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实力,能有多硬核?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实力,能有多硬核?,第1张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的瞩目。大家纷纷夸赞本次冬季奥运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国的大国精神与硬核实力。那么,这些硬核实力到底能够有多么强悍,引得这么多人啧啧称奇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一下本次冬季奥运会所使用的一些硬核技术。

一、基础设施硬核

首先举办奥运会,场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北京冬季奥运会,使用了多个广场。这些广场的建设工作,从原来自身的特点出发进行改造。综合多方面因素和考量,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管场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曾经,在2008年北京“鸟巢‘上空的烟花照亮了这座千年古都开展奥运盛事的神圣梦想。而今,在2022年北京仍然作为三大赛区之一,举行冬季奥运会,在国家速滑馆上将这一伟大赛事展示给全球。

二、高新科技

当然除了拥有世界顶流的管场硬件设施之外,还有硬核的科技与高新技术。如今,在北京鸟巢的场馆内,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安全技术,让这所体育广场成为我们想象中低碳、而又智能的场所。当然人们熟知的国家游泳中心——体育馆“水立方”也成了“冰立方”。应用的技术,可以在20天左右就将全场的水转换成冰。这足以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和技术水平。

三、医疗设施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高校的医疗团队,对保障运动员和其工作人员的安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生命健康当然是重中之重。在本次冬季奥运会中配备了多名医生,并且根据每个场所的不同特点,安置了不同的医务工作人员,为的就是能够及时救治及时医疗,去保证运动员们的健康和安全。虽然说在疫情期间尽量减少人流流动,但是我们已注册人员仍然可以采用专门的交通工具在三个广场内进行自由流动去观看比赛。

北京冬奥会中的科技运用是:

1、高校用航天科技制造冬奥头盔,助力“科技冬奥”。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滑雪头盔引发关注,据了解,这款滑雪头盔运用了航天薄壁结构设计科技。

2、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在水下完成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科技冬奥”多机器人跨域协同的火炬接力环节,两名“机器人”火炬手完成水下接力。这一环节包括:机器人冰面滑行入水、水下火炬交接传火、机器人出水三部分,传递过程中,不仅能体现火焰在水中“水火相融”的神奇景象,还能展现设计者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

3、织就炫酷的“冰丝带”:作为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世界贡献了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国方案”。这其中,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罗尧治教授团队和邓华、袁行飞教授团队就为“冰丝带”超大跨度索网结构建设施工与运维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力量。

4、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如何通过人工智能为冬奥健儿的体育训练赋能?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立华团队研发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被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让“智能化”教练亲身指导,助你化身“冰雪精灵”!

5、滑雪机器人是在“科技冬奥”的号召下,由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领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组成的足式机器人研究团队研制,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

北京冬奥会创新点是科技创新。奥运史上主火炬的点燃方式各有创新,但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火炬仍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展现在全世界亿万观众面前——微火、屏显、当空舞动,在科技加持下,冬奥会主火炬实现冰与火的完美结合。微火设计是为了更好展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科技冬奥的新体验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型,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将有大批高科技成果投入使用,给人们带来冬奥全新体验。而市场开发的众多创新举措,既筹措到充足“粮草”,又给冬奥会带来很旺的人气。

建设步伐今年明显加快的“冰丝带”,建成后将成为一座绿色环保的智慧场馆。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进入场馆后都可以通过定位导航服务,在三维化可视地图引导下快速到达自己的位置。

奥运转播云的应用,转播云将许多采编、转播工作搬到云上。专业的奥运转播云,转播商可以从中获益,转播云能提供更多的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在总部或本国转播,这样就可以减少奥运会的碳足迹。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是北京此次冬奥会的特色。云上转播系统已改变了电视转播行业,让全球瞩目的重要赛事更高效、更低成本;
冬奥核心系统因全面上云而大大提效;阿里云冬奥数据中心使用绿色电力,并通过科技,成为国内第一个平均能源利用率小于12的最优用电效率典范,让冬奥数据中心不仅更加节能高效,还更绿色环保。 奥运一百二十多年,是人类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史,也是科技应用的演变史。从时间维度看,奥运是一个传统产业,但基于数字化,奥运可以全面上云,焕发新光彩。

北京冬奥会中的科技元素是如下:

1、Robots机器人

一系列不同种类的机器人被用于协助游客和运动员。一些机器被用于执行与疫情相关的社交距离要求。机器人还用于设备运输、表面清洁以及烹饪和上菜,从而限制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智能垃圾桶也被投入使用,还有机器可以调制酒精饮料和咖啡。

2、Smartbeds智能床

在冬奥村,运动员睡在装有传感器的智能床上。这些设备可以采集呼吸和心率等信息。它们还有按钮,可以让用户选择不同的睡姿,其中包括“零重力”睡姿。这种设置应该可以减轻肌肉和关节的压力,并让睡眠质量更高。

3、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

中国的数字货币将在奥运会上使用,这是该货币对外国的首次大型测试。游客将能够使用数字人民币来支付食品、交通和其它商品和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下载应用程序、获取数字人民币实体卡或通过奥运区域的机器将人民币兑换成数字形式,从而获得这种货币。

4、氢能源汽车提升乘客舒适感

本次北京冬奥会的交通运输同样蕴含着不少高科技。比如,冬奥会期间,重庆日报记者乘坐的交通车不少就采用了氢燃料电池。这也是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5、虚拟志愿者助力运动员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在冬奥村内,虚拟志愿者爱加同样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和普通志愿者一样,爱加能为运动员提供咨询服务,不管是冬奥赛事、赛程查询,还是交通、文化、旅游问答,它都能快速作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使用60多种语言,进而真正实现了无障碍沟通。

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防疫,为了冬奥会的顺利进行,我国组织科技防疫技术攻关,通过专家论证、现场测试等形式,在体温监测、环境消毒、病原体检测、食物运输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多项新兴科技成果的应用。

1、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每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检测周期中,出具气溶胶检测结果,从而迅速便捷地发现首都体育馆内是否有气溶胶阳性物质存在,通过实时检测场馆空气,第一时间排除病毒,降低感染风险。

2、穿戴式医疗级智能设备

为了给场馆人员以及奥运健儿进行更加精准、便携的体温监测,我国研发出了一款穿戴式医疗级智能体温计。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小、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

它的大小如同创可贴一般,测温精度可达005°C,单次充电可供连续测温 10 天以上。运动员只需要把体温计像“创可贴”一样贴在皮肤上,就能在手机软件上实时获取自己的体温。

3、各种AI智能机器人

消毒机器人对整个场馆进行病毒的消杀;无接触配送机器人在各个场馆内迅速转移着食物和必要的物料;物流机器人借助着“激光+视觉”自动避障导航策略,进行主题路线的制定,在场馆内完成物品的运输;智能巡检机器人协同工作人员对重点保障点位进行不间断巡视,从而保证可靠供电,这也是电力团队首次应用数字化指挥模式;颁奖机器人,为冬奥健儿颁奖,增添了来自于科技的趣味。

4、智能移动方舱

智能移动方舱,在不足20平方米的方舱室内,可以实现颌面创伤CT扫描、冻伤产热复温、心肺诊疗监测3项功能集成。还可用于发现伤情、快速查体、转运救护、出具报告等多项医疗服务。在测试赛现场,冰球场上的运动员从受伤到在这里完成诊疗,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

其基于5G的应急智慧救援平台及救援单兵设备、运动损伤辅助诊断系统、智能专家推荐系统及智慧调度平台等系统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力量,助力冬奥智慧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更好地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驾护航。

这就是北京冬奥会上的智慧医疗,“以5G、AI、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科技冬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创新应急医学保障新模式提供了现实 *** 作范例。”

冬奥会中的科技运用有:

第一是机器人餐厅,在这次冬奥村的智慧餐厅中,从后厨到上菜都由机器人完成。机械臂在完成炒菜、调酒等制作程序后,另一设备会将菜品送到顾客手中,不仅展现了中国的机器人科技实力,更减少了疫情时期的人群接触,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则是无人列车,为了缩短运动员抵达赛区的时间,修建了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路线,是我国第一列无人驾驶智能列车,最远赛场一小时内就可以到达,还节能。工作人员测算过:与司机手动驾驶相比,从张家口到北京方向能够节能7%。

第三是让“脏手”无处遁形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为了让观众和裁判更直观地观看比赛,北京冬奥会采用了360度的拍摄技术,能在时速70公里的速度下捕捉到4K超高清画面,这套系统也被命名为“猎豹”。

这套系统可以轻松跟上运动员们的高速运动,360度无死角的拍摄比赛画面。特别是在滑雪项目上,现场直播的画面,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的黑科技。

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主要分为:

1、冰上项目:

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 。

2、雪上项目:

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无舵雪橇、有舵雪橇、钢架雪车(俯式冰橇)、单板滑雪、高山滑雪 。

3、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7个比赛小项:

2018年7月18日,国际奥委会宣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7个比赛小项,届时总共将产生109枚金牌。同时女性运动员的参赛比例进一步提高,参赛运动员的男女比例更趋于平衡。

新增的7个小项为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88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