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不会失业的工作有哪些?

未来不会失业的工作有哪些?,第1张

近年来,随着高 科技 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很多领域中已经投入使用了,减少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人失业,然而 智能机器人的功能是有限的,有很多工作是代替不了的 ,所以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们也就不会失业,那么未来有哪些工作不会失业的呢?


一、医护工作


人的身体结构是很复杂的,而且情况也是随时变化的,所以医生看病、动手术都要经过一番思考、判断才能进行,智能机器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它们没有人的大脑,不能进行思考活动。 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人生病,所以医护人员是永远不会失业的 。


二、教育行业


虽说智能机器人的知识储存量比人要多得多,但是却无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且让一台冷冰冰的机器给学生上课,自然是没有好的课堂氛围的,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又怎么学得好呢?教书育人是人类的责任,所以和教育相关的工作也是永远不会失业的。


三、互联网研发人员


现在电脑和手机越来越普及了,人们外出只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这些高 科技 产品又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必将是高 科技 产品的时代,也是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又离不开研发人员,所以从事和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也是不会失业的。


四、与 汽车 相关的工作


现在 汽车 越来越普及了, 汽车 维修、 汽车 美容的市场需求是很大的。可能你会说,国家不是提倡大家绿色出行吗?未来不应该是公共 汽车 、自行车、电动车的产业吗? 汽车 产业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话虽这样说,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汽车 还是有的,数量也还是庞大的,退一万步讲,就算以后没有烧油的 汽车 了,但用电的 汽车 又会快速发展起来的,所以未来和 汽车 相关的工作也是不会失业的。


五、生产制造工作


我们每天都在用制造品,制造品已经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盐、杯子、药品等,现在用到这些东西,以后也要用到,所以和生产制造相关的工作也是不会失业的。


智能机器人是没有大脑的,所以永远不可能代替人类,也不可能替代所有的工作,所以未来不会失业的工作还是有很多的。


——END——




马云在东京和孙正义对话时说,未来20年有50%的岗位要失业,这会不会是危言耸呢?但有一个事实是真实的,那就是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现在一些岗位会面临失业的危险,动物有本能,机器有智能,人有智慧。未来这些职业失业的风险比较小。

一是公务员和职业军人。公务员和军人在我们国家是执政党的基础,国家管理和 社会 管理必须依托公务员和军人,公务员队伍和军队发生了动摇,国家就会陷入动荡。随着经济和 社会 发展, 社会 管理成本会有所下降,但这并不影响这两类人的职业稳定。

二是 科技 、教育、文化等智慧型就业人员。随着 科技 的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将创造新业态取代传统产业型态,大量的岗位会被取代。但机器永远代替不了人类的 情感 和智慧, 科技 、教育、文化等智慧型就业岗位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三是企业管理人员和具有行业执业资格者等复杂脑力劳动者。这类人员从事的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是知识的创造者,具有智能机器不可替代的性,是智能机器的使用者和 *** 作者。

未来会失业的工作主要是容易被 科技 创新所替你体力劳动者和简单的脑力劳动者,除此之外,其它从事智慧创造工作失业的可能性极低。

牛津大学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最有可能和最不太可能被自动代所代替的工作岗位

最有可能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工作

牛津大学表示,十二个工作岗位有99%的机会实现自动化。它们是:

数据输入员,图书馆技术员,新帐户开户职员,摄影过程工作者和冲印机 *** 作员

报税员,货运代理,手表修理工,保险承保人,数学技术员,手动下水道工作人员

职称审查员,摘要和搜索者,电话推销员。

最不可能被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工作

以下是22种只有04%或更少的可能性被自动代所取代的岗位

娱乐 治疗师,机械,安装和维修一线主管,应急管理总监,心理 健康 和药物滥用 社会 工作者

,听力学家,职业理疗师,骨科医师和假肢医师,医疗保健 社会 工作者,骨科医师和假肢医师

职业理疗师,消防人员一线监督员,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住宿经理,营养师,编舞,销售工程师

教学协调员,内科医生与外科医生,心理学家,特殊教育除外的小学教师,普通牙医,警察和侦探一线监管人员。

在可能会自动代所取代的工作岗位,您会看到需要大量需要重复任务的岗位。数据输入员和电话推销员是两个很好的例子–这两项工作都需要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执行相同的 *** 作,而这最终是机器可以完成的。

但是请看看这些工作试图完成什么目的。电话销售是一种销售形式。是的,也许电话销售的任务会消失,但销售永远不会消失–这也是任何业务的关键部分。因此,这实际上是一项技能变更,而不是裁员。

数据输入员也是如此。随着AI变得越来越复杂,计算机将能够自行输入数据。就是说,这里的真正需要是弄清所有这些数据-数据科学家是世界上最抢手的工作,并且将继续如此。

这是技能的改变,而不是工作的减少。

相反,看看不太可能成为自动化的清单,您会发现很多工作需要人际交往和批判性的,善解人意的思维。 社会 工作人员需要从临床,法律和 情感 的角度来处理案件,这是无法自动完成工作的完美示例。几乎不可能看到机器人那样做。

不过,不要过于笼统地说,所有面向客户的职位都不太可能被机器取代。例如,收银员正越来越多地被机器人取代。取而代之的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组合-人机交互和批判的,善解人意的思维-机器很难更换。


从现在开始并学习进行此更新所需的技能,您将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将挑战变成巨大的机会。

未来不会失业的工作,应该是提供服务的工作。


首先,是讲故事的人、程序员和客服。

当看到这个题目,我第一时间想起之前听罗辑思维,其中有一期说到:

细细想了想,上面说到不会失业的,都是做服务的工作:

1)讲故事的,是给喜欢听故事的人提供内容服务;

2)程序员,是为各种机器提供服务;

3)客服,就是提供售后服务。


其次,是理发师。

做理发服务的工作,也不会失业。无论机器多智能,机器很难根据人的头型来理发,也不能让人坐上输送带,让机器统一、批量理发。而且理发师、造型师跟顾客建立的感情,机器无法代替。


第三,是医护服务人员。

需要接受医护服务的人,他们除了需要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外,更需要的是关心,嘘寒问暖。先进的机器,无法代替人性的关怀。我家里有老人,每隔一到两周都要到中医院看病。那个医生跟每个病人,每次都要聊半小时以上。老人总说那个医生很好,很了解他的病情和病史。开始时我们觉得,老人看了那个医生,症状没有多大改善,不明白老人为何总说那个医生好?后来分析了一下,发现老人觉得那个医生好,正是因为那个医生每次都跟他聊很久,很详细地了解他的生活情况、他的感受等等。所以老人事无大细都先去找那个医生,若是那个医生不懂如何处理,他都要听那个医生推荐,再去找其他专科。像这样的医护服务人员,应该不会失业的。


我们相信,跟服务有关的很多工作,都不会失业的。

未来不会失业的工作,肯定是相对稳定,不会受市场的波动干扰的工作。
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冲击, 社会 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大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都很不容易。因此,对有工作的人来讲,必须要珍惜手头的工作,不要轻易的更换,决不能朝秦暮楚、三心二意。
就我国未来的发展形势来看,未来不会失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医生。未来中国进入老龄化 社会 ,医疗卫生、医疗保健行业成为 社会 的热门行业,与之相关的保健品,医疗器械、养老康复等成为热点。
二是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计,也是 社会 必须具备的基础事业。从公立幻儿园到高中阶段,各地的职教中心都属于基础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不会出现失业现象。
三是公务员。公务员是 社会 管理工作,是保障 社会 治安秩序、 社会 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国家财政负担。
四是承担 社会 公共事业的事业编人员。这部分人,承担着公共事业职能、 社会 服务职能,也是由国家财政负担。
五是电力。电力供给,是企业、民用的日常能源,缺一不可。
六是电信移动人员。进入信息化 社会 ,今后的5G网络、数字货币都离不开这两个行业人员的付出。
七是燃气公司人员。燃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八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发,促进 社会 科技 进步。
九是IT行业。是企业、单位、个人必须拥有的人才。
十是有土地的农民。给农民加上土地,就不会失业,有土地资源,就有粮食保障吃饭不愁。

大家好!当前 社会 竞争的非常激烈,很多岗位都被机器所代替。未来什么样的工作不会失业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大家看看是否可靠呢。

(1)、教育行业的工作

教师一直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工作,因为教师从事的事情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虽说现在有很多试题的讲解能够被机器人所代替,但是很多做人的道理,机器人是无法代替教师工作的。

(2)、计算机类的工作

根据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的调查,487%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他们毕业前就已经找到了工作。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还是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也就是他们不仅在信息 科技 领域就业机会多,而且很多其它领域也非常需要这类人才。

(3)、科研工作将不会失业

科学研究可能就是这些智能化机器人的研发者,他们之所以不会被淘汰是因为他们是一个在不断的变革,在追求时代的发展,以至于说时代的进步要依靠这些人,所以未来也不会失业。

(4)、WEB前端工程师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程序员写代码,写到天荒地老,这类工作是需要相关人员未来进行完成的。将人类的文字转化到网络上排版、切图、甚至创建,这也是网络营销当中非常重要的。

还有很多如: 娱乐 有关的工作、餐饮行业、律师、电商运营等等。想要不失业,那么就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革新。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工作都可能会失业,因为这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包括工作也是一样,即便你不给别人打工,选择自己创业,也依然还是会失业。

当然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那么现实当中,失业率偏低,或者是不至于轻易失业的工作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上班族

很多私人企业经常 *** 心人手不够缺员的问题,但是很多行政单位和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却恰恰相反,因为这些单位一般 *** 心的反而是人员如何分流出去的问题,为此,很多单位甚至提出了到龄提前退休等办法,但是这也足以说明,以公务员为代表的体制内上班族,工作更稳定,一般不会轻易失业。

2、满足人们基本衣食住行需求的工作

虽然目前 社会 发展很快,很多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很多传统行业日渐式微,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多新工作机会冒出来了,很多传统的工作没有前途了。但是,不管 社会 如何发展进步,不管行业新陈代谢如何加快,人们基本衣食住行的需求是所有需求的基础,而从事相关行业相关工作的岗位,一般也不会轻易失业,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需求。

3、“两大”行业相关工作

所谓“两大”,其实就是 大 健康 和大数据行业。

首先,医疗包括养老、康疗等大 健康 行业,应该是今后很多人都绕不开的行业,而且也是今后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行业,那么这方面的工作只会越来越吃香,就业率自然也会越来越高,而且工作干得好的话,谈何失业呢?

其次,随着 科技 越来越发达,大数据行业只会越来越吃香,只要有一定技术,今后失业将不用太担心,因为大数据今后必然会嵌入到各个行业中去,会跟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只会越来越吃香。

总之,今后不会或者说是不容易失业的工作,一个是体制内工作,一个是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的工作,一个就是大数据和大 健康 行业相关工作,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未来不会失业的工作应该是以人为对象人的工作,下面具体说一下:

1、老师,对象是学生,加之国家重视教育,只要不误人子弟应该不会失业。

2、医生,对象是病人,也是当下最热门的工作,只要负责任应该不会失业。

3、律师,对象是诉讼人,当下高收入职业应该也不会失业。

4、销售人员,对象消费者,有人就有市场。

5、公职人员,对象人民大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应该不会失业。

跟人有关的行业不只上面五类,今天例举其中几个,但凡是对人的事业应该不会失业。

2、律师。律师行业是最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因为它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考虑人情因素。

3、科学家。有知识的人永远不会失业。

4、家里蹲及自由职业者。不会受到公司裁员的影响。

5、老师。作为辛勤的园丁,老师的职位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因为人工智能只是冷冰冰的金属,没有老师的热情和耐心。

厨师,千菜千味,变化无穷,满足各类人群的味蕾。理发师,根据客户的要求,做出各式各样的造型。职业军人, 科技 再发达也需要这样的一群人。医护人员,针对不同病患做出特定的治疗方案。其实还有很多职业, 科技 的确发展很快,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职业。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坚持学习的韧劲,未来如何变化,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碗饭。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
在很多时候云计算与物联网这两个名词是同时出现的,大家在直觉上认为这两个技术是有关系的,但总是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有的地方一提到物联网就想到传感器的制造和物联信息系统。其实云计算和物联网两者之间本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物联网只是今后云计算平台的一个普通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之间是应用与平台的关系。物联网的发展依赖于云计算系统的完善,从而为海量物联信息的处理和整合提供可能的平台条件,云计算的集中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将有效的解决海量物联信息存储和处理问题。没有云计算平台支持的物联网其实价值并不大,因为小范围传感器信息的处理和数据整合是早就有了的技术,如工控领域的大量系统都是这样的模式,没有被广泛整合的传感器系统是不能被准确的称为是物联网的。所以云计算技术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统一数据管理的物联网系统将丧失其真正的优势,物物相联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可能是高速运动的列车、汽车甚至是飞机,当然也可能是家中静止的电视、空调、茶杯,任何小范围的物物相联都不能被称为真正的物联网。
同时对于云计算平台来说物联网并不是特殊的应用,对于云平台来说物联网只是其所支持的所有应用中的一种而已,云计算平台对待物联网系统与对待其它应用是完全一样的,并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云计算并不关心应用是什么。
所以对于物联网技术来说它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云计算平台的成熟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有些地方仓促上马物联网项目不考虑其核心问题的解决将会使物联网技术陷入困境。当然对于一些行业性的、区域性的物联网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还是值得去做一些尝试的,这样既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也能为今后的全面数据整合提供有益的经验。

智慧医疗除了医院还需要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来配合,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学不断的进步,医院也需要精细化管理,这些就包含精细化的 *** 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精细化的规划,需要通过现代化手段,其中包含医院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消防管理后勒管理、信息广播发布等各项工作,是医院精细化管理,是保障智慧医疗、智慧服务的基础智慧。

关于飞博科技

武汉飞博科技有限公司前身起源于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共同合作项目,是1998年创始人张开方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共同发起。公司于2005年正式成立,为大型医院提供专业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及运维服务,至今已在行业积累23年,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低代码开发软件应用的理念并发展至今。

目前,武汉飞博科技有限公司是具备颠覆性创新的低代码快速开发开源平台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深耕智慧医疗信息化行业二十余年!致力于打造工具智造时代的软件智慧工厂,以B/S架构、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为底层算法,颠覆客户参与模式、交付模式及后续开发模式,通过”要素共性提炼、核心技术封装、关键元素一键生成“等独有技术路径,使客户总体开发速度、客户响应及时度、应用体验幸福感多倍提升,从而为客户创造信息价值和成本价值!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未来几年行业比较有前景:
一、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我们预测:
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二、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该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三、虚拟现实
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从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2D画面和3D影像的服务。虚拟现实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全景环境,让用户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产生人机互动,给用户带来完美的沉浸感,同时用户可以在该环境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我们认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四、人工智能
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6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五、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金。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六、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我们已经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品牌易瓦特,亦会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七、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八、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
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十、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我们投资逻辑是:
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
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
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
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十一、生命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d”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
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
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
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十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
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
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
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十三、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医药类电商平台;
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
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十四、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我们将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
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十五、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 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 NF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信中利作为中国最早最广布局体育行业的投资机构,会继续关注如下领域:
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
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
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
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十六、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票房记录。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我们将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
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
3)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
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
5)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十七、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但随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
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
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
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932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