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被制裁仍然坚挺的安防龙头

海康威视,被制裁仍然坚挺的安防龙头,第1张

业务概述

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业务聚焦于综合安防、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公共服务领域用户、企事业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服务,致力于构筑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企业。

近三年主要财务




行业分析

(1)传统综合安防需求继续增长

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持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国政府、企业和家庭对安全的投入还将继续提升,传统综合安防业务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智慧业务需求涌现

泛在智能带来的机会已经非常清晰,但智能应用碎片化需求落地困难的问题仍是掣肘;另一方面,更多低成本的技术方案在芯片、算法、软件端持续迭代演进,各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化标杆项目不断落地并产生示范效应,智能化大规模落地的时代逐渐到来。

(3)海外市场的非市场干扰因素增加,挑战增加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合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司在该国家和地区的生存环境,海外市场的非市场干扰因素增加,不确定性风险继续提升。

海康威视的行业地位分析

在综合安防领域,根据Omdia报告,海康威视连续8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41%。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4年蝉联第一位。

在大数据服务领域,海康威视打造物信融合数据平台,为多个行业提供“多网汇聚、跨域融合”的大数据汇聚、治理和挖掘服务。

在智慧业务领域,海康威视深耕行业智慧化业务,深度服务于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企业、智慧社区等行业。

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研发投入,加强软硬件研发和底层技术层面的竞争力

2016年以来,海康威视更加注重软硬融合、协同发展,以市场需求的快速转化为导向,以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式为基础,建立了面向多个行业和多个研发团队的统一软件研发体系。统一软件研发体系的核心是它统一软件技术架构。2019年,统一软件技术架构的优势逐步体现,支持了行业应用的快速开发和迭代,发挥了软件复用的价值,提升了软件之间的兼容性。

2、持续优化改善,打造自主可控的d性供应能力

经过多年的规模化投入和持续改善,它已打造了一个与自身业务相匹配的供应链体系,包括自主生产与外包生产相结合的供应能力,来平衡交付d性和生产效率;强调高水平的运作协调机制和IT系统管理水平,来实现物料的高效准确的预测和管理、以及灵活有效的计划协调和生产排产。

3、聚焦业务变化,增进业务适配的组织能力

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海康威视在国内搭建了以城市为重心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同时辅之以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的投入,通过SMBG的海康云商平台,以庞大的线下合作伙伴体系为依托,加强经销商线上线下的统一支撑,为合作伙伴打通服务渠道。在海外,海康威视以国家为重心搭建营销和服务体系,持续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分销渠道,通过优化经销商队伍,不断巩固和扩大业务辐射范围,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行业、各类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持续优化完善,提升人才发展能力

它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把人才聘用、职务升降、培养发展、薪酬待遇相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高管面对面”、“经理人对话”、“人文大讲堂”、“读书会”等各种丰富的活动,营造平等开放、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帮助员工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5、持续建设规范,完善体系保障能力

海康威视持续投入资源,加强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安全研发管理体系、合规体系等,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研发投入分析

2019年海康威视新增授权专利 1339份(其中发明专利243件、实用新型417件、外观专利679件),新增软件著作权161份;截止2019年底,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4119件(其中发明专利755件、实用新型1147件、外观专利2217件),拥有软件著作权1042份。



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分析

海康威视以“云边融合”理念引领安防行业发展,极大推动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融合应用;海康威视提出“物信融合”架构,通过将物联感知数据与信息系统数据有机融合实现大数据平台的能力倍增;海康威视秉承“数智融合”理念,将AI与感知大数据结合实现感知智能,将AI与多维大数据结合实现认知智能;海康威视坚持“软硬融合”路线,做最好的硬件产品,做与硬件融合最好的软件产品,依托软硬件产品构筑解决方案优势。

云边融合,感知技术创新支持智能物联

海康威视于2017年10月发布AI Cloud,提出“云边融合”计算架构,以“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为主要技术特征,成为业界普遍接受的智能物联网体系架构


通过AI Cloud的提出、相关产品发布以及在各行业的大范围应用落地,海康威视走出了从单一传感器(视频)到多维传感器、从非智能传感器到智能传感器、从传感器产品到三层架构智能物联网络的发展路径,从视频监控厂家发展成为智能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物信融合,数据技术创新支持数据服务

2019年3月,海康威视提出“物信融合”数据架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首次阐明智能物联网与信息网之间规模化、体系化数据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发布物信融合数据平台。


通过物信融合数据平台,海康威视实现了从单纯提供数据采集服务向进一步提供数据治理与应用服务、从单纯提供智能物联网数据服务向跨越智能物联网和信息网提供数据服务的转变,成为一家拥有自身技术优势的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数智融合,人工智能创新支持智慧业务

进入2020年,海康威视提出智慧城市“数智底座”,将多年来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积累融汇为对智慧行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统一技术底座。


“数智底座”的推出,标志着海康威视依托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能力,将感知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将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从关注产品向关注系统拓展,从关注技术向关注业务拓展,从关注单一业务向关注多行业业务拓展,通过开放平台构建合作生态,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智慧行业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软硬融合,统一研发体系支持产品创新

自成立以来,海康威视建立了行业领先的硬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建立了护城河。2016年以来,海康威视注重软硬融合、协同发展,以市场需求的快速转化为导向,以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式为基础,建立了面向全公司多个行业和多个研发团队的统一软件研发体系。统一软件研发体系的核心是公司统一软件技术架构。2019年,统一软件技术架构的优势逐步体现,支持了行业应用的快速开发和迭代,发挥了软件复用的价值,提升了软件之间的兼容性。

统一研发体系

海康威视利用软件组件化技术来解决软件难以规模化生产的问题,制定软件产品开发和管理规范,使软件达到一致性要求。全体研发团队可以基于统一的软件构架,背对背地开展协同开发,在平台、接口和风格上保持一致,并可快速集成。

在统一研发体系下,软件和硬件产品的设计、生产实现了更紧密的协同和融合。很多软硬件产品做到“同设计、同开发、同部署”,硬件设计时就考虑了相应的软件接入驱动开发和应用功能开发,应用软件开发时就呼应了相关硬件的支撑要求,从而避免了“硬件等软件”或“软件等硬件”的情况发生。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请投资者谨慎投资。

大家好!我是喵董。

最近有些忙,工作,充电,考试。更新会慢了点,请小伙伴们担待!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做的更好!

进入正题,这期我们分析视频监控行业绝对龙头 海康威视。

公司简介:

海康威视2001年成立,2010上市,总部坐落杭州。海康威视从事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到现在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与大数据服务。

也是全球最大的安防厂商,公司在国内设有5大研发中心,在海外建立蒙特利尔研发中心和硅谷研究所。公司在中国大陆35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和售后服务站,在境外设立28家销售公司,其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如G20杭州峰会、北京奥运会、巴西世界杯等重大安保项目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公司成长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视音频压缩版卡、后端 DVR、摄像头、解决方案提供商四个发展阶段。


我们的分析将分为四个步骤:

一,海康威视在行业的现状,竞争格局及护城河

全行业规模整体增速从高峰时期的 30%以上逐渐下降,从 2013 年后,全球安防行业市场增速基本维持在 7-8%左右;我国安防行业相对增速较大,达到 10%以上,2019 年安防行业总收入达到 8200亿元左右,相较 2018 年增长 15%。

步入成熟期后,企业为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延长生命周期,需要找寻业务的新增长点,因此,基于技术的转型升级是避免行业走向衰退期的必然选择。

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互联网传输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联合推动,智能视频监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国内视频监控行业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数字到高清、从高清到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 产品需要持续升级。此外,行业下游需求及其分散,应用场景广泛,产品定制化程度高。 创新驱动以及定制化的特性意味着技术研发能力的强弱是竞争的关键。

根据 Juniper Research 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将从 2018 年的 120 亿美元增长到2023 年的 450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 3026%,远高于传统安防市场增速,将成为行业发展新动能。近年来, 2020 年我国智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约为 21亿元。

在中小项目端,以建筑物和场所的网络访问控制和管理的设备为基础的智能家居为例,智能家居市场收入稳步增加,预计预计到 2023 年,全球智能家居安防市场将增长到超过 300 亿美元。

AI 给公司带来的创新业务红利:机器视觉与机器人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其核心是使用“机器眼”来代替人眼,与安防对 AI 的需求不谋而合。机器视觉系统通过图像/视频采集装臵,将采集到的图像/视频输入到视觉算法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人类需要的信息。

在中国,视觉技术的应用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但当时在各行业的应用几乎一片空白。到 21 世纪,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开始得到应用,其中华中 科技 大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自主研发的印刷在线检测设备与浮法玻璃缺陷在线检测设备,使得欧美在此行业的垄断地位被打破。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国内视觉技术已经日益成熟,高端的应用也正在逐步发展。

海康针对 汽车 、3C、制造、物流、食品等行业提供相应的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仓储和物流信息数字化管理、人工作业强度减少、产品分区管理和提升场地利用率等智能化通用服务,同时也为特定行业设计针对性方案。

海康机器人的产品线可分为 LMR 潜伏机器人、FMR 叉取机器人、CMR 移/重载机器人、系统组件和软件平台。多种产品组合可以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由于每款机器人的特点各不相同,我们对海康机器人的全产品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分类。

行业竞争格局

从目前智能安防行业的国内代表型企业的竞争分析看,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是目前向智能安防转型发展做具有代表型的企业。第二梯队以宇世、天地伟业、苏州科达、旷世等为主要企业,向智能安防转型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第三梯队为大多数中小企业。

2019年11月12日,全球知名的工业媒体a&s《安全自动化》(MFNE法兰克福新时代传媒)发布2019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在本次榜单中,中国企业表现略有不凡:海康、大华依然占据前二的位置,而宇视则一跃到第7,天地伟业依然在第九的位置,科达从2018年的20提升到17,旷世也飞跃到第19的位置,安联锐视从18名跌落到22,同为保持26,万佳安从29后退到32,智诺从35跌到44。

企业护城河

1、无形资产(品牌优势)

根据IHS报告,海康威视连续7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26%。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3年蝉联全球第一位。海康威视2018年营业收入是行业第二大华股份的两倍,占行业前十家企业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龙头老大。

这种品牌优势,只要海康威视自己不出错,是极难被超越的。

研发投入

十大研发中心,七大生产基地,构建研发、生产一体化的海康体系。公司自诞生开始,坚持 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研发费用率自 2012 年以来从未低于 8%,2020 年研发投入 6379 亿,占营业收入 1004%。公司 20597 名研发、技术服务人员分布在全球的 10 个研发中心 和 7 所生产基地中。

海康加大研发投入,这不仅是绝对金额的增长,研发费用率也稳步上升,形成了对其他厂商降维打击的能力。如2019年,海康威视的研发投入高达55亿元,是苏州科达同期收入的一倍多。

截止目前,海康全球范围专利申请累计超过7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50%,均高于行业主要竞争对手。以核心竞争对手大华股份为例,其全球专栏申请接近4000件,发明专利亦占比半数以上。

2、成本优势(规模效应)

规模化生产难度高,龙头厂商具备规模优势碎片化市场。用户不集中、应用和产品分散、客户定制化多是视频监控行业的典型特征。

例如,中国幅员辽阔,有 400 个地市、700 个地级市加县级市和2400 个区县,而每个地方对公共安全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公共安全、交通、金融、家居等不同领域对安防产品特性的需求也迥异。市场的碎片化及对产品特性需求的多样化,使得规模化生产难度高,只有每种产品品类的销量都达到一定的量级才能实现规模效应。

自建渠道优势大,营销网络覆盖全球 。视频监控产品属于硬件与软件一体化产品,产品在 *** 作方式、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方面均需要售前培训和长期的售后服务。与代理模式相比,厂商自建渠道优势在于:

二, 财报分析

1,总资产——成长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康威视的成长呈增长趋势,比较稳定。2020年已突破800亿。

2,资产负债率

一般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5%比较好。海康威视的资产负债率近五年都维持在40%左右,公司未来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较小,公司无长期偿债风险。

3、现金流——造血能力

从图中看出16年-18年整体趋于稳定增长的趋势,而且是成一定规模的,但是19年受大环境影响有所下滑,2020年又强势增长。说明公司自己造血能力很强,公司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强劲。

4,净利润现金比率

净利润现金比率小于100%,说明海康威的销售回款能力较弱,净利润现金保障能力并没有那么好。这是因为海康威视做到政府工程比较多,应收款的回款多且周期较长。这个不用担心。

5,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它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同时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运营的效率。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在15%以上为佳。

看出海康威视近几年ROE有下降的趋势,但是都维持在27%以上。还是挺不错的!

6,毛利率

一般情况下毛利率大于40%的公司有核心竞争力很强。海康威视毛利率均高于40%,近几年趋于稳定且微弱增长,说明该公司拥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很赚钱,从毛利率角度来说海康威视非常优秀!

7,分红

通过近6年的分红,可以看出海康威视的分红比例都在50%左右,这是一个比较稳定持久的区间,挺不错的!

三,企业估值

1,合理市盈率

海康威视拥有品牌优势和成本优势两大护城河且相对坚固,行业正处于成熟期。另又属于行业龙头;随着AI 技术的日益成熟,海康威视在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方面的布局,结合AI 与智慧物联快速发展,今后增长也是一大亮点。再结合 历史 市盈率来看,给出海康25倍合理市盈率。

2,净利润增速分析(参考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和公司下一年盈利预测)

公式:合理的市值=合理的利润 PE(市盈率)

计算得出海康最近5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579%。这两年随着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和美国的打压,我们给出海康10%的增速。

2023年的合理市值=1338611111125=4454亿

投资估值:4454 60%=2672亿(60%是为了扩大安全边际)

现在海康的市值为579292亿,最近海康涨的好猛。高于我们的投资估值。

如果我们想获得预期中的收益,那现在价格还不是入手的好价格。我们不知道好价格什么时候来,但通过计算,好价格来了的时候我们却一定可以知道。

安全边际思想仍是巴菲特投资体系最重要的基石,或者说安全边际是整个价值投资体系的核心和基石。

四,总结:

优点

我们认为公司增长空间具备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主体业务扎实,所处领域龙头地位稳定、二是海康威视在 AI 与智慧物联的能力、布局、潜力以及领导地位。多年持续研发投入,人员的快速扩张,下游碎片化定制化的市场决定了海康已经树立了更深的护城河,并有望在 AI 时代大放异彩。

核心假设与逻辑

第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入口形式和内容的颠覆性变化,随着后疫情时代开启,在公共安全要求以及安防发展趋势需求下,安防行业将率先迎来技术平台形成后的红利期,作为行业龙头,公司迎来新的成长点。

第二,顺应 AI 发展趋势,公司通过由点到面技术升级,形成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增量空间:

第三,通过自身业务结构优化,创新业务拓展多点开花,夯实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强者恒强。

风险

1,技术更替风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演进,行业业务和应用需求可能会随之演变。如果不能密切跟踪行业前沿技术的更新和变化,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将会加大。

2,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在海外市场多个不同币种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以非人民币(美元为主)结算的销售、采购以及融资产生的外币敞口及其汇率波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3,全球市场开拓风险:公司业务覆盖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业务开展所在国出现贸易保护、债务问题、政治冲突等情况,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就是对海康威视的简单分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任何投资依据!

我是喵董,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订阅关注(后期会有更多精彩内容更新)、点赞或转发!你们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服务。
海康威视全球员工超25000人(截止2017年6月30日),其中研发人员超10000人,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7-8%,绝对数额占据业内前茅。海康威视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在国内设有五大研发中心,在海外建立蒙特利尔研发中心和硅谷研究所,海康威视拥有视音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处理、视音频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瞻技术,针对公安、交通、司法、文教卫、金融、能源和智能楼宇等众多行业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IVM智能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在视频监控行业之外,海康威视基于视频技术,将业务延伸到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等行业,为持续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海康威视在中国大陆35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及售后服务站,在境外,设立香港、荷兰、南非、印度、迪拜、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波兰、英国、韩国、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等33个分支机构。海康威视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G20杭州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美国费城平安社区、韩国首尔平安城市、巴西世界杯场馆、意大利米兰国际机场等重大安保项目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康威视是全球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高清智能化的见证者、践行者和重要推动者。连续六年(2011-2016)蝉联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1位,硬盘录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监控摄像机第1位1;连年入选“国家重点软件企业” 2、“中国软件收入前百家企业”3、A&S《安全自动化》“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CPS 《中国公共安全》“中国安防百强”(位列榜首);2016-2017年, 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蝉联全球第1位。
2010年5月,海康威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股票代码:002415,长期位居中小板市值前3位。基于创新的管理模式,良好的经营业绩,公司先后荣获“2016CCTV中国十佳上市公司”4、“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价值十强”5、“2016年A股上市公司未来价值排行以及A股最佳上市公司”榜首6、“第六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最佳公司治理实践奖”7、“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最佳董事会”8"上市公司金牛投资价值奖”和“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奖”9等重要荣誉。
海康威视秉承“专业、厚实、诚信”的经营理念,坚持将“成就客户、价值为本、诚信务实、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行动准则,不断发展视频技术,服务人类。

可以。
海康威视是一家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监控摄像头只是大家看到冰山一脚,是可以插内存卡的。
2021年,海康威视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百分之十点一,总计约82点52亿元,比行业第二名的两倍还多,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想法,很显然你低估了这家排名世界第一的安防巨头,海康威视的行业贡献绝对不只是装监控的那么简单。

添加设备后扫码连接。
点击登录账号后,在菜单界面点击我的设备,点击添加设备,进入扫描设备二维码界面,海康威视录像机的背面有简介,其中里面就有个二维码,用手机对准二维码进行扫描添回设备。
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一个手机不能绑定2张海康威视物联卡。想插物联网卡的话,必须是双卡双待的手机,一个卡要是插手机卡,另一个卡才能查物流网卡。是一样的,同样的说法。物联卡网物联卡可以在手机使用,使用需要再天翼物联(电信)或者中移物联网(移动)或者联通物联网(联通)官方实名才能正常使用。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撰文 / AI 财经 社 郑亚红

编辑 / 赵艳秋

“华为很猛”

安防行业里长久以来以海康威视、大华为首形成了“两超多强”格局,而其中又以全球市占率第一、有“小华为”之称的海康威视为主,其市值近5000亿元,在A股市值总排行榜上位列第15位,在制造业中仅排在宁德时代和美的集团之后。

但现在随着华为的进入,安防市场的格局正在被悄然打破。

“华为在安防市场上进展很猛,拿下了多个省级平安城市大单。”安防行业上市企业大华公司的南方区域销售赵灵告诉AI 财经 社,“其实我们也在推,但被打得很厉害。”在这家老牌企业工作的赵灵感到很无奈。

另一家国内头部安防企业佳都 科技 的员工安鹏直言,华为是这两年切进安防市场的,一进来就很强势。“华为只做大项目的集成,比如上亿的订单。它拿单很快,招标碰到他们,我们基本都比不过。”佳都 科技 是安防领域全球Top50的企业,主要做软件,同时这家公司也在广东地区做一些集成项目,该员工称佳都与华为既是竞争对手,又有合作关系。



安防市场价值万亿。在过去一些年,随着“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代表性项目的建设,视频监控、报警调度等公共安全系统在城市和乡村应用起来,各类安防企业也突破22000家,其中海康威视、大华为首的中国企业,在国际Top50中占了10个左右的席位。而最近几年,安防已经远远超出了公共安全范畴,安防行业中使用的视频监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如人脸识别,在城市和企业的数字化得到更广泛应用,泛安防时代已经到来。

“华为进攻安防市场的声势浩大。”多位安防人士都对AI 财经 社慨叹。华为也保持了它一贯的作风,战略一旦确定,就会高举高打,内部也会制定超高的业绩目标。

今年7月底举办的广州世界安防博览会上,本是一个小型行业展会,但在上百家参展商中,华为展台面积最大,达到了720平方米。其中一半面积的展区,只有华为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才能进入。尽管如此,华为展台仍然是那两天最火爆的之一。



参观过那个展区的行业人士向AI 财经 社描述,华为展出的那些业务场景都是合作伙伴做的,它在用生态的玩法去做安防。更进一步说,“华为是以云的角度切进去做安防的,它只提供底座,云、平台、服务器,但它不做具体的业务。”

资深行业人士李可进一步观察到,“华为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场,瞄准那些头部客户,比如政府相关和大型企业,对于安防领域更为碎片化的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发力动作。”

为什么华为会选择此时杀入安防市场?原因很可能是最近两年安防已不再是纯粹的安防,而是融入政企数字化的大市场中。而政企市场是华为最重视的领域之一。于是,华为通过数字政府、云计算拿下政企市场的方式,迅速在安防领域攻城略地。

据媒体报道,在2020年上半年云计算市场公开招标的58个项目中,华为云拿下了22个项目,在这其中有12个项目公布了数额,华为中标的金额加起来达到了154亿元。有行业人士告诉AI 财经 社,通常下半年的招标项目更多,华为会斩获更多大项目。

今年8月初,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视频监控及基础设施市场份额排名中,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安讯士、华为分别为全球市场前四甲。除了来自瑞典的安讯士,海康威视和大华都是国内视频监控领域的巨头,而华为则是首次排到如此高的名次。

战略反复

华为做安防并不是一时起意,是有 历史 渊源的。

最著名的是华为“小海思”做的视频监控芯片。小海思成立于2004年,是华为全资子公司,也是当年任正非下决心要在芯片行业发力的产物。那时,安防芯片市场上的主要玩家是美国大厂德州仪器。但海思发现,德州仪器的芯片性价比不算高,而且对客户的支持不接地气,比如客户需先交50万元许可费,才能获得开发包。国内只有海康威视和大华等少数几家大厂才能用得起。



华为小海思针对德州仪器的弱项,提供了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芯片,而且服务反应快还不收许可费,在小公司很受欢迎。小海思很快攻城略地,从国外对手那里虎口夺食。“小公司用了之后,大公司要是不用,就没有竞争优势。”小海思前员工卓毅对AI 财经 社回忆。

2007年小海思拿下大华20万片芯片的合同,这是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销芯片大合同。2010年,小海思最终搞定了全球最大的安防摄像头厂商——海康威视。之后,在监控摄像头芯片领域,华为小海思一度占据了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卓毅回忆,海康威视后来也想自己做芯片,但这将对华为产生巨大影响。小海思急忙跑去沟通,他们给海康威视算了一笔账,“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开发芯片不如直接用小海思的,便宜而且成熟。”不知道如今再复盘,海康威视会怎么想。

2020年,华为小海思供应的高端芯片出现了紧缺。“华为有囤货,但它会视客户的重要程度,决定是否供应高端芯片。”从事智慧城市的人士吴航称,“华为低端芯片供货仍然较为充足。”

除了小海思在芯片上的布局以外,华为在安防领域的动作一直不太明显,但这十几年间也曾有过几次尝试。一次是2006年,华为协助运营商做“全球眼”项目。当时华为做的是监控软件,选择其他安防设备商代工摄像头等终端产品,某种程度上,华为订单也促成了深圳大量安防企业的兴起。

另一次则是6年后。2012年,华为申请成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同年底在一个安防博览会上正式宣布进入安防领域,发布了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

这次宣布,让传统安防企业着实紧张了一把。因为小海思的存在,华为在安防领域的定位更像是芯片供应商的角色。供应商成为竞争对手,这不得不让海康威视、大华等企业提高警惕。但事实是,这之后几年里,华为在终端产品上仍然无明显动作,小海思照常给安防企业供应芯片。有业内人士分析,也许当年安防市场过度碎片化,华为对这样的市场兴趣不大。这种相安无事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19年。

2019年深圳安博会上,华为推出了三款重量级视频监控产品,还推出了首个视频算法商城Huawei HoloSens Store。当时刚被任命为华为安防总裁的段爱国更是激情演讲,称将“调整整个行业的节奏”。

这次华为看起来是认真了。2020年5月,时任华为机器视觉总裁段爱国喊出了华为安防的目标:“在安防领域,华为今年肯定能做到前三,目标五年内做到第一。”他还称,华为的打法跟传统安防厂商完全不同,以“平台+生态”为发展战略。“喊口号”之外,华为还做了一系列组织架构的调整,来支撑安防业务的开展。

而这两年,华为在安防市场攻城略地。有行业资深人士对AI 财经 社总结,华为之所以能够拿下一个个大单,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政府关系、国产品牌以及生态化玩法。这些因素加起来,让华为具备了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优势。

“华为进入安防这么快,离不开它的政企关系。”多位行业人士对AI 财经 社表达了这个观点。“安防是一个很看重客情关系的行业。”科大讯飞一位政企业务线人士称。

“华为能接触到省一级的政府关系,我们接触不到这个层面。”大华的销售人员称。而华为在接触到省级项目后,再往市级、区级做也会顺利很多。

民族品牌也是华为的优势之一。从芯片、中间件到服务器,华为的自主品牌是拿下众多政企项目的核心原因之一。生态玩法,更是华为近两年常常提及的词汇,安防涵盖了硬件终端、业务平台、具体应用、解决方案、数据安全等一系列需求,华为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做好顶层设计,将其交给合作伙伴。

海康威视和大华的无奈

华为的介入,也改变了当下安防市场的格局。“现在我们的情况是比较尴尬的。”大华资深员工刘钰对AI 财经 社称。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安防行业也在被重新定义。刘钰观察到,跟华为用一样的模式进入安防领域的,还有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云厂商,以及中国系统这样有国资背景的集成商。他们的共同点是具备顶层设计、能提供底座、擅长做大平台。



刘钰称,海康威视和大华也看到各地信息化的需求在喷涌,但他们一线员工的感受有些无处下手。这不难理解,传统视频监控企业做产品出身,他们对于信息化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大平台的能力上,很难与华为或者云厂商比拼。

刘钰告诉AI 财经 社,海康和大华的优势在于早已建立起完备的分销渠道和体系。以某头部企业为例,它在全国有200多个办事处,相当于每个省有8个,这意味着它的销售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了从一线到三线城市。相比而言,华为在全国仅有32个代表处,阿里则有16个分区,腾讯的颗粒度则更大一些。

“但是我们这样的企业接触的客户,跟政府部门息息相关的不多,主要还是一些小的安防订单”,刘钰透露,公司的订单都比较碎片化,交通、教育、楼宇是主要的几个场景。而实际订单金额通常不大,比如一个小区的地下车库就是一个单,平均下来20万元级别是最常见的。他表示,他们也会接上千万做总集角色的大项目,但因能力问题,数量有限,比如在交通领域,这样的项目每年大概只有五六个,再多也接不住。

刘钰称,这两年公司开始走生态合作的思路,与阿里、腾讯、中国系统达成合作伙伴的关系。“阿里他们也愿意跟我们合作,通过我们的办事处去接触客户。”在实践过程中,却并不顺利。最主要的原因是,销售人员不理解信息化,也不懂上云。

比如近年文博古建成为信息化的热门领域,销售人员要有这样的敏感性,比如主动去跟图书馆的馆长建立联系,这样后续可能会带来业务需求。刘钰称,但公司的销售人员就联想不到,他们只会盯传统的安防需求,“没有这样的思维。”

除了与大厂建立合作关系,以大华为代表的头部企业还在拓宽业务边界。比如除了安防市场,公司也在布局消防市场。“消防市场很大,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从精细化的用电能耗管理到安全都有涉及。”

海康威视也同样处在动态的调整中。

作为行业龙头,两年前海康威视就已经认识到安防行业的变化,当年公司开始淡化安防概念,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曾提出,海康威视经历视频感知,到智能物联,再到物信融合,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大数据公司。

为此,海康威视发展了一系列创新业务,包括物联网云平台、机器视觉、热成像传感、存储设备、智慧消防以及医疗等领域。其中它的物联网云平台萤石网络,在今年8月宣布拟分拆持股60%至科创板上市。

“云平台是投入非常大的业务,萤石网络上市有利于提高海康威视的估值,为这块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多资金。”一位业内观察人士称。但他也表示,海康做软件服务的能力与互联网云厂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华为在安防领域也不是有绝对优势的。行业人士告诉AI 财经 社,华为出的产品价格高、型号有限,它与海康威视、大华的差距是几十款对标成千上万款的差别。一位业内人士甚至称,华为的产品主要是用作品牌形象,在招标时更加方便,实际中末端设备华为仍主要靠合作伙伴。

应对市场速度上华为也要慢一些。大华的员工表示,一款新设备研发上市,大华用半年时间,华为则需要两年。

因此,可以看到尽管在大项目上受到华为的冲击,行业排名前二的海康威视和大华市值仍很高,比如海康威视的市值保持着近5000亿元的盘子,且他们仍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根据2021年半年度报,在报告期内,海康威视的营收为33902亿元,同比增长39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81亿元,同比增长4017%。同期大华公司营收13505亿元,同比增长3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3亿元,同比增长2003%。

而近日关于国资云的信息,也让处在竞争角斗场中心的云厂商有不确定性。有地区将会把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台的信息系统迁移至国资云。

安防行业的人士也表示,政府大项目本就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以华为为代表的云厂商,和海康、大华为代表的传统安防企业之间,仍处在一种微妙的关系里。在优势的差异下,它们既有合作,也存在竞争,但长期来看,谁能占据主导尚不能一锤定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615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