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工业网关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对下(自动化系统)协议解析能力(通讯协议:Modbus,PPI,MPI,CNC等;总线协议:CAN,PROFIBUS等;工业无线协议:WirelessHart,433等),目前的网关以通讯协议为主,只有少部分厂家会考虑对下的总线协议以及无线协议,同时传统的总线协议转换也叫工业网关,网关分不清楚。
2具备对上(IT系统)的协议对接能力,对上的通讯能力(以太网,WIFI,3G,4G,NB-IOT等)
3具备对上和对下私有协议二次开发能力
4具备数据缓存,本地计算(雾计算)的能力
具备这样的能力才可以说是一个完善的网关,另一方面,工业现场应用非常复杂,目前数据接入的成本又非常的高,往往造成业主想要上信息化系统的时候,接入成本就占到1半以上的费用。所以,网关厂家会根据市场大小去布局相应的产品层次。不过,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网关厂,都很难覆盖所有的应用,加上网关厂对IT系统的对接协议,以及对接方式并不统一。造成现在接入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大大影响了云和大数据的应用。
目前市面上的网关类型主要有单向型数据采集型、双向型简单版、双向增强版。
单向型数据采集型
对下具备串口或者网关,对上具备网口或者GPRS。支持协议解析,以moudus为主,对上对下协议可定制,可采用软件按需烧录的形式实现。支持数据缓存,对数据打时间戳。
双向型简单版
对上对下接口更丰富(串口,网口,3G,4G);预置多种通讯协议(PLC,CNC,注塑机,电力);支持二次开发
双向增强版
在简单版上增加对下的无线通讯对接能力和总线型对接能力。
其中第二种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第一种类型和第三种类型目前市场并不明确,在某些行业已经有非常强烈的需求,但是复制性不如第二种,所以目前较少有人开发。 同时第一种和第三种在选择无线通讯协议(对上或者对下)的时候都有一定风险。工业网关的市场直接可以反映我国工业物联网发展水平,如果要看工业物联网在国内的发展,我认为当前阶段看看国内工业网关的发展即可对市场有一定的判断。
11位是个人手机号码以及流量上网卡,目前只针对个人,(正规端口一个人的身份z只能实名5张,超过就实名不了,网络11位的虚拟手机卡,目前不需要实名,属于不正规 *** 作,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随时用不了的情况,很多企业都遭遇过类似的11位用卡体验);13位是运营商根据国家万物互联宏伟规划定制的工业级别的企业物联网卡,13位的物联网卡除了不能放入手机纯流量上网之外,能放入一切智能设备上,用于数据传输,目前13位企业物联网卡通过企业形式实名申请,端口实现一企业一账户的制度,一旦企业实名成功,日后制卡不需要提供证件,并且后台可以提交制卡数量不限制。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广播包,我们知道以太网在最底层是以太网数据包,无线则更是广播包,天线发送数据包到空中,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然后处理,供各层使用。
在应用层,UDP协议可以发送广播包,所以,APP或者PC程序,发送一个UDP数据包,在包中放置SSID跟密码,然后插座接受到该包之后,解析包,获得SSID跟密码,就可以配置自己,链接路由器了。
花了五个小时分析了汉枫的模块SmartLink的实现细节;
协议用了UDP广播数据包,手机向本地广播地址,端口49999,发送特定编码的数据包;
显然,模块可以嗅探到该数据包,无线数据包中已经包含了SSID,以及加密方式,所以,模块仅仅需要从数据包中推算出密码,就可以成功连接本地AP了。
汉枫用了一个很傻的效率较低的协议;
将每一个密码字符编码为UDP包负载的字节数,一个回车,一个换行以及密码字节数;
一个会话发送四次,再发送仅包含smartconfig的字符串的UDP包,如果模块配置成功,则回复包含mac地址的UDP包,手机从而知道了mac地址跟IP地址。
看似复杂,但仍然很容易猜测到,所以说很傻;
其实单数据包编码所有密码发送,效率最高,smartlink速度最快。。
此次协议分析,也让我得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结论,如果明文发送密码,那即使别人不知道WIFI密码,也可以嗅探到明文数据包,很为手机软件的安全性担心童鞋你好!
学校好不好就不太清楚,侧面了解了解,但专业很不错。
物联网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包括网络、电子、射频、感应、无线、人工智能、条码、云计算、自动化、嵌入式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及应用,它要让孤立的物品(冰箱、汽车、设备、家具、货品等等)接入网络世界,让它们之间能相互交流、让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系统 *** 纵himer、让himer鲜活起来。
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物联网以及延伸的人工智能必将为未来带来自便利的美好生活。
人类总是在追求自便利的美好生活,物联网很有前瞻性。
下一波的IT浪潮就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
好好把握学习这个专业的机会,目前物联网处于发展初期,等你毕业刚好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
一一一一
来自:广州溯源—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绿色未来1、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快2、传感器网络难以形成网络的结点和中心3、传感器网络的作用距离一般比较短4、传感器网络数据的数量不大5、物联网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较高6、网络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较低7、网络地址的短缺性导致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