产业持续增长引擎带动作用明显。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中占有29个席位,数量较2015年增加11个。据国家信息中心对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19年底,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163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上市公司总体的434%,较2015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营收规模达到百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达到151家,较2015年增加80家,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总数的比重由2015的62%提升到2019年的111%,头部企业规模及质量持续提升同时,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达到72%,高于上市公司总体(非金融类)近1个百分点。2019年以来,在总体经济利润状况不佳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利润率达到59%,仍处于较高水平。
2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一是前沿技术领域跨越发展。“十三五”以来,一些前沿领域出现爆发式发展,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跨界趋势愈加明显。2019年全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GDP的比重达到348%,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十二五”显著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伴随着人工智能政策不断落地,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2019年底,全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510亿元,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超过2600家,人工智能应用催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地涌现。同时,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变革。
二是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发展了一批战略性产业。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新型飞行器及航行器、新一代作业平台和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着力构建量子通信和泛在安全物联网,加快发展合成生物和再生医学技术,加速开发新一代核电装备和小型核动力系统、民用核分析与成像,积极布局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打造形成了未来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三是平台经济发展迅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平台经济迅猛发展。例如,网络视听平台高速发展,2019年全国视频预付费会员用户预计增长至25亿以上;共享经济快速发展,2019年市场交易金额达到81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13倍,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人;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超过30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近8成;一些新兴平台如猪八戒网、喜马拉雅FM、腾讯云、拼多多等交易额同比实现成倍增长。
3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重要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智能手机产量、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等均位居全球第一;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核电、光伏、高铁、互联网应用、基因测序等领域也均具备世界领先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
二是领军型企业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地位和市场影响。2019年,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创新引领型巨头企业均入围世界500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中的数量为“十二五”末的近3倍。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为206家,数量同样为“十二五”末的近3倍。
三是在总体上已经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支撑。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业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60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对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了67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累计出口交货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885%。
4投资信心保持高位
社会 资金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保持了较高投资信心,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万亿,2015-2019年投资额年均增速为104%,高于同期全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38个百分点。2016-2019年,共有48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A股融资上市,共募资34574亿元,占同期A股IPO募资总额的449%;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获得风险资本投资额(PE/VC)近3万亿元,占风险资本总投资额的7成以上。截至2019年末,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募资总额将近760亿元,参股设立基金总规模近2000亿元,支持创业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
(二)政策环境优化,取得发展新成效
1产业支持政策体系愈发健全
从国家到地方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愈发健全。一是细分领域战略规划陆续编制印发。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近20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密切相关的顶层政策文件,涵盖整体目标、创新环境保障和具体发展举措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领域八大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二是重点地区产业促进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全国主要省市均制定并发布了加快推动本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政策文件,同时因地制宜,颁布了若干推动本地优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三是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自《“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以来,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有关重大工程落地实施,并取得积极进展。初步统计,发展改革委、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近30个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40余项支持重点工程的政策性文件,围绕重大工程,相关部门积极实施了近20个相关(试点)工程与重点项目。
2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出成效
一是积极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原国务院医改办联合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通过推行“两票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推动中间加价透明化,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连续开展集中整治不正当竞争突出问题的专项执法行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做到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重点问题集中治理。通过集中整治和案件查办,发现和制止带有行业性、普遍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相关行业和市场的规范,有效遏制重点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高发多发势头。同时,积极做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解读、宣传、培训及配套规章修订等系列工作,2017-2019年间两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是破除有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壁垒。针对当前药品医疗器械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通过改革临床试验管理、优化审评审批、实施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激发医药研发活力,提高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水平,解决临床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短缺难题。海关总署积极深化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推动通关及相关作业流程“去繁就简”,去除不必要的制度性成本,2017年,对25部涉及“放管服”改革的海关规章进行集中修订。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 社会 化机制遴选培训评价组织,指导开发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目前,已在工业机器人编程、特殊焊接技术、智能新能源 汽车 等15个领域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三是搭建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体系。网信办、原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标准工作指南》。原质检总局加强微生物、酶、功能性蛋白质等领域基础通用标准的制修订,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标准体系。商务部推动出台《电子商务法》,完善配套《关于规范快递与电子商务数据互联共享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加工、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质量提升等生产全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缺失或过时等问题,研究制定了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级标准以及中成药优质标准,进一步对构建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进行了 探索 完善,提升了中药产品全产业链控制水平。国家标准委先后在云计算领域编制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开展了35项国家标准研制;在物联网领域,成立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技术委员会;在大数据领域,发布了标准化白皮书,开展32项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3政策引导强化金融资源支持
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及专项资金扶持政策迈出重要步伐。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引导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独角兽企业获得优先上市通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分别提供不低于15万亿元和8000亿元融资,与建设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约30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人民银行大力发展绿色票据、双创债券、并购票据等创新型产品。原银监会支持金融机构不断拓宽抵质押担保范围。知识产权局以试点的形式加快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工作。证监会积极推进科创板建设,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为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 科技 创新型优质企业提供绿色上市通道,截至2019年12月末,共有70家科创板企业上市,共募资8243亿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银保监会鼓励银行机构在传统表内外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金融租赁、证券基金、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非银行机构资源,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租赁+保理、理财投资、并购和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实现全产品、多渠道金融服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各地在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四川组建成立了首期规模为3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北京、重庆、深圳、广东、福建、安徽、湖南、山西、河南、黑龙江、甘肃、内蒙古、新疆、广西、宁波、厦门等地也安排专项资金渠道引导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发展。
4包容审慎释放创新创业潜能
积极 探索 适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信息消费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行业服务和管理方式,放宽新业态、新模式市场准入。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国家能源局支持创新充电商业模式,支持发展众筹建桩,充分利用 社会 资源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 特许经营模式,吸引专业充电运营商负责运行维护,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引入新能源 汽车 自助分时租赁项目,实行个人付费的市场化租赁服务方式,以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新兴产业发展。金融 科技 领域,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 社会 保障部、卫生 健康 委, 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10省市积极组织金融 科技 创新应用试点。此次试点没有简单套用传统风险防控手段,而是在事前制定应急与退出机制,采用风险拨备资金、保险计划等补偿措施,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风控体系,打造灵活高效的试错容错机制。
(三)创新能级跃升,打造发展新优势
1企业创新投入不断提升
“十三五”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创新投入持续提升。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支出达到24亿元,较“十二五”末提升927%,同期研发强度达766%,高出上市公司总体208个百分点,较“十二五”末提升122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汽车 以及高端装备领域上市公司研发强度相对最高,2019年研发强度分别达1018%、931%以及802%。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2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8万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851%和858%;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520%,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32个百分点。
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比
图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各领域研发强度对比
2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有助于新兴产业创新基础能力提升的科研基础条件大为改善。例如,新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学”号海洋科考船、新型风洞等一批重大 科技 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规范管理国家 科技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515个,已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40家。
3 科技 中介服务不断完善
在 科技 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 科技 中介服务不断完善,极大促进了 科技 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成果转化。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484万项,涉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面,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近1倍。各类孵化器、加速、众创空间等 科技 中介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涌现,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8000家众创空间,其中纳入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已达1890家,各类 科技 孵化器、加速超4000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融通合作的平台。
(四)集群加速发展,构建发展新引擎
1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
为了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建设有关工作。2019年组织了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申报工作,从申报的129个产业集群中评选出第一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并研究形成“一揽子”金融支持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具体包括重点建设项目将择优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支持产业链协同新平台、检验检测和智能园区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知识产权服务、重点技术研发、专项债券融资、人才奖项计划实施等方面给予支持等。
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牵引带动作用,各地纷纷加快培育建设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取得积极成效。例如,山东省在入选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大胆推进政策和制度先行先试,着力打通体制机制梗阻,深化创新合作,共建高端开放平台,共促新技术研发,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下大功夫,做强做优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集聚的广度和深度,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杭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力度,积极培育千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城市,杭州市以平台集聚、重大项目引领、创新资源驱动等举措,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2集群发展驱动各地收获发展新引擎
各地通过推动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形成了若干带动能力突出的新兴产业新增长极。例如,北京市持续推进新能源智能 汽车 发展,积极打造国家智能网联 汽车 创新中心,初步形成完整的、领先的新能源智能 汽车 创新体系,通过全面提升新能源智能 汽车 核心竞争力,北京市打造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智能 汽车 优势集群,并为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深圳市依托5G龙头企业牵引,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前沿应用示范场景落地,打造形成了5G产业生态和产业集群,并致力于打造5G全球标杆城市,依托5G+智能经济为引擎释放强劲发展新动能。贵州省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近年来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产业向纵深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亮点频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及转动能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五)深化开放合作,形成发展新局面
1构建全球创新发展网络
在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APEC等多边框架下,有关部门继续倡导“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相关发展理念和主张,初步建立了合作创新的国际框架。各部门着力构建区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科技 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印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科技 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并围绕 科技 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 科技 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4项行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参与制定和推广国际技术标准,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成为中国 科技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英文缩写DTMB)通过巴基斯坦数字电视援助项目和东帝汶项目逐步实现DTMB走向世界。
2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相关部门积极落实与发达国家政府间的新兴产业合作协议,打造一系列国际合作新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中英新兴产业合作协议建立中英创新中心,推动项目联合孵化;通过举办第八届中德经济技术论坛,围绕新兴产业领域达成96项相关合作。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创新合作,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发展改革委落实与智利签署的《关于开展信息通信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推进“中智电信合作及跨境海缆项目”;原国家海洋局组织对发展中国家 科技 援助项目“适用热带海岛的高浓缩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立项实施,推动与佛得角、文莱等国在海水淡化设备方面的合作交流。
3积极引入全球要素资源
各地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资企业落户中国,例如,波音公司737完工和交付中心落户浙江舟山,空客公司天津A330宽体机完工和交付中心启动建设。同时,更加重视以人才开发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引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逐步形成高层次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政策渠道,为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提供更大便利。哈尔滨香榭丽舍小区属于道里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道里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哈尔滨市道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的管理机构,负责该区域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疾病控制、计划生育、卫生监督等工作。其负责的范围包括道里区内的所有社区、居民区、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等。因此,哈尔滨香榭丽舍小区作为位于道里区的一个居民区,自然也属于道里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范围之内。在该小区居民需要医疗卫生服务时,可以到该区域内的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如道里区人民医院、道里区妇幼保健院等。
9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产业方阵、IMT-2020(5G)推进组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重庆精彩落幕。大赛于2020年6月6日启动,经过3个多月的项目征集,共收到4289个参赛项目。经过区域赛和专题赛遴选以及全国赛复赛、决赛选拔,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120名,评审结果经大赛组委会复核确认,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一等奖(10 名,排名不分先后):
1 常州市精研 科技 5G+智慧工厂(精研 科技 5G+智慧工厂项目)
2 5G煤矿井下专网项目
3 5G SA+MEC商业综合体云XR数字孪生平台
4 安全自主可控助力5G智能电网应用推广
5 基于5G监测和AI控制的瑞金智能机器人康复港建设
6 宝钢湛江钢铁5G智慧钢厂
7 云南神火铝业5G边缘云有色金属智慧工厂应用
8 招商港口5G智慧港口项目
9 焦煤集团千业水泥5G绿色无人矿山
10基于5G MEC的分布式通用机器视觉平台
二、二等奖(20 名,排名不分先后):
1 5G媒体虚拟专网及多场景应用
2 基于边缘云的星火有机硅5G智慧工厂应用
3 南南铝5G智慧工厂
4 广州地铁5G+智慧地铁项目
5 实践5G LAN虚拟专网,构建彩电制造协作示范产业园
6 海尔基于5G虚拟专网的示范园区解决方案
7 5G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8 5G智慧园区中台助力高端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
9 5G云网融合赋能矿山园区新生态
10基于5G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应用
11深圳市福田区医联体5G+MEC智慧医疗项目
125G智慧防疫指挥管控系统
13打造“标准统一、国内领先”的5G安全测评方案
145G+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
15联塑工业园5G+智能制造应用项目
165G+心脑血管疾病互联网诊疗与康复管理平台
17电力行业5G+影像智能监控功能提升项目
18基于端边云协同的“5G+AI视频”工业园区——空中客车(天津)总装公司项目
19智慧金融5G消息
20哈勃云5G+服装柔性制造
三、三等奖(30 名,排名不分先后):
1 5G在智慧核电中的创新应用
2 海南移动海洋牧场5G应用示范项目
3 昆船5G+AGV智慧物流全场景应用
4 5G赋能智能电网,构建5G行业专网先行示范区
5 传化集团5G智慧化工厂车间
6 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及其应用
7 海航技术5G+AR辅助飞机维修项目
8 5G导盲镜-基于5G和人工智能的视觉障碍辅助系统
9 基于5G+的智慧矿山
105G智慧疫情防控
11柳钢5G+智慧工厂亿元级标杆应用落地项目
12基于5G物联的智慧护理应用--上海九院“九心”病区实践 探索
13茂名石化5G智能工厂项目
14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G院前急救项目
15杭机股份5G+高精磨床云智造项目
165G赋能 科技 物流构筑电商智慧零售创新示范项目
175G智能无人仓端边云协同及创新应用示范
18苏州亨通光电5G+智慧工业园区
19基于5G通讯的察打一体化消防无人机
20冬奥5G智慧场馆媒体专网及智慧观赛应用
215G+智能矿山
225G赋能 汽车 行业实现智能制造、敏捷制造及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23基于5G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复合材料AI视觉检测项目设计与实现
24基于5G无人船的水体监测项目
25徐圩新区增量配电网5G智慧电网项目
26基于5G的智慧城市AR+AI管理
27基于5G的智慧港口建设示范应用项目
28桐庐莪山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
29车联网5G V2X城市级示范项目
30爱立信熊猫5G智慧工厂项目
四、优秀奖(120 名,排名不分先后):
1 全球首张5G SA警务切片专网
2 苏州罗博特科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能柔性生产
3 5G混合现实远程协同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
4 基于5G的远程驾驶和V2X车路协同示范项目
5 5G电力地空一体化解决方案
6 佛山市中医院5G城市应急救援系统项目
7 基于5G专网+BSN区块链架构的后勤诊疗一体化管理服务系统
8 700MHz 5G专网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
9 5G赋能,AI注智,助力“批次为1”柔性智能制造
10基于5G网联无人机和MEC专网的协同河道识别应用
11面向抗疫救灾的5G敏捷应急解决方案
125G切片专网助力县域医共体数字化转型
13富士康5G复合AGV移动视觉检测项目
14基于5G网络的露天穿孔采掘运输设备远程智能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
155G+VR&MR肝胆外科应用
16基于5G+机器视觉的云端软件平台及产业化应用
175G通信技术在智慧警务中的应用
18基于5G MEC大型船舶智慧引航项目
19“米婆婆”智能工厂一5G专网切片和工业互联网标识在世界最大米酒制造企业的实践和应用
20基于5G车路协同的城市多场景智能车综合示范运营
215G防疫机器人项目
22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5G创新应用
23爱柯迪5G数字化工厂项目
24基于5G的智能平板显示制造工厂
255G园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方案---五维时空与Sharing系列
26德清5G智慧出行项目
27基于5G的中信重工离散制造“云工厂”
28基于5G SA专网+北斗精确定位系统下的天津港“智慧港口云防疫”项目
295G+XR业务体验网络能力解决方案
30基于5G+MEC云化机器人的新时代智慧医院
31基于5G专网的智慧警务解决方案
325G+MEC构建的大数据智慧交警体系
33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无忧智能工厂项目
34石化企业基于5G及NB-IoT技术的智能化应用
35格力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
36华润水泥5G+工业互联网千万级商用项目
37基于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集成技术的中节能光伏云平台
38安徽电信&马鞍山万达5G+MEC智慧商业综合体项目
39联通5G无人机电力自主巡检系统
40京东物流-5G加持数字孪生,赋能新型智能
415G+MEC工业级专网在钢铁企业生产园区的实景应用
42“慧送抗疫”:5G+V2X+MEC助力智能低速无人车
435G移动警务方舱智能车载终端及服务平台
44杭州武林银泰5G+MEC虚拟主播“银小泰”项目
455G智慧老旧小区改造
46全球5G智能制造商用标杆项目
47驻马店市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智慧工厂
48福建省福州星网锐捷5G+智慧园区项目
495G环境下的AR增强现实技术的变电运检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50吉利5G+工业互联网VP试制工厂
51南宁市5G+智慧城管扬尘治理项目
525G全流程智能化系统在煤炭港口的创新应用
535G智慧场馆大脑
54高端工程机械制造中基于5G+MEC的机器视觉检测应用
555G+钢铁物流
56广东省交通运输厅5G+智慧出行交通运输平台
57华腾桐香猪肉生态牧场5G新零售
585G车路协同全出行链服务体系
59基于5G专网的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605G架构下复合院区间影像大数据协同管理 探索
61基于5G技术的智慧特高压变电站场景应用
62基于5G无人机技术钢铁能源动力巡检智能系统
63基于5G云XR技术的智能互动博物馆
64新基建、新智能、新园区,基于云边协同的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655G实时渲染云平台
66东侨经济开发区5G湖滨智慧社区平台建设项目
67工业扁鹊:基于嵌入式AI芯片+5G的电机和轴承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
68基于5G群智技术的车路协同商用化服务
695G+宽窄巷子引领文旅新高地
70基于5G边缘云的智能生产应用
71基于散杂货港口的5G智能化应用
725G助力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
73基于5G的试飞基地组网与指挥监控
745G+智慧城市低空域全行业应用
75中国东方航空5G智慧航司应用解决方案
765G智慧军营平台
775G赋能河南智能电网应用
78山东省浪潮集团5G+智慧工厂项目
80中山七院基于5G专网的医疗数据智能训练平台
81柳州市云上潭中人民医院
82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G智能无人矿山
835G+开放式智慧高速车路协同云平台
84海澜集团5G+AI机器视觉示范项目
855G+智慧医疗物联网协同创新平台及行业应用
86基于5G的焊接全要素联网实时管控
87包钢白云鄂博铁矿(第一期)
885G+智慧城市应用(佛山顺德)
89广东深圳机场5G联合创新应用项目
90基于5G的邮政业寄递风险预警及安全监管平台
91基于5G专网的钢铁“JIT+C2M”智能配送系统(新一代基于IT-OT深度融合的 5G云边协同C2M智慧工厂)
92亚运场馆5G智慧工地项目
935G智慧医疗云网融合基础设施
945G+MEC智慧航空客舱应用
95基于5G+AI的普惠金融风险防控监管系统
965G+奥所未来城智慧建设项目
97面向家电制造行业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及推广服务平台
98青岛港5G智慧港口应用项目
99基于“5G+”AI的特高压站房自动管控应用
100泰州兴达钢帘线5G智慧工厂项目
1015G+城市隧道智慧运维
102富通集团5G智慧工业园
103基于5G MCSN基站模型在阿里园区专网安全应用
1045G智慧博物馆
105非接触式5G远程全息协同系统助力疫情防控应用
106中国人保5G+VR风控平台
107郑煤机5G智慧工厂
1085G“智赣119”智慧消防大数据应用
109大和热磁基于5G SA网络的全连接工厂
110基于5G与云渲染XR的工业设备多人协同 *** 作与智能巡检辅助维修系统
111广州地铁5G+智慧地铁网络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112青岛银行5G智慧银行项目
113北京邮电大学5G智慧校园
114洞见 云聚 智享-基于5G云网协同的行业XR云平台
115世界智能交通大会5G车联网安全示范项目
116国家智能网联 汽车 (武汉)测试示范区
117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5G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商用车示范验证与应用
118基于5G+MEC的 汽车 零部件智能工厂建设
119重庆万象城5G+MEC智慧商业综合体
1205G医疗专网与AI技术在黑龙江防疫工作中应用与实践
发送“联通论坛PPT”
获取演讲PPT和视频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对于个别中央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较为特殊,归属于国务院直属管理,这些中央企业属于正部级。
扩展资料: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世界各国对国企的定义有很大的差别,按照控制权和经营目标来定义我国的国企,即政府能对其行使有效的直接或间接控制权(要合法地行使控制权,首先表现在所有权上)、具有商业或非商业目标的企业都可以定义为国企,包括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有企业,即国企。
国有企业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
(1)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它是由多数人组成的组织体;
(3)依法设立,法律确认其一定权利义务。
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它的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本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这同其他全部或主要由民间社会(组织与个人)投资的企业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