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为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今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这两种说法,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但是,两种说法都有资料和历史考证,让人相信哪种,真是左右为难。)
详细生平
一、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李白的夫人是许氏,许氏死后续宗氏为妻。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阳 ;另一子名:颇黎李白有三个老婆,一个是许宰相的孙女,姓许。第二个,不详其姓。第三个宗宰相的孙女,姓宗。此外还有一个姓刘的。女儿李平阳,姓李。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不爽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性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第一个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为了使气氛更为轻松一点,我们可以想想一下这个女人的姿色和身材。李白带着这个女人曾经到安徽买了一套房子,但不久两人就分开了。第二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嫖娼取道河南商丘,并再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寂寞的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当下便领了结婚证。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三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保洁员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洁员,不擦掉是会被扣工资的。无奈,宗氏实在是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考,此时我已经开始嫉妒李白这小子了,吗的,凭什么美女一个接一个的都被他占了去了。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唉,羡慕啊。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现在的这个妻子应该和李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学道德情 *** ,应该算有记载的李白的第一次爱情,注意是爱情。但是,也是可能是信仰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有时候甚至会超过爱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邝山学道去了。于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后便不复再娶,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但是由于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从磷冤案时多次施救。得一此女为妻,足矣。
二、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以下便是《大鹏遇希有鸟赋》: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南华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髣髴其形。若乃足萦虹霓,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画,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三、一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狞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丰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四、翰林供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天宝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李白自然侍从同去,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歌颂圣朝威力,深得玄宗赏识。此时,玄宗宠爱杨玉环,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谱人新曲歌唱。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己虽在长安,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归山,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五、再次远游
1漫游梁宋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这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2东去吴越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水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美丽妇女。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3探幽燕,走江南 李白在吴越漫游了几年,漂泊不定。这时国家混乱,情况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心情引导下,他决计去幽燕(今北京一带),以探虚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形势己很危急,自己却无能为力。安史之乱前两三年,李白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仍然衣食依人,经常赋诗投赠地方官,以求帮助。 在此次漫游期间,李白因夫人许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变,国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学道,一面企图为国建功,对于国家安危,颇多关切,虽然仍事漫游,已与过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策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人幕。李白人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梓潼),完全出乎意料。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朝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己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塌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景点名胜对联
浙江温州江心寺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宛浮玉,千秋此地妙高台
江西南昌滕王阁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南昌百花洲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江西庐山绝顶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江西吴城望湖亭 地以人传,溯自周郎习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各成奇
迹 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观
九江庚楼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九江浔阳酒楼 世间无此酒 天下有名楼
九江烟水亭 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江西大庚挂角寺 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
华,他乡沦落 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
水,缥渺江波
广州白云山 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白云
广州云泉山馆见山风山水乐水似隐非隐仙非仙
肇庆市鼎湖山庆云寺钟楼山气半归湖泪雨涛声遥答渡头钟
肇庆鼎湖山半山亭客游图画里僧语水去间
到此处才进一步愿诸君勿废半途
九龙青山禅院十里松杉围古寺百重云水线青山
白云白鸟飞来去青史青山自古今
上海豫园湖心亭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
上海豫园得月楼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上海陈公祠 昔时未读五车书,雅量清心,温如玉,冷如冰,是大将实是大儒,使天下
讲道论文人愧死 此日竟成千载业,忠肝义胆,重于山,坚于石,忘我身不忘我主,任世间
寡廉鲜耻辈偷生
江苏扬州平山堂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岭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扬州史可法墓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
扬州史可法祠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
上梅花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老臣心
江苏清江禹王台洪水想当年,幸怪锁洪湖,十万户饭美鱼香,如依夏屋清时思俭德,祝神来清浦,
千百载永勤沐泽,共乐春台
苏州虎丘白居易祠唐代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苏州范仲淹祠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观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苏州张旭祠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兑传八法酒狂称草圣,满常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苏州网师园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苏州沧浪亭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
苏州闲吟亭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烟雨湖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
人言为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
雄
南京清凉山六朝金粉微风后一味清凉上月时
无锡蠡园景宜楼烟水老渔情,任凭人事沦桑,且消受物外田园,眼前风景湖山故乡好,占得天然图
画,更近傍旧卢门巷,黉舍弦歌
无锡梅园客为坝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我是江南驿使,折来聊寄一枝春
镇江金山江天一览亭天镜照晴空,谪仙去后来坡老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对彭郎
镇江挹江亭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
徐州留侯祠五世报韩终有恨一时兴汉本无心
湖南长沙屈原祠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以天行地大文章
湖南桃源县陶渊明祠六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湖南桃源县桃花源山绝境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避秦电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
湖南岳阳岳阳楼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湖南宝庆双清亭云带钟声穿树出风摇塔影过江来
长沙城心阁四面云山都到眼万家灯火最关心
湖南岳阳小乔墓铜雀锁春风,可怜歌舞楼台,千古不传奸相冢杜鹃啼落月,也为英雄夫婿,三更犹
吊美人魂
湖北武汉黄鹤楼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黄鹤楼一览亭大江东去千峰翠爽气西来两袖青
黄鹤楼太白亭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景点上联下联
福州鼓山地出灵泉润海表天生石鼓镇闽中
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
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私来由
福州西湖李纲祠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
福州西湖开化寺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
福州乌山琵琶亭一d流水一d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福州林则徐墓风清华表翔无鹤,云护佳城关玉鱼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
福州洪塘金山寺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福建连江百洞山初地引人徐入胜好山一望始开怀
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
福建永泰方广岩石室云开,风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干
厦门浪屿日光岩浪击龙宫鼓风敲梵刹钟
厦门太平岩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作主乐天成
厦门中岩中隐春深飞野鹤岩泉石瘦响寒林
厦门集美鳌园花草春常在虫鱼万象观
乔木认前痕,劫后能酬经始志菁莪期远荫,老来犹报济时心
福建郑成功祠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壁千秋新事
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邵武熙春山放开眼孔,看晓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洗净耳根,听林鸟争啼,寺钟
答响,渔歌唱晚,牧笛催归
武夷山小桃源喜无樵子复观奕怕有渔郎来问津
武夷山石湖涧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福建晋江县草庵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里天光云影四时春
晋江五里桥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福建惠安崇武古城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
漳州南山寺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漳州白云岩书院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福建漳浦县海月岩石佛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福建龙海木棉庵明千秋大义为国家除奸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杭州西湖岳飞庙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
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
杭州西湖秋瑾墓丹心应结平权乐碧血常开革命化
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杭州西湖灵隐山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杭州西湖灵隐天王殿峰峦或再有飞秋,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西湖烟霞洞倘他日蜡屐重来,须记取山中松径携一片红云归去,莫错认世外桃源
杭州西湖冷泉亭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韬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杭州吴山城隍庙八百里源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杭州刘庄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
杭州龙井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杭州云栖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杭州净慈寺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杭州西湖楼外楼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苏公祠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
杭州西湖孤山寺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明月自来去空潭无古今
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扬柳一千株
杭州西湖湖心亭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茑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杭州西湖秋月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杭州放鹤亭水青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
杭州四照阁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浙江普陀山兰若即清,竹林亦静诸天不老,大地皆春
浙江永嘉东山张园池楼面壁拓幽居,一角永嘉好山水筑楼存古意,千秋康乐旧池塘
景点上联下联
黄州赤壁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安徽安庆大观亭倚槛苍茫千古事过江多少六朝山
安徽凤阳谯楼王孙不归,芳草何曾歇城廓犹是,白云无尽时
安徽采石矶太白楼吾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山东济南趵突泉画阁镜中,看幼作神仙福地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北京韩愈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北京陶然亭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
长戈满地,一亭独幽,客子河梁携手去把酒问天,陶然共醉,西山秋色上衣来
北京颐和园涵虚堂碧通一径晴烟润翠涌千峰宿雨收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
北京颐和园养云轩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幕,山雨霏微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碧云寺恐坏云根嫌地窄喜看山色放墙低
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海水朝(潮),朝朝(音召)朝(潮),朝(音召)朝(潮)朝(音召)落浮云长(涨),长长
(音常)长(涨),长(音常)长(涨)长(音常)消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十年幕府悲秦泪一卷唐诗补蜀风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成都武侯祠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重庆云顶寺云间天上顶上园光
四川乐山凌云寺秋云留远寺明月照深林
峨眉圣积寺半天开佛阁平地风人家
峨眉洪椿寺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
四川新都桂湖秋色横眉,桂树丛中招隐士湖光照面,荷花香里坐诗人
四川眉山三苏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广西桂林独秀峰五咏堂户外一峰秀窗前万木低
异代景前修,想石榻摊书,竹林怀友新堂还旧观,对半潭秋水,一柱奇峰
桂林桂山书院桂林无杂木山水有清音
贵阳城北关头桥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
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人
陕西苏武庙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妆来赢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
封侯
陕西潼关华岳三峰凭槛立黄河九曲抱关来
陕西汉中天汉楼到此最高,看芳树春流,一览兼收秦蜀景何须更上,诵好山云影,五言已尽宋元诗
西安古寒窑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千余载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沙,想见
冰心
云南昆明西山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
昆明西山飞云阁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廓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
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九天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
忆八载星霜,关
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昆明华亭寺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昆明华亭寺钟楼 绕寺千嶂,松苍竹翠 出门一笑,海阔天空
昆明黑龙潭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昆明翠湖公园海心亭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
昆明太华寺 一幅湖山来眼底 万家忧乐注心头1 关于物业维修工的赞美诗句
关于物业维修工的赞美诗句 1 形容“赞美物业”的句子有哪些
1 咱们物业真是好,起早贪黑,工资不怕少,物业管理真是好。家家户户都说咱——地道!邻里故里,乡里乡亲,都来我们小区。物业员工,各个欢迎!我们就是——耳熟能详的物业员工!
2 物业管理暧人心,日理万机万家行。行事来迟迟不迟,不说其事说房子。
3 沐清晨雾霭而起身,朝朝暮暮,挂一身星月银辉息作。兢兢业业,三百六十个日月的守望,是楼宇间的窗明几净。四个季节的交替,不变的是笑容。
4 不曾轰轰烈烈,难有惊天动地,都是小事一桩,料定事无巨细-----是的,这就是小区“总管”,这就是物业管理。
5 种植绿地,清理垃圾;停车布局,进出登记;治安巡查,水电煤气。。。看似鸡毛蒜皮,却关系到业主生息!这就是尽责的物业。
6 没有过分的言辞,一个笑脸,感受到了温馨致意;没有强悍的姿态,一身精神,显示出铜墙铁壁!没有谦恭,只有大器,没有猥琐,只有正义------这就是物业管理员的业绩,这就让小区业主应有的敬意!
7 情系住户,维持千家万事通。心牵业主,保证百姓全如意。
8 服务公司规范、专业、高效,服务人员礼仪、形象优良,对待业主和蔼可亲,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我们的好管家、业主的好朋友。
9 虽是服务业,但怀天下心。都说:物业人,是一棵草,默默无闻,低头工作,低调随和!
都说:物业人,是一片叶,弱小身躯,可挡狂风,可抗暴雨!
10 物业人,是一座山,坚守岗位,服务业主,坚毅厚重!物业人,是一片海,心胸宽广,善解人意,广阔博大!
11 物业人,他,飘拂一种柔情,视业主为亲人,无私奉献,永不疲倦。物业人,他,悬系一种深沉,同小区共命运,纵然寂寞,三生不渝。
12 新一代的物业人,新一代的兵器人。这就是我们,情系物业,立足兵工,服务社会,回报国家,为之点赞的物业人!
2 歌颂物业的诗歌朗诵稿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周海安 合:三十年前,字典里查不到这样的词语,只听说有扫地的、打更的,不清楚什么是保洁,什么又叫做物业。
伴随着改革的号角,一个响亮的名字在春风里荡漾,展开了服务管理的新篇章。那就是我们—物业人!1:那安睡的高楼下,守卫着的是我们忠诚的保安战士;时时刻刻守卫这花园里的每一幢高楼,每一条街道,每一块石阶。
2:我知道哪一个灭火器该换了,我知道什么时候盗贼活动最猖獗。 3:居民区,教学楼,超市,仓库;防火第一,防盗第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宁,萦绕着我们的每时每刻,每日每夜。
4:对讲机,巡逻车,电子眼,监控器,布下天罗地网。 5678:保卫辖区安宁,保障城市建设,一个掷地有声的誓言。
9:当人们还沉睡在甜蜜的梦中,我们的保洁员,早已悄悄地把深夜告别; 10:秋雨里,我们排除马路上的积水;冬日里,我们清扫楼间小路上的残雪。11:楼道上,清洁的地板滴落着,你我辛勤的汗水, 12:走廊里,如镜的门窗上,映照着你我成功的喜悦。
13:我们勤劳的保洁,走进辖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走遍花园里的每一条石阶14151617:爱岗、敬业,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让业主满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8:在那堵塞的下水道旁,是我,用娴熟的 *** 作,咔咔几下,换来业主满意的感谢。19:在意外跑水现场,我们的班长,第一个冲上前去, 20:冰凌都结满了你的前襟,你却只想把损坏的阀门换的更快一些; 21:多想擦去你身上的污泥呢,可你却不好意思,脸儿红的象深秋。
3 关于物业的诗歌
物┆环┆老┆有┆保┆电┆入┆《│
│ ┆ ┆ ┆ ┆ ┆业┆境┆人┆事┆安┆梯┆住┆新│
│ ┆ ┆ ┆ ┆ ┆再┆为┆孩┆一┆个┆犹┆两┆龙│
│ ┆ ┆ ┆ ┆ ┆不┆生┆子┆推┆个┆如┆年┆城│
│ ┆ ┆ ┆ ┆ ┆有┆不┆无┆二┆是┆鬼┆用┆问│
│ ┆ ┆ ┆ ┆ ┆作┆打┆玩┆六┆童┆门┆临┆题│
│ ┆ ┆ ┆ ┆ ┆为┆扫┆场┆五┆玩┆关┆电┆集│
│ ┆ ┆ ┆ ┆ ┆;┆,┆,┆,┆,┆,┆,┆中│
│ ┆ ┆ ┆ ┆ ┆我┆花┆厕┆不┆污┆上┆停┆营│
│ ┆ ┆ ┆ ┆ ┆们┆草┆所┆办┆言┆下┆水┆│
│ ┆ ┆ ┆ ┆ ┆肯┆树┆平┆实┆秽┆乘┆停┆貌│
│ ┆ ┆ ┆ ┆ ┆定┆木┆房┆事┆语┆客┆电┆似│
│ ┆ ┆ ┆ ┆ ┆将┆死┆建┆只┆连┆心┆家┆诗│
│ ┆ ┆ ┆ ┆ ┆你┆成┆成┆收┆成┆胆┆常┆歌│
│ ┆ ┆ ┆ ┆ ┆换┆片┆片┆钱┆篇┆寒┆饭┆版│
│ ┆ ┆ ┆ ┆ ┆。┆;┆;┆;┆;┆;┆;┆》│
4 赞美社区物业的诗歌朗诵
和谐社会,美丽家园
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一颗颗高大的树木
一阵阵清香的空气,
一条条清澈的小溪
它们交织在一起,
这是我们美丽的祖国
看,树木用那健美的臂膀,
指向远处的东方
小花在那高大的树下,
向我们频频微笑
听,这一条条小溪流水的声音,
化为一首美妙动听的交响乐
闻,那一阵阵芳香是从哪儿传来?
那是我们清香的空气
这是我们的家园
山山水水都令人神往,
美好的未来催人奋进,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愿这一草一木变得更美
愿这人们和谐相处的景象,
变得更好
让来自各国的人们,
在这鸟语花香的家园中,
沐浴着和煦的阳光,
感受着人们和谐相处的气氛
令他们心驰神往
我爱我的祖国“焰舞”是《成语大会》第三季第七期的一道字谜题目。这道题目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谜语,谜底为一个成语。根据题目中的提示“老来俏丽”,可以猜测谜底与年龄、美貌有关。通过分析谜面中的字义和谐音,结合常见的成语知识,可以得出谜底为“不老成仙”。
首先,“焰”字可以理解为火焰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光彩夺目的形容词;“舞”字则表示舞蹈或动作。将两个字组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光彩夺目的舞蹈”,这个词组与“不老”、“成仙”都有一定的关联,暗示着谜底与长生不老有关。
其次,“老来”二字表示年龄较大,而“俏丽”则表示容貌优美,这也是提示谜底与年龄、美貌相关的重要线索。而“不老成仙”正是一个比喻长生不老、容貌永葆青春的成语,与谜面的提示相呼应,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因此可以推断出谜底。
综上所述,通过对谜面中的字义和谐音的理解,结合常见的成语常识,可以得出“焰舞”字谜的谜底为“不老成仙”。这也是一道比较经典的成语谜题,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加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wangyue
赏析一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萧涤非)
赏析二
一曲民族精神与个人抱负的颂歌——杜甫《望岳》诗赏析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
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为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内容,我们应首先对泰山的政治文化背景有个基本的了解。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云:“郑昂曰:王者升中告代必于此山,又是山为五岳之长,故曰岱宗。”古代某些帝王曾在这里举行过封禅大典,战国时齐鲁一些儒生以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所以在统治者的眼中,泰山是封建政权“与天无极”、“天禄永得”的一个象征(见《汉书·武帝纪》)。统治者的这种观念,自然会对当时社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然,巍巍泰岳,不仅会引起统治者永葆政权的联想与祈祷,而且也引发着国人一种崇高之感受和敬仰神往之情。“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诗经·鲁颂·閟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登山》)。“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谢灵运《泰山吟》)。“登高者以致九霄之上,爱景者欲在万人之先”(丁春泽《日观赋》)。从这些对泰山讴歌的诗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泰山在国人心中唤起的,该是一种何等至高至美的境界的联想。作者在这首诗歌中,便将对民族崇高精神的礼赞和个人奋发的入世情感融为一体,歌颂了一种“泰山精神”。
如上所说,“岱宗”是五岳中古人认为最高的泰山的尊称,是“王者升中告代”之地;在民族意识中,已具有最高境界的象征意义。所以当诗人一开端就以“岱宗”二字呼唤,其情思之庄严凝重可想而知。一个虚字“夫”,就把如此庄严凝重的情思与至深至厚的自豪感,精妙传出;“如何”二字,更表明诗人此种至深之情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接下的“齐鲁青未了”句,历来为人们所叹赏。泰山位于齐之北,鲁之南,以齐鲁之广大,能见其青青之色,故而更觉泰山之高。这种写法,确实十分新颖。然而,它还能给读者更深远的联想:齐与鲁既曾为古国,则泰山屹立于此,由来久矣;悠悠古国与泰山苍翠之颜相依相存,竟无了时。这历史悠远的“齐鲁”之国,曾是登过泰山的文化巨人孔子传播文化之处,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极为重要之基地,最能引起读者对其文化蕴味的亲切感受。杜甫笔下的泰山,不似谢灵运《泰山吟》的“崔崒刺云天”那样高不可攀,也不似李白的“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游泰山六首》之六)那样引起遗忘人世之感,而是扎根于大地,绵延于齐鲁,给人间带来无限青翠之生机。“齐鲁青未了”之警句,来源于诗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崇敬和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三句的“神秀”,实从“青未了”传神而来。泰山之超绝处,不仅在其高耸云霄,横亘万里,而且尤在其神秀之气。而此“神秀”,又是大自然(造化)格外赐予。在几分神秘的气氛中,泰山透露出永恒、超然的气质。这其间饱含着特定时代人们对泰山的敬畏、崇尚之意,也蕴含着本属于泰山之子的诗人无比自豪的感情。
“阴阳割昏晓”,是接写泰山之高。由于山势高峻,山之阴、阳两面竟判然分为一昏一晓之色。这一句紧承“造化”而来。正因为“造化”将其一切神灵之气赋予泰山,泰山亦以其奇绝之姿割断昏晓,参与造化。《庄子》云:“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三、四句,将“造化”与“阴阳”对偶而写,在有意无意之间造成天地间阴阳之气于泰山周围运作之势。古籍中对泰山常有“东岳之灵,造化氛氲,是生二仪”(北魏孝文帝《祭岱岳文》)或“东方万物,始交代处”(《五经通义》)的一类观念。可见杜甫是受了这类观念很深的影响的。
以上四句,作者以浩然沉著之笔,勾勒出一个包罗万象、气韵超然的泰山;下四句更渐渗入了作者一己之亲切感受,诗人欲将自己远大浩茫之思与高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了。
“荡胸生层云”,是承转的妙笔。此时作者虽未直接写泰山,却通过山中层出不穷、飘浮不定的云雾,写出泰山的深邃;而随山云层出而心胸激荡、思绪万千的诗人,其襟怀也正如吞云吐雾的泰山一样广大。一“荡”一“生”,由静至动,给肃穆的泰山再添生气,诗人的兴致也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决眥入归鸟”,把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进一步展现开来。这是全诗意象较为细微的一句,却在飞鸟的高翔中,展示了泰山的无限广阔。疾然而飞的鸟儿,使诗歌的动感更加强烈,也鼓起了作者想象的翅膀。
无论是远望、近望还是细望,都不能尽望岳之情。泰山之独绝处,正在其居高临下、俯视群峰的气概。所以中国一位伟大的哲人登泰山以后,感到天下变小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篇》)而杜甫正是抱着登最高处的理想、创最辉煌业绩的心情来望岳的。
细品《望岳》诗,会深深感到在莽苍雄浑的自然景物中蕴藏着无穷的生机活力。这种生机活力,是属于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古国的。“岱宗”的尊严,“齐鲁”的高古,“造化”、“阴阳”的博大浩渺,孔子登泰山之顶时胸怀的坦荡浩然,都是文明古国之活力与智慧的生动体现。而一位诗人,只有当他把自己的抱负理想融入具有无穷活力的民族博大精神中时,他的诗歌才能如祖国的山川河流一样长久。这首《望岳》诗正是属于杜甫自己,又属于民族的不朽诗篇。 (黎烈南)
赏析三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首联两句,从远望角度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景象。开篇以问句领起,形成突兀的语势振起全篇。“夫如何”非常传神地抒发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激动喜悦、惊叹揣摩之情。第二句则大笔挥洒出一片青翠山色,显示出泰山的高大雄伟。
颔联两句,从近望的角度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钟神秀”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割昏晓”写泰山的雄伟阔大。“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峻的气势。这一联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
颈联两句,从凝望的角度来写泰山,通过动态的画面,极力表现出泰山的高大。这里用“鸟”这细物来烘托空廓辽远的大景,有点睛传神之妙。“归鸟”点明时至傍晚,但诗人还在望,如此入神,说明诗人爱岳。这一联以云和鸟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并写出诗人长久望泰山的出神神态和内心汹涌的豪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尾联两句,写诗人由仰望泰山而产生的登临“绝顶”的愿望。诗人通过想象的情景来衬托渲染眼前的情景。“凌”字表现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豪迈气概。“一览众山小”则写出了他想象中登上绝顶俯瞰群山的感受,极富诗意,劲拔有力。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这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原因。)
全诗以一“望”字为红线,情景交融。就距离而言,望是自远而近,就时间而言,望是自朝至暮,并由望岳而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景。在描写方法上,这首诗虚实相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
赏析四
胸怀豪放 格调高昂——读杜甫诗《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写过三首咏岳的诗,分别咏颂东岳、南岳和西岳三座名山。这首《望岳》诗是诗人为咏颂东岳泰山而作的名篇之一。
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在作诗的前一年,杜甫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他当时少年气盛,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极其自然地引出泰山来;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所谓岱宗,又称岱山,就是泰山,因为它是五岳之首,故云岱宗。前人说“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从齐到鲁,历二国其未了。”诗人紧紧抓住了一片青绿的特点,没有费多少笔墨,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诗论家对此曾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它“只五字,真雄盖一世”。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诗人着意描绘出来的泰山灵奇秀美的恣态:这座奇形异状的高山,好像是为神灵所特意创造,把大自然所具备的一切神奇秀美都集中了起来;山峰直插云霄,遮断阳光,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了明暗不同的两个天地——这边已是明朗的早晨,而那边还是昏黑的夜晚。诗人在这里所用的“锺”和“割”字,都是别具匠心的。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而后者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伟!
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因为这座山峰很高,云势积叠而起,诗人站在山麓仰望,仿佛感到云气荡其心胸,故抑郁之气荡涤殆尽,襟怀为之大开;由于相距甚远,所以尽量睁大眼睛,集中视线,盯着飞鸟,并循其行踪而极目远望。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说:“‘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
最后,诗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胸舒展,神采飞扬,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登山的渴望。“凌绝顶”,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简直跃然纸上。这两句诗,杜甫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仅进一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这首诗是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真正做到了以景寓情,情中有景,情随景移,情景交融。贯穿全诗始终的则是一个“望”字,由远而近,又从近至远,都是通过眼望而步步扩展和层层深入的。故前人认为:“望岳与登岳不同。登岳,即须细详岳麓中之奇特,�岩伟岸,不可端倪。若望岳,则又不得若是,必须就其函盖体统处,写其挺出物表,有一语胜人千百之奇。”(见《杜诗言志》)因此,整首诗篇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使人读过之后印象极深,韵味无穷,如临其境,不愧是杜甫诗集中的佳作。同时,泰山正因为是五岳之首,景色神奇,气象万千,所以历来为骚人墨客所赞颂。然而,历代咏颂泰山的诗篇都无法与这首《望岳》诗相比拟,所以仇兆鳌说:“少陵以前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劲遒峭刻,可以俯视两家矣。”又说:“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这些评价当然是很高的,可也是中肯的。 ( 李 谊)
春望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 *** ,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