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技术之后, 电动车和5G、IoT等新兴技术走得越来越近了。
1月7日,小牛电动在CES上连发两款新品,分别是首款5G跨骑电动摩托车RQi和首款自动驾驶三轮电动摩托车TQi。
RQi是小牛电动的首款跨骑车型,配置了峰值功率30KW的中置电机,最高时速可达160Km/h,拥有 汽车 级辅助驾驶系统,特点是拥有遍布车辆全身的智能传感器及5G通讯大脑,用来实现与外界的高度互联。
TQi是小牛电动的首款三轮电动摩托车,性能方面,TQi可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最高时速可达80km/h,最大续航为200km,支持智能充电器和智能充电桩,将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这两款新品的发布,意味着在NQi、MQi、UQi、GOVA等电动车系列后,小牛电动的产品矩阵正式迎来RQi系列和TQi系列成员,小牛电动的产品生态纵深进一步加强,将触达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小牛电动还宣布将借助“自动驾驶电摩+loT+FLEET”模式,助力未来城市出行实现个人自动驾驶城市出行网络。
作为业内的“年轻高玩”,小牛电动此次在CES的“亮肌肉”,预示着本就不安的电动车赛道,又将迎来一场有关5G和物联网应用的长期战争。
5G、物联网来袭,电动车战局升级
在环保、能源迭代、政策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刺激下,全球电动车市场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
国内市场的情况更为复杂,2019年起实施新国标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非传统企业加入这一赛道,用连续的技术新品搅动着整个市场。
但整个电动两轮车行业存在的发展问题依然顽固。 第一,传统电动车产业链升级滞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产品差异不大;第二,受制于动力技术提升有限,充电站资源分布不均等,骑行短、充电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第三,行业竞争重营销重渠道轻技术,电动两轮车技术应用率低下,用户体验无法质变。
2019年的国内电动车市场,可谓是一场政策洗牌下的乱战,大企业寻求巩固市场地位,中小企业被迫寻找更好的生计,新入场玩家则不断试探市场。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新玩家的加入,新国标要求下的电动车开始展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定制化趋势,很多大厂在两轮电动车各个价位的产品上都开始全面植入智慧化功能。对于消费者的激烈争夺也迫使很多传统玩家不得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开始研发新技术,要么寻求与第三方的合作。
应该说,在产业端和消费端共同升级的情况下,以新技术标准和新消费趋势为核心竞争点的2019年电动车市场,淘汰了一批不达门槛的企业,同时催生了一批野心勃勃的新玩家。
但现在,电动车战场再起风波已不可避免。2020年将会是5G催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综合应用的关键一年,在智慧供应链之外,5G和物联网正在合力改变个人通信以外的互联行业,比如出行、媒体、制造。
不断智慧化的电动车,正在摆脱传统的机械构造,成为一个移动载物载人智慧终端。这意味着,电动车有更高的改造和优化空间,在技术利用率上也有极高的上限。小牛此次发布全车带有5G传感器的新产品,正是这一场有关5G、物联网等综合技术应用战争开启的明显信号。
用多元产品生态包围市场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小牛电动发布产品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
RQi是小牛电动2020年发布的首款骑跨5G电动摩托车,也是R系列的全新开始。回顾此前的三个主要系列发布时间和节奏,N系列是小牛电动于2015年6月发布的第一个系列,M系列于2016年4月首次亮相,U系列于2017年4月出现在大众视野。
从2015年开始,小牛电动都是保持一年一个新系列的发布节奏,比较平稳。2018年起,小牛电动不断对这些系列进行产品填充,在2018年6月发布了NGT和M+,8月发布了UM。2019年4月,小牛电动发布了U+和 US两款U系列新品,以及NIU AERO运动自行车系列产品;10月,低调启动二线品牌GOVA;11月,小牛电动又密集推出NQiGTS、MQiGT、UQiGT,以及NIU AERO EB-01等多款新品。
结合此次RQi和TQi两款新产品来看,小牛电动6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不断做大产品生态的盘子。目的很明确,为了满足两轮车市场上多元化、细分化的消费需求。
先从产品类别来看,N、M、U和刚发布的RQi,都是电动两轮车,比如N和M系列目前都是电摩,U系列则是电动自行车,而Niu Aero则是运动自行车产品。
再从市场定位来看,小牛电动各系列主打价、功能和核心特点,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其中,N系列设计语言为 时尚 简约,骑行体验以舒适为主,M系列以超酷格调为设计语言,旨在提供极为便捷的骑行体验,U系列的电动自行车更小更轻。
再重点看下小牛电动的电摩产品,此次的RQi显然是服务于对速度和 科技 有更高追求的消费者,比如机车爱好者,不论是跨骑方式的加入,还是160km/h的最高时速,与N、M系列产品的设计语言差别都非常大。此外,RQi更狂野,而N、M系列则更都市化。
综合目前的所有系列来看,小牛电动在产品生态上的布局已经非常全面,在同样的消费水平线下,已经覆盖了几乎全部的潜在消费人群。在小牛电动看来,也许只有这样的产品生态覆盖率,才能满足市场每个角落的消费者。
事实上,小牛电动对产品序列的布局和丰富,能够直接强化产品与目标人群的关联,用产品序列将消费者分区,并提供差异化服务。对消费者来说,这种布局清晰的产品序列,可以提供更高效的选购体验;对行业而言,这种产品序列强调了差异定位,利于市场产品线的梳理和整合;对小牛自己来说,不同产品序列可以成为不同技术和战略方向的长期载体。
从第一款产品发布到现在,小牛电动已经度过了快5个年头。小牛电动多元化的产品生态的不断成型和完善,也让小牛电动成为了市场的“母集”,完全包围了市场。
未来出行方案的轮廓
如果说RQi是对现有产品系列的一个补充的话,那么TQi就可以视作小牛电动全新赛道的起点,它是为小牛电动所设想的“未来十年城市出行方案”所生。
电动三轮车、L2级别自动驾驶、NIU IoT+FLEET,这些特征和能力,证明TQi和现有产品完全不同。可以说,对于小牛电动而言,TQi的出现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小牛电动需要TQi作为先锋,去 探索 未来城市个人出行的极限体验。
TQi虽然是小牛电动的新起点,但它与之前的产品并不割裂,因为它们都在服务于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出行需求。只是,TQi的服务模式是全新的,是小牛电动首次提出的“自动驾驶电摩+IoT+FLEET”模式的载体。
据小牛电动的介绍,NIU IoT是通过车辆智能化、云端数据整合、移动服务创新构建而成,目前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感应车辆信息,汇聚到云端计算分析,实现人、车、云的实时互联,用户可以在APP上一站式查看和管理车辆。
而小牛电动搭建的交通网络平台NIU FLEET,可以实现车辆、电池群的跨区域管理,一个网页即可实现数据可视、724小时管控,目前已经成为海外两轮电动车市场的共享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自动驾驶电摩+IoT+FLEET”模式覆盖了行前、行中、行后的全部出行过程,其中行中是重点,在NIU IoT和NIU FLEET综合方案下,用户能够在电摩出行载体上实时管理自己的出行方案,而云计算、物联网的利用,则能为用户带来更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小牛电动这个出行模式针对的是现有城市出行的四大痛点。第一,出行资源的浪费,无论是公共交通工具,还是个人出行工具,大部分时间下的利用率都不高;第二,出行效率极易受路况环境影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不可抗力;第三,出行基础设施的传统基因,很难提升出行体验;智能城市的改造仍处于初期,智慧出行工具无法发挥最大极限。
这些痛点的核心,本质上还是出行基础设施的低效,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所以在服务人时依然不能了解好人,解决好痛点。小牛电动设定的未来出行方案,其实就是用综合技术支持的一站式方案,来解决这些痛点。
小牛电动的新征程
从2014年成立,到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到2020年展示对未来十年城市出行的思考,小牛电动已经快速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城市出行品牌。
截止第三季度,小牛电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96万台智能两轮电动车,在国内有1020个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并已经进入海外35个国家,为全球14个国家、16个共享电动车运营商,提供基于SaaS的两轮电动车智能共享业务解决方案。
小牛电动是一个典型的“双驱型企业”,一是由电动两轮车市场的综合红利和市场增长所驱动,二是由智能化等综合技术所驱动,即由市场和技术同时驱动。
而小牛电动以全球化和智能化战略在激烈竞争中得以突围,一方面在于其把握住了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相同的消费趋势,欧洲市场倾向高端,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在于其以个人出行场景为基础,利用技术组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向用户提供了颠覆性的骑行体验。
如今,完成阶段性发展的小牛电动,又在树立一个全新的战略目标后,站在了新征程的起点。RQi和TQi的发布,不再单纯意味着小牛电动有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全新智能产品,而是意味着小牛电动向未来十年的城市出行方式发起了冲击。
更为关键的是,小牛电动今天所提出的出行方案,正在让我们与所期待的未来出行越来越近。换言之,随着小牛电动在领域内的继续深耕,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城市出行方案实现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
这与小牛电动的使命——改变出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相契合。在这个十年战略之下,小牛电动也将更多以一个出行方案综合服务商的角色,去服务消费者和合作伙伴们,成为一个提供软硬件综合服务的城市出行生态平台。
诚然,在实现未来城市出行这个宏观目标下,小牛电动的崛起给行业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新的突围思路和新产品这些竞争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倒逼整个行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并让整个行业朝着完全智能化的个人出行方向前进,使电动两轮车行业角色升格。
电动车48v12a与20a区别在于车辆的蓄电池容量不一样,两者之间的电池性能没有什么区别。48V20A的电池相对48V12A电池,20A的车辆骑行更远一些。一般电瓶电流越大其电池容量越高,续航里程越远。
20A的电池容量比12A多8个Ah,如果电池用1A电流放电,12A可以放电12小时;而20A能放20小时,比12A多放电8小时。如果用2A放电,12A可放电6小时,而20A能放10小时,多放电4小时。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百度百科
易马达e换电安全又不用等待。易马达e换电安全又不用等待。
本月中旬,“2019年亚洲消费电子展”在上海举行,500多家创新型企业秀出前沿“黑 科技 ”,涵盖5G、人工智能(AI)、AR/VR以及 汽车 技术等多个方面。其间,韩国现代 汽车 集团宣布与来自深圳的“易马达e换电”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绿色出行”未来愿景。
我们知道,目前电动车要充电才能续航,当电动车不“充电”只“换电”时,电动车是否能走更远、更安全呢?深圳易马达董事长兼CEO黄嘉曦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截至5月,“易马达e换电”在全国已部署近3000个换电站,每天的电池交换量超过20万次,已为电动自行车用户提供了超过4亿公里的续航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易马达e换电”进行集中化、平台化、智能化管理。用户手里不保有电池、不对电池进行充电、不需承担电池老化风险、不用自主进行废旧电池处理。一种全新的绿色智慧“换电”能源服务模式悄然出现了。
换电不用等待旧电池还能回收分解
据黄嘉曦介绍,“易马达e换电”不是简单地把铅酸电池置换成锂电池,而是一个全面的产品和行业升级。首先是化学成份,从一个铅酸会造成污染的金属产品,变成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锂电产品;其次,原来的电池是一个被动的原器件,现在可以升级为智能化电池,这个电池可以有通讯协议标准,电池和电动自行车,电池跟充换电柜互相有协议交流,这些交流让车和换电柜收集到多方面信息;另外,电池研发上也有了很多物联网特征,电池里面加入了温度感应器、电压感应器、加速感应器,可以让电池更先进、更智能、更可控。
值得一提的还有电池回收等环保难题也有了新的解决思路。“过去,一个消费者买一块电池1000元,两年以后坏了再换一块新的,坏的怎么处理?可能随手丢入垃圾堆。现在,用户只需要交电池的使用月费。黄嘉曦表示,通过新型的换电网络方式,把传统的电池销售、消费、回收,变成一条线的集中管理——用户的电池坏了、出了故障,“易马达e换电”负责统一回收,最后收集起来送到拆解工厂环保拆解,把可利用的金属提取出来再使用,成为一个可再生循环利用的资源闭环。
目前,在深圳宝安、南山、福田等城区,“易马达e换电”受到不少外卖和快递小哥欢迎。当所骑电动车电池快耗尽时,他们拿起手机打开APP就能找到最近的换电柜,按提示将车上的电池插入对应号码的换电箱,再取出已满电的电池换上就可以继续穿街走巷了。没有了充电等待时间,通过“换电”的新方式,一位快递小哥一天可以多接几十个外卖单,多收入上百元。黄嘉曦说,目前“易马达e换电”的电池已几乎可以兼容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自行车车型。
近年来频发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爆炸致人伤亡的事件多是由于在家自主充电、接线充电等不恰当的充电方式和场景应用所致,而“换电”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因电动车充电不当引起的火灾隐患。“易马达e换电”创新的“租赁式”模式,电池“以租代售”,无需购买,电池统一研发设计,统一在充电柜充电,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同时在安全换电上做足保障。“e换电柜”头顶安装24小时高清摄像头,随时监控到换电柜情况;柜体内上方有灭火器,充电舱为强电隔离舱,保障充电安全,调度转移也更加灵活。
探索 电动 汽车 “换电”新模式
据介绍,目前“易马达e换电”已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在全国部署近3000个换电站。从上市首月的电池互换累计达10万次,到去年底已经累计达到900万次。截至今年5月,已经实现超过3300万次的电池更换,每天的电池交换量超过20万次。
“锂电很娇贵,太冷充不了电,太热也充不了电。太冷不安全,太热也不安全。中国幅员辽阔,如何在冬天抗严寒?夏天抗酷暑?怎样以合理的成本,合理的充电方式让充换电更加安全。这些都需要不断创新研发和突破。”黄嘉曦说,“易马达e换电”新近开发了一款“离线换电”技术,起因是如果网络不佳,会导致用户访问“易马达e换电”出现延时或者停止。通过离线换电哪怕服务器停止工作,用户来到换电柜前照样可以“点对点换电”。据介绍,目前易马达团队4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
黄嘉曦说,此次“易马达e换电”与韩国现代 汽车 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将启动全球移动出行的绿色生态建设。从电动自行车“换电”开始,将寻求新方式 探索 电动 汽车 换电新模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