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数据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新技术革命,大数据不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和广泛运用,而且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国家安全战略以及新军事变革极为重要的知识增长点。
现在每日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传感器、移动设备、在线交易等生成的海量数据昭示世人:人类已加速步入“大数据时代”。
在军事领域,大数据更是独具“翻江倒海”之能。因为无处不在的海量数据是一座宝库,打开这座宝库从中可以找到许多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分析发现规律,就能够获取高价值的信息,从而作出重要决策,把握变幻风云,这也正是大数据的军事价值。击毙本·拉登让美国的“海豹”突击队着实吸引了世人目光,然而外军深入研究后才知道,发现本·拉登靠得则是数千名数据分析员长达10年对海量信息的分析,所以国际上也有“数据抓住了本·拉登”之说。
其实,大数据时代的变革重要的并不是升级现有逻辑,而是需要创造一种新的逻辑。正如外军研究所强调,大数据时代所需要创造的逻辑,关键是需要人们在通常状态下开动左脑的同时,来充分唤醒沉睡的右脑,激发创新思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构造主要由左右两个半脑组成,它们各有明确的分工,左脑主要完成语言、逻辑等认知与行为,而右脑则具有艺术创作、发明创造以及整体性思维的能力,蕴藏着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关联思维等非常规的思维潜质,正是这里迸发着无穷的创造活力。
历史上,善于激发右脑潜能的成功典范俯拾即是。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另一位科学家笛卡尔更是强调:“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1940年,善用右脑功能的丘吉尔下令撤出在法英军,成就了二战经典——代号“发电机计划”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福特善于发挥右脑深度潜能,在重大经营项目上时常作出创造性决策,终成享誉世界的“汽车大王”;乔布斯从不追捧市场,强调产品内外极致追求的他,成就了“苹果”的辉煌。所以,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在智慧地球的创新时代,我们切莫丧失了右脑思维的跳跃性、形象性和创造性。
外军研究表明,开发右脑功能,可以在设计感、故事感、娱乐感以及交响能力、舆情能力、探寻能力等6种能力方面作出新探索。最新研究昭示我们,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必须善于全面把握信息化战场联合作战多源目标感知的特殊性,不断增强实时动态的数据处理能力,充分发掘右脑蕴藏的创造性能量,把大数据转化为可供决策的创造力,让能打仗、打胜仗的设计图景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实战图景实现完美的结合。
大数据应用于军事领域,可以提高战争的信息化水平,当代战争,不是比军队数量,也不是q支d药,关键在与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这是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所在,大数据驱动下的信息化战争,堪比“核大战”,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2015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首飞成功。
长征六号为三级火箭,有700km高度太阳同步轨道500kg的运载能力。该火箭成本低、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有许多新技术是在中国国内首次应用,研制难度很大。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于2009年获得国家正式批复立项,并于2013年12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场箭合练。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飞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
2、2015年9月25日:2015年成都IVV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第十四届IVV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国际市民体育联盟(IVV)、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中国总部(CVA)、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政府外办、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博览局、锦江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将于2015年9月25日—29日在中国成都举行。
3、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女性得主。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如何将青蒿素从青蒿中更高效率地提取出来,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4、2015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016年12月29日通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近两个月内频繁记录到来自超大质量黑洞CTA 102的伽马射线爆发。这是暗物质卫星科研团队自卫星上天后首次发布观测成果。“悟空”观测到的现象表明,黑洞CTA 102正经历新一轮活跃期。
5、2015年7月31日:冬奥会申办成功
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 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5年
百度百科-长征六号运载火箭
迄今为止,虽然没有哪场战争可以称为完全的信息化战争,没有哪支军队可以称为真正的信息化军队,但谁都不能否认,信息化将成为未来战场的制胜之匙。战争的进程将始于信息、终于信息,战争的结局将成于信息、败于信息。信息化战争的鼙鼓,正擂响在21世纪的星空。-
4 _# U/ g' w& R面对惊涛拍岸的信息化浪潮,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了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科学认识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我军建设的历史性转型指明了方向。
; D p7 m& q0 f3 @ T/ T航道业已开辟,共识已然形成。军委领导风尘仆仆、调查研究,指导部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生动实践;高中级干部走进院校、走进课堂,研究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理论和对策;专家学者深入部队、深入基层,开展信息化建设专题宣讲活动。一个学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的热潮正在全军兴起。
/ k9 K _ b2 I这是人民军队面向未来、面对挑战的一次重要赶考,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一次重大变革!/ p8 ]6 F( v I- o
一3 w) Y' L" G" Y n/ m5 A
人类与信息化的际会,军队与信息化的结缘,绝不是人为的设计,而是历史的必然8 k( ]) |# h& [
信息化是一次由“钢铁文明”向“比特文明”的艰难跋涉,是一个动态的、技术的、社会的进程。军队信息化,则是在军队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改造武器装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聚合重组军队要素,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推进军队变革发展的过程。% d8 S, W, N+ c, P
人类与信息化的际会,军队与信息化的结缘,绝不是人为的设计,而是历史的必然。
& }$ D; O" j# w%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拉开了信息革命的大幕。此后每隔15年左右,世界便因计算模式的更新而发生一次变革:1965年前后出现了大型计算机,1980年前后普及了个人计算机,1995年前后发生了互联网革命。进入20世纪后期,集成电路技术每18个月刷新一次,微处理速度每年提高近10倍,网络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正迅猛发展的信息栅格、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宽带、智慧地球等,不仅昭示着一个新15年周期的开启,而且孕育着一场信息革命的风暴。, i$ I$ _1 ^( @1 @; Z( W7 C- h
更难想象的是,原本只是用于科学计算的计算机,居然会成为机械化战争的“掘墓者”、信息化战争的“催生婆”,并在微电子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等高新技术群的烘托下,经过半个世纪的大浪淘沙,在20世纪的余晖中导演出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战争大戏。
( Y7 E4 a6 i3 s c+ u这是揭开信息化战争序幕的一页:0 a7 m% r: F% J5 W: p
1991年海湾战争,当多国部队复杂的作战指令仅由一个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发出时——那一刻,信息如同“隐形的翅膀”,渗透穿梭于多维战场空间,成为表达军事意志、统筹军事行动的“力量倍增器”,不仅改写了战场交战的法则,而且改变了力量运用的规律。
; N; o1 g6 V( ^( M; Y7 W+ u这是战争史上令人扼腕的一幕:
2 {$ m, h/ e f% z" `2 C1999年科索沃战争,当南联盟空军副司令亲自驾机升空、但眨眼间就被北约空军击落时——那一刻,信息编织的“从传感器直达射手”的无缝链接体系,将机械化战争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击得粉碎,使机械化体系结构的致命短板暴露无遗。5 h1 \4 u+ + e+ T [' y7 G( o
这是虚拟中蕴含真实的一天:
2 6 Y+ J/ ~2 v6 2003年某公司进行了一次模拟演习,当某国的计算机网络被对手植入的病毒、“逻辑炸d”和“寄生虫”爆发时,电话全部失灵,证券市场股票狂泻,交通系统全部瘫痪,军队指挥机构网络数据库被彻底破坏,战地指挥官甚至不知道通过无线电接到的命令是真是假——那一刻,信息将人类对战争的认知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使“网络疆土”“网络安全”“网聚能力”成为国之大事、存亡之道。) m# y( J/ G! V$ \5 i5 T k
信息化这双魔幻之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战争的经验积累和认识理解,引导着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从机械化战争中脱胎换骨、破茧而出。 s T) I2 Q- I s6 V+ _
二+ p( \6 V( w- j) C0 P+ S
一直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人民军队,始终紧跟世界军事变革潮流,坚定地以信息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 Y8 J" M# l5 i7 \: R( ~3 }8 c O, I坐观风云只能欣赏别人的精彩,瞻前顾后必将丧失发展的良机。一直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人民军队,始终紧跟世界军事变革潮流,坚定地以信息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8 \+ ] \4 ]; i6 d Z+ Z; k i20世纪70年代末,我军以指挥自动化建设为突破口,开启了信息化的破冰之旅。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1978年,为改变指挥手段落后的状况,中央军委果断决策,启动了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当时,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搞指挥系统现代化,从自己落后的方面去看看人家的,找一找差距,很有必要。打起仗来和过去一样光靠电话行吗?要逐步实现指挥系统的现代化,总不要拖得太久吧!” 80年代末,我军指挥信息网络、数据库和指挥所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初具规模。
7 i# O4 Y2 ^6 Y F# A8 u' a/ r20世纪90年代初,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进一步指明了信息化建设的航向。同志敏锐洞察世界军事变革发展趋势,主持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1993年,军委作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1995年,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委员会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组织领导,启动了一批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装备建设项目和军民合建重点工程。20世纪90年代末,我军的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l; g c( {- {, [, J' E5 S
进入21世纪,我军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信息化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胡主席明确指出,要推动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主导的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军队形态转型,强调要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军委确立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提出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之后,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开展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步伐,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0 k 2 T- E |# B! p3 f% ~: _, p实践证明,党中央、中央军委把握发展大势的前瞻眼光、战略胆识和正确决策,是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根本保证。只有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意图,信息化建设才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Y; A( m ^! F4 m3 S
三, ^ R5 Z- `! e t: ~
我军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成效显著
0 p# @3 V t3 q: d+ B- V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 T8 ]+ F$ l% k! I% N2 Y30多年栉风沐雨,30多年筚路蓝缕,我军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U0 e' K% F2 t L p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国防通信光纤总里程大幅增长,以光纤通信为主,以卫星、短波通信为辅的新一代信息传输网络已经建成。$ T5 I& l: {0 H2 n5 _
——侦察情报、指挥控制和战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后勤和装备保障业务信息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q% ] I- q' `( f4 j
——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筹划和领导管理得到加强,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 *** 作和维护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群体逐步扩大。% [9 ~& s8 b p' N
30多年的实践波澜壮阔,30多年的探索充满艰辛,30多年的经验弥足珍贵—— H4 N" V) L! Z" x; Y J
只有把握世界军事变革大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找准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方位,不断增强技术储备的超前意识、技术发展的优先意识和技术竞争的机遇意识,才能抢占技术制高点;9 K" l7 G4 w+ K' o+ l! l7 m& c' A
只有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深刻理解、努力满足军事斗争需求,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才能增强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针对性和实用性;2 P h+ g5 G, w8 w
只有加强集中领导,坚持统筹兼顾,采取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Z, j( M+ E% Z( Q/ l0 J6 只有坚持寓军于民,把军队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信息化发展体系,共建基础设施,共用技术成果,共享信息资源,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投入较少、发展较快、效益较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c; B a& V! J `' g
四+ R( R2 m6 c1 Q) f1 f; B6 h" O
每一次军事变革的发生,都意味着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每一次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都意味着军队建设的飞跃
V- P Y( ~ m, B5 f人类以什么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方式打仗;用什么技术制造工具,就用什么技术制造武器。2 R, `3 |2 D% S- v4 C2 }- C
每一种先进技术的诞生,都意味着一场军事变革的开始。从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到当下的信息化武器,都诠释了这一颠扑不破的发展规律。直面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世界军事大国无不在加紧创新技术的同时,着力重塑联合文化、作战理论和社会心理,用软硬两手指导和推动军事能力建设从应对危机向塑造未来转变,从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从关注过程向关注效果转变。“用未来牵引现实”“靠思想引领发展”“依目标设计当下”,用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标尺扫除一切陈规陋习,可谓逐浪赶潮、随风起舞。-
6 e; S) v j0 5 X( V X每一次军事变革的发生,都意味着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从冷兵器时代孔武角力的捉对厮杀到信息化战场“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人类历史上先后产生了体力主导式、能量主导式以及信息主导式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如果说在冷兵器、热兵器及热核兵器时代,物理能、化学能是主导因素,那么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将超越一切,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发动机”和“倍增器”。' H! c5 v O U$ q) {' K9 ^2 P
每一次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都意味着军队建设的飞跃。军队的发展目标,必须契合未来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未来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必定牵引军队的前进方向。面对方兴未艾的新军事变革,面对轮廓初现的信息化战争,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偏离信息化去设定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目标,都不能游离信息化去确定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方向。哪支军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起点高、速度快、质量好,哪支军队就能在未来战场上赢得主动,更好地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
+ ~7 X1 b& ]7 @' s' W$ S五
! i0 Y7 _$ [ O面向未来,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随别人的脚印,而应该清晰地标定自己的路径,在“世界型”中创造“中国式”
5 e" B; ]7 R/ `& b3 W“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名言,也可以用来描绘当下的世界。8 j, Z/ l4 L2 v! u9 \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正酝酿着大裂变、大跨越、大转型。信息技术的基础理念、重要机理孕育着重大突破和质的飞跃,未来的世界战略格局可能因掌握先进技术格局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信息技术先发国家早已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正持续通过信息融合重塑战争机器的体系结构力,以武器装备的代差达成战场上的非对称优势,并借助这种优势达成信息威慑,以便牢牢掌握战略博弈的主动权。信息化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落后者的头上;时代差如一个可怕的“魔咒”,压在追赶者的心上。
, V4 Z1 P, i' ` d" _- S5 C# G! F中国军队又一次站在了必须做出抉择的十字路口。历史和现实启迪我们:错过这一二十年,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只有顺应潮流,积极应变,大胆改革,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说,中华民族曾经错失了几次历史性的机遇,那么这次再也不容有任何闪失。如果说,命运不是宿命,那么这次我们必须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
^& z0 P7 H5 L0 d' e& q ^面向未来,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随别人的脚印,而应该清晰地标定自己的路径,在“世界型”中创造“中国式”。7 W o/ B( o% G& X! W
认清历史方位才能把握发展方向,自我定位准确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我军机械化尚未完成,而信息化又刻不容缓,军兵种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还不平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还比较低。核心关键技术急需突破,联合作战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尤其不容忽视的是,我军信息化建设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在急行,别人也在前进。“我们随时可能被进一步拉大差距,随时可能被历史潮流所抛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推进信息化建设既不能落后时代,又不能脱离实际;既不能照搬照套外军模式,又不能盲目排斥外军经验,必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遵循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共同规律的同时,努力探索符合国情军情的特殊规律。0 Q% q3 F( a! V' `
胡主席深刻指出:我军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对军队信息化建设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也是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伟大号召。我们要按照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的要求,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信息化水平高、体系作战能力强,能够应付任何突发事件和在各种军事行动中占据主动的信息化军队。
& K: F2 W3 a7 y% _2 U w 六
# Y- I3 K( r; c: C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过程,就是人民军队实现历史性转型的过程
4 p$ `; K3 A5 Q! R c3 R8 Z) h, Z当伟大时代赋予人们伟大使命时,只有那些既勇于担当又掌握方法的人,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 P8 O5 q4 i5 ]8 v: d$ O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为发展方向、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使信息化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逐步构建我军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体系。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过程,就是人民军队实现历史性转型的过程。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
5 + o j; O7 x) y- F# _科学统筹是重要保证。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军事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枝动而百叶摇。只有改变过去那种各业务部门、各军兵种、各部队根据自己对信息化的理解分头开发、分散建设的状况,克服过去那种系统“烟囱林立”、体制“僵而不活”、投入“撒胡椒面”的现象,才能加速发展、快速发展。要坚持“有所赶有所不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坚持“局部超越带动全面赶超”的发展理念,避开别人走过的弯路,不交自己交过的学费;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部门,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科学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防止盲目上马、乱铺摊子,防止出现新的“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1 f, K6 t' C6 ^
更新观念是基本前提。当今时代正在发生的军事变革,比历史上任何一次军事变革都要深刻得多、复杂得多,而机械化战争留给我们的观念、习惯和思维定势却又太深太牢。过时的观念如同一道雾障,使部分同志吹的是变革的号角,迈的却是徘徊的脚步;身子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脑子却还停留在机械化时代。历史一再证明:先进的观念是军事实践的灵魂,没有思想的革命,技术的革命必定功败垂成。历史的昭示、现实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冲破机械化厚厚的茧和重重的壳,勇敢地从那些曾经带给我们荣耀、但已经被证明落伍的观念和思维中解放出来,确立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相适应的新观念和新思维。) n; g u2 q, V A& x
人才先行是根本之策。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大量应用于军事领域,人的因素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作用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突出。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工程,科学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完善的军事信息学科专业体系,打牢我军信息人才培养的基础;组织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演习,全面提高指挥技术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为形成体系作战能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1 s" V F ]9 _ w, p/ ~
自主创新是永恒动力。核心技术买不来,即使买来了也存在安全隐患;单纯的技术模仿走不远,最多只能带来短期的效益而不是超越的能力;单靠引进行不通,依赖于人必然受制于人。只有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我军信息化建设才能降低风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要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基本依托,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发挥后发优势,把信息化建设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按照“学人而不受制于人”的思路,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军队信息化建设道路。
8 t0 N" @! H& O' B R1 R x军民融合是必由之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实现富国与强军有机统一的战略要求,也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信息技术具有军民通用性,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军民共用性,特别是当前国家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不仅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整体上优于军队的发展水平。要做到政策法规上融合、建设规划上融合、重大项目上融合、人才培养上融合、资源共享上融合,从而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加快发展进程。
& Q" J! a {: ~& ~! F7 d七3 K& |8 E- Q/ B( q6 X' y
广大官兵既是军事变革的主体,又是实现变革的主力;既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角,又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人
& S( {1 o- \3 `# B一流的军队主动变,二流的军队跟着变,三流的军队惧怕变。9 t( n4 \8 R& r( L
早在1985年,刚被任命为国防科技委员会主任的聂荣臻元帅就充满激情地说:“前进,并且要赶上和超过我们的对手,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唯一的出路,否则,我们就将永远被人家欺负。”在惊涛裂岸的信息化大潮中,如果今天我们不能主动求变,那么明天就可能被动挨打;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创造未来,那么明天就可能重复过去。
1 e! s+ K) [+ P q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预言:在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浪潮”中,一些穷国有可能超越西方传统的发展模式而与富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并断言,“在信息技术方面,落后者只要花费领先者十分之一的努力就可以追上去”。我们坚信,不甘落后的中国军队一定能跨越机械化乃至信息化建设的某些发展阶段,抢时间、争速度,迈向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h) O% l( E: M4 N
军事变革没有旁观席,信息化建设没有局外人。广大官兵既是军事变革的主体,又是实现变革的主力;既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角,又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人。只要我们坚持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己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建设信息化军队联系起来,把本职工作同打赢信息化战争结合起来,想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就一定能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8 ]" R, L0 l9 ' S! s% U4 X“历久远而不衰,临绝地而再造,逢机遇而勃发”。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军优良传统的鲜明体现。正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人民军队,已把目光投向新军事变革的下一个潮头!
- m7 t3 I1 x1 o作战方式颠覆传统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新概念武器是相对于传统武器而言的高新技术武器群体,目前正处于研制和探索之中,它在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与传统武器有显著不同。主要包括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和军用机器人。
>定向能武器,是指武器的能量沿一定方向传播,并在一定距离内有杀伤破坏作用,在其他方向则没有。如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等。动能武器,是能发射高速d头、利用d头动能直接撞毁目标的武器,如动能拦截d、电磁炮等;军用机器人,可用于执行战斗任务、实施工程保障等。目前正在研制的新概念武器,还有网络战武器、非致命武器等。
动能武器:火炮要"脱胎换骨" "水炮":固体发射药火炮的终结者 ----------- 液体发射药火炮又称“水炮”,是一种以液体发射药代替固体发射药的新型火炮。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液体发射药炮。有专家预测,液体发射药火炮的诞生,是火炮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将在未来战争中取代固体发射药火炮。 >与固体发射药火炮相比,液体发射药火炮省去了药筒等装置,结构简化,使火炮、d丸的重量减轻,提高了发射速度;液体发射药能量高,增大了d丸的初速和射程;液体发射药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其储存安全方便,即使被击中也不易爆炸。 电磁炮:能发射各类导d ----------- 是一种用电磁作动力的发射装置,由导轨、大电流直流脉冲电源和开关等组成。两条导轨之间用滑块连接,发射时将d丸放在滑块前。当导轨接通电源时,就会产生强磁场,在强磁场作用下,滑块上的金属箔片转化为高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推动d丸,将d丸从导轨上发射出去。 >电磁炮的最大特点,是发射的炮d初速高。美国海军试验的电磁轨道炮,把3公斤重的炮d以7马赫的高速发射出去,成为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炮d家族成员。d丸初速高,射程就远,能攻击远距离目标。同时,d丸在空中飞行时间减少,可提高射击命中精度。它还能发射各类导d,而且不像传统导d那样需携带燃料飞行,从而降低了导d的造价。
军用机器人"文武双全" 机器人火炮:装填效率高 ----------- 它可以代替人完成输d、装填和发射等任务。美国陆军研制出一种 155毫米机器人火炮,它在M109式榴d炮的炮塔上,安装了一套机器人d药输送和装填系统。 >该系统由液压传动和 *** 纵,由机械手、自动输d盘和快速输d机等部分组成,机械手能轻松抓起45公斤重的d丸。射击时,机械手将d丸放在自动输d盘上,输d机能在10秒内装填3发炮d,速度比人工 *** 作快很多。 微型无人作战平台: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 随着微机电、微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型无人作战平台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世界研究的微型无人作战平台,主要有微型飞行器和微型机器人。 >微型飞行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可执行低空侦察、通信、电子干扰和对地攻击等任务。美国研发的“微星”无人机,是一种可由单兵手持发射的微型飞行器,长度小于15厘米,重量不足18克,因形体微小,即使在防空雷达附近盘旋,也难以被探测到。它在侦察的同时,还能攻击地面活动目标,可谓“文武双全”。 >微型机器人可分为厘米、毫米和微米尺寸机器人,有一定智能,可在微空间进行可控 *** 作或采集信息,能执行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可批量廉价制造。美国研制的一种可探测核生化战剂的微型机器人,只有几毫米大。还有一种正在研发中的“黄蜂”微型机器人,只有几十毫克重,可携带某种极小d头,能喷射出腐蚀液或导电液,攻击敌方装备的关键电子部件。
网络战武器:攻防兼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破坏作用,已引起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正大力发展网络战进攻与防御的装备和手段,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武器、高能电磁脉冲武器、纳米机器人、网络嗅探和信息攻击技术等。 >为了成功地实施信息攻击,外军还在研究网络分析器、软件驱动嗅探器、硬件磁感应嗅探器等网络嗅探武器,以及信息篡改、窃取和欺骗等信息攻击技术。 美军:计算机病毒发源地 ----------- 美国军方的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种类繁多,其攻击性武器主要有:计算机病毒武器、芯片细菌武器和微米/纳米机器人等。美军投资7亿美元用于“病毒武器开发计划”,邮件炸d、特洛伊木马等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病毒,正在形成系列并不断推陈出新。 >在黑客组织方面,美国国防部成立了信息战“红色小组”,这些组织在演习中扮作假想敌,攻击自己的信息系统,以发现系统的结构隐患和 *** 作弱点,并及时修正。同时也入侵别国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甚至破坏对方的系统。 俄军:某些技术领先于美军 ----------- >俄罗斯军方的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因受军费开支影响较小而发展较快,特别是网络攻击性武器,已研制出用于破坏或降低敌方信息作战系统效能的多种病毒武器,有些已领先于美国。如“远距离无线注入病毒武器”,可通过无线电频道或通信线路注入对方计算机网络,对其指挥中枢构成直接威胁。
五花八门的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为使人员或装备失去功能,而专门设计的武器系统,按作用对象分为反装备和反人员两大类。 超级润滑剂 ----------- 采用含油聚合物微球、无机润滑剂等原料,复配而成的摩擦系数极小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攻击机场跑道、航母甲板、铁轨、高速公路、桥梁等目标,可有效地阻止飞机起降和列车、军车前进。 超级腐蚀剂 ----------- 是一些对特定材料具有超强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设想一下,对坦克手来说,刀q不入的复合装甲在这种腐蚀剂的作用下变软,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次声波武器 ----------- 是一种能发射20赫兹以下低频声波,即次声波的大功率武器,可穿透15米厚的混凝土。它虽然难闻其声,却能与人体生理系统产生共振。目前研制的次声波武器,分神经型和内脏器官型两种,前者能使人神经错乱,癫狂不止;后者能使人体脏器发生共振,周身产生剧烈不适感,进而失去战斗力。 幻觉武器 ----------- 是一种运用全息投影技术,从空间站向云端或战场上的特定空间,投射有关影像、标语、口号的激光装置,可谓最直接的心理战武器。它的作用是从心理上骚扰、恫吓和瓦解敌军,使其恐惧厌战,继而放弃武器逃离战场。 黏性泡沫 ----------- 属于一种化学试剂,喷射在人员身上立刻凝固,从而束缚人员的行动。美军在索马里行动中使用了一种“太妃糖q”,喷出的化学黏稠剂可将人员包裹起来,使其失去抵抗能力。目前美国已开发出了第二代肩挂式黏性泡沫发射器。
畜牧业的管理系统、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 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射频(RF)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高频(大于10K);射频(300K-300G)是高频的较高频段;微波频段(300M-300G)又是射频的较高频段。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
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读写距离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目前,长距离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价格还很贵,因此寻找提高其读写距离的方法很重要。
影响射频卡读写距离的因素包括天线工作频率、阅读器的 RF 输出功率、阅读器的接收灵敏度、射频卡的功耗、天线及谐振电路的 Q 值、 天线方向、 阅读器和射频卡的耦合度,以及射频卡本身获得的能量及发送信息的能量等。大多数系统的读取距离和写入距离是不同的,写入距离大约是读取距离的 40%~80%。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射频
中国知网-射频技术的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