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日照高新区(全称山东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日照市主城区,设立于2000年5月;2008年1月,经山东省人民 批准,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7年1月,经日照市人民 批准,实行“一区三园”管理模式,规划面积1300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413平方公里;纳入2006版和2018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最佳投资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物联网产业园。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日照高新区 行政区类别 :区 面积 :413平方公里 启动时间 :2000年5月 发展历程,投资成本, 发展历程 高新区还拥有省级服务外包基地、省级光电产业园和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等三个省部级产业园;2005年,园区成为山东省首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4版审核的园区,也是山东省首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试点单位之一。面对新的形势,在被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日照高新区在市委、市 和东港区委、区 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谋划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从规划入手,先后聘请国家发改委、上海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编制完成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战略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明确了园区未来的发展要与大学科技园、城市主城区实现"三区联动、整合拓展"; 主攻方向是培植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装备、现代物流四大产业,打造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四大基地",构建起电子信息、现代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与环保技术、新材料及套用技术、海洋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业、都市工业和楼宇经济等八大产业功能片区。 通过分期建设、有序开发,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日照高新区建成为产业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环境优美、人际和谐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08年,高新区确定了"做强四大产业,建好一个基地,狠抓两个关键,强化两项保障"的工作思路,即主攻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装备、现代物流四大产业,规划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创业中心),狠抓招商引资和传统产业高新化,强化软、硬环境保障,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实现高新区的名至实归。 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拥有山东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光电产业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三个省部级园区和科技孵化创业中心、海洋生物、装备制造、物流园等专业园区。2005年,日照高新区成为全省首家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4版审核的园区,并被列为全省首批10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试点单位之一。 目前,高新区内共有投产企业9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家,占总数的8%;初步形成了以长富洁晶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业,以旭日集团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立德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业,以荣信水产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岚桥富凯为代表的木器加工业;拥有省级技术研究中心5处、市级3处。 园区的战略规划立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确立以中心城和港口为依托,打造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四大基地",实施日照高新区、大学科技园、中心城区"三区联动"发展,努力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科工贸结合、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园区。 二、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高新区地处东部沿海开发前沿地带,位于日照市城区北部,与日照新市区毗邻,是日照市主城区发展的重点区域,东临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南接日照港。规划占地面积9028平方公里。区内水、电、气、通讯等设施完备,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纺织、食品等产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1、自然环境良好 山东日照高新区自然环境良好,山地、平原、丘陵兼备,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区内地形较平坦,地貌单元属丘陵缓坡。区内有香店河、营子河和后楼河三条河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无酷暑严寒、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27℃,多年平均降水量8176毫米,四季降水有明显差异。 2、 地理区位优越 日照地处环太平洋经济圈、环黄(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是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园区地处鲁、苏两省交界处,是连线我国环渤海、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等经济核心区之间的"经济低谷"地带,背靠鲁南、中原、西北地区,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具有明显的经济区位优势。在120km半径之内有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连云港机场、临沂机场,均有高速公路相连,乘车2小时之内可抵达。 山东日照高新区的区位特点,使其在空间运输成本上居有明显的优势,有望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成为首要阵地,是鲁南地区对外开放的视窗和潜在的"增长极"。 3、交通运输便捷 日照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铁路、公路以及海路运输都十分便利,形成了"两港通四海、一线贯亚欧"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格局。 从港口看,日照拥有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岚山港,两个天然深水港口,使日照成为发展大型临海工业和现代物流中心的理想之地。日照港港阔水深,陆域宽广,是我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日照港作为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是国际转口贸易物资抵达北方各地较近便的口岸。目前与世界重要的100多个港口都实现了通航,是中国十大综合港和世界十大能源输出港之一。岚山港拥有5万吨级的液体化工专用码头,居大陆港口第二位,同时也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进口木材中转港。 从铁路看,日照拥有一纵一横两条铁路。横向-日(照)西(安)铁路,穿行鲁南和中原大地,横跨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四大南北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干线连成网路;在江苏与陇海线交汇,西行可直通荷兰的鹿特丹港。纵向-胶(州)新(沂)铁路,北连胶济铁路,至烟台港,承运渤海两岸的人流物流;南跨日西铁路、陇海铁路,穿越 粤沿海地带,将沿海发达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中国沿海钢铁大通道。此外,日照有通往北京、济南、西安、郑州等地的旅客列车,大大提高了日照市对外联系强度。 从公路看,日照公路四通八达,有日东(日照至东明)、同三(同江至三亚)两条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与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相连,可与河南、陕西的高速公路相连,形成全国高速公路干线网路。同三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北连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沿黄海、东海沿岸连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直至海南省三亚市。另外,204、206国道和335、222省道在日照境内纵横交错,直达全国各大城市。目前,园区规划区内已实现了"七通一平",并形成了"七纵十横"的骨干道路网路,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等多条主干道横穿园区。三、 基础设施 为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共修筑道路448公里、总面积728万平米;供水、雨水、污水、供电、绿化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备,绿化总面积达64万平米,园区实现了"七通一平"。 投资成本 一、土地成本 按照"招、拍、挂"方式(最低评估价格不低于136万元)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给予等同于土地 受益金额度的基础设施配套扶持。(以实际测量计算为准,不含地上附着物赔偿)。 二、建设收费 (一)行政性收费 1、人防费:免收。 2、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免收(商业经营厂房常规收费25元/m2)。 (二)事业性收费 1、建设用地规划 (1)地形图测绘费,每100亩按6万元减半收取。 (2)建设用地规划技术服务费,按18元/m2减半收取。 2、建设工程规划技术服务费,经营性用房按29元/m2减半收取。 3、建筑工程劳保费,按工程造价的26%收取。 4、工程定额测定费,按工程造价的009%减半收取。 5、质量监督费,按工程造价的175%减半收取。 其他部分生产要素成本 劳动力成本:工人最低保障收入620元/月/人;普通工人工资平均为900-1500元/月/人;高级技工和普通管理人员平均为1800-3000元/月/人。 职工保险: 养老保险:企业负担19% 个人负担8% 工伤保险:企业负担05%、1%、2% 失业保险:企业负担2% 个人负担1% 医疗保险:企业负担7% 个人负担2% 生育保险:企业负担1% 自来水费: 生活用水281元/m3 工业用水价格291元/m3(包含基本水价、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城市附加费)。 电费:大工业用电 到户电价1-10千伏05747元/KWH。 到户电价35-110千伏05687元/KWH。 到户电价110千伏及以上05587元/KWH。 基本电价最大需量30元/月/KVA、变压器容量20元/月/KVA。另外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非普(一般)工业用电 到户电价<1千伏06808元/KWH。 到户电价1-10千伏06768元/KWH。 到户电价35-110千伏06698元/KWH 另外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居民生活用电 到户电价<1千伏05469元/KWH。 到户电价1-10千伏04929元/KWH。 到户电价35-110千伏04929元/KWH 天然气:工业用气32元/m3 、生活用气32元/m3 蒸汽:工业用汽133元/吨。 宽频:(电信)开户费:办公免收、家庭120/户。 家庭580元/年,办公10兆1000元/月、100兆1500元/月。 有线电视:初装费460元/户,收视费13元/月。 电话:初装费120元/部。 注册登记费用 1、《名称预先核准》 内资公司200元、外资公司100元。 2、注册登记费: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含)以下的,按注册资本的08‰收取;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一亿元(含)以下的超过部分按04‰收取;注册资本在一亿元以上的超过部分不再收费。 3、公告费:内资公司300元、外资公司500元。 4、工本费:10元。 5、《环境评价报告》根据环评结论、评价系数确定。 6、《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结论、评价系数确定。 7、《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80元。 8、《组织机构代码证》380元。 9、《税务登记》50元。 10、《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录入费100元。 11、《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资格审查》录入费100元。 12、《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资格审查》审查费100元。 13、青岛海关制卡分中心制卡、通关软体1120元。
文/观察者网 谷智轩
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AI)芯片独角兽诞生,摘取这一头衔的仍是一家中国公司。
2月27日,AI芯片初创企业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对观察者网透露,其获得6亿美元(约合40亿人民币)左右的B轮融资,估值达30亿美元(约合200亿人民币)。
去年6月,另一家中企寒武纪(Cambricon Technologies)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整体估值为25亿美元(约合167亿人民币),彼时成为全球AI芯片创业公司的“领头羊”。
如此看来,地平线已超越寒武纪,成为AI芯片领域“最值钱”的独角兽企业。
需要提及的是,本轮融资的领投方中,世界第三大半导体供应商韩国SK海力士(SK Hynix)赫然在列,而该领域的“老大”英特尔(Intel)早在2017年就领投地平线的A+轮融资。这意味着,全球前三的半导体巨头中,有两家已成为地平线的重要股东。
地平线的“征程10处理器” 图自地平线网站
成立已三年
地平线方面对观察者网表示,B轮融资由SK中国、SK海力士以及数家中国一线 汽车 集团(与旗下基金)联合领投。
参与的其他机构与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旗下泛海投资、民银资本、中信里昂旗下CSOBOR基金和海松资本等。同时,本轮融资还获得了包括晨兴资本、高瓴资本、云晖资本和线性资本等现有股东加持。
这也是继2017年下半年获得由英特尔领投的超过1亿美元的A+轮融资之后,成立仅三年多的地平线再次获得重量级投资。
该公司还称,本次国内数家一线 汽车 集团给予地平线的上亿美元投资,也成为中国车企目前在AI领域最大规模的投资。
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对观察者网表示,“本次融资引入的重要战略伙伴和资源将进一步加速地平线的研发和商业化步伐。”
另外,SK中国总裁吴作义指出,“地平线在AI处理器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产品与方案令人印象深刻。”
此前供职于百度的余凯在2013年发起了百度自动驾驶项目。不过,2015年5月,他从百度离职,并于同年7月创立地平线。
余凯资料图 图自视觉中国
在获得最新一轮融资前,地平线也晒出了一份“成绩单”。
2017年,地平线大规模流片(试生产)并发布了中国首款边缘AI处理器——用于智能驾驶的地平线“征程”系列处理器与用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的地平线“旭日”系列处理器。
2018年,该公司依托其软硬结合AI处理器技术,相继发布了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与和地平线XForce边缘AI计算平台。
目前,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已向世界顶级L4自动驾驶厂商大规模供货。2018年底,该公司推出依托Matrix计算平台的Navnet众包高精地图采集与定位方案等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并已开始逐步落地。
在智能驾驶领域,地平线的合作伙伴包括奥迪、博世、长安、比亚迪、上汽、广汽等。
另据路透社报道,地平线和奥迪合作开发的软硬件,帮助后者获得了在中国无锡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的执照。
地平线智能驾驶演示视频截图
中企尚待追赶行业巨头
观察者网同时注意到,尽管地平线已经获得众多资本的青睐,但在AI芯片领域,中企尚待追赶行业巨头。
市场研究机构Compass Intelligence对全球100多家芯片公司进行了评估,最终的AI芯片公司排名有24家企业入围,前3强为英伟达(Nvidia)、英特尔和IBM。华为是排名最高的中国公司,位列第12名。
地平线也跻身这份榜单,排名第24名,上文提到的寒武纪则领先其1位。
其他入围的中国企业还包括联发科(MediaTek)、Imagination、瑞芯微(Rockchip)、芯原(Verisilcon),分列第14、15、20、21名。
图自Compass Intelligence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6月14日,AI芯片公司地平线宣布成立AIoT&通用机器人事业部,并推出一款机器人软硬一体开发平台Horizon Hobot Platform。这标志着地平线开始向芯片之外的产品线扩张。2015年成立以来,地平线主要为 汽车 和物联网场景的设备提供AI芯片,车载芯片是其主营产品。2019年,地平线曾发布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并实现了大规模前装量产。
此次地平线所发布的新品瞄准机器人领域,产品上主打“软硬一体”。地平线认为,机器人产业近年进入蓬勃发展期,但在开发层面上,依然存在开发效率低、技术落地难、研发成本和产品价值不匹配的问题。原因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软硬件厂商间各自为战的现状,无法形成完整系统、软硬结合、深层优化的高效协作。
“而随着复合机器人复杂度的攀升,对器件选型、软件系统、数据迭代等方面的要求也将更高。打破‘各自为战’局面,在基础设施级平台上共建开发生态,是行业降本增效、释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地平线AIOT&通用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王丛表示。
此次地平线所推出的新品Horizon Hobot Platform,由芯片(地平线旭日 )、机器人 *** 作系统(地平线TogetherROS )、机器人参考算法(Boxs)、机器人应用实例(Apps)、配套开发工具(Tools)组成,囊括底层计算、开发工具、算法案例在内的整套机器人开发服务,定位于为机器人开发者提供基础设施。
其中的地平线旭日 系列芯片,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大屏、智能家居等领域已实现规模化落地量产,应用在科沃斯、小度、TCL等产品上。系统方面,采用地平线TogetherROS ,通过芯片指令集调优,通讯延迟、CPU占用可大幅降低。
此外,针对机器人开发,地平线还对外推出相关核心部件及套件,如机器人开发板旭日 X3派、与本末 科技 合作推出AI轮足机器人开发平台刑天等。
地平线官网显示,当前地平线产品主要包括整车智能计算平台征程系列以及Matrix系列,AIoT边缘AI芯片旭日系列,以及AI全生命周期开发平台天工开物。据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余凯博士透露,截至目前,地平线车载芯片征程系列出货量已经突破100万片,获得70多个车型的前装定点,其合作伙伴包括奥迪、上汽集团、比亚迪、理想等车企。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即通过传感器或物理识别装置等感知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通过ICT通信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进行计算和处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进而对物理世界进行管理和控制。一句话解释:互联网的升级迭代版,互联网实现人与人的链接,物联网增加人与物理世界的链接;感知物理世界的变化,并对物理世界进一步的管理和控制
萌芽期:(1991年-2004年):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构想物物互联,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物联网的定义。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将传感网络技术列为未来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初步发展期:(2005年-2008年):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8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高速发展期(2009年-至今):2009年美国政府将新能源和物联网确定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率先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科院、运营商和多所大学建立物联网研究院。中国正式开始物联网行业战略部署。2010年中国政府将物联网列为关键技术,并宣布物联网是长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欧盟成立物联网创新联盟。2016年,NB-IoT技术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2018年6月,5G通信技术成熟化,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完成,进入产业全面冲刺阶段。
总结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大致经历:
第一阶段:智能消费产品的涌现
2012-2015年期间,消费类物联网产品一夜爆发,过后却慢慢消退。包括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水壶、智能电饭煲等等智能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大致思路是将传统硬件产品,添加上Wi-Fi、蓝牙、ZiBbee等无线技术,再结合APP进行控制。这股热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害怕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存在问题,再加上价格比较高,对于消费者而言性价比不高,市场认可度比较低。
第二阶段:底层技术完善
第二阶段相对于上个阶段,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突破。这个时候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物联网的技术,比如NB-IoT、LoRa等新型的传输技术、AI算法、智能语音技术等等,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等计算存储技术走上台,传感器产品也更加的智能化,具有更多的功能。
第三阶段:行业级应用兴起
完成技术突破之后,物联网的应用逐渐从早期的消费类应用往企业级应用发展。更多的应用于城市建设、政府政务、各行各业产业当中。
物联网IoT产业架构分四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物联网IoT产业链:端——管——边——云——用
随着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开始下沉,更加贴近数据源头,使得边缘计算成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关口;将来将有75%的数据需要在网络的边缘侧分析、处理和存储。因而物联网产业链由之前的“端——管——云——用”发展为现在的“端——管——边——云——用”;
“端”:物联网终端,主要是完成数据采集以及向网络端发送的作用;包含芯片、感知技术(传感器+识别技术)、 *** 作系统;
“管”:管道层,保证通信的作用,无线连接、卫星和量子通信等方式;
“边”:边缘计算,将集中式架构分解成边缘位置的点;
“云”:云平台,主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包含云计算平台和AI技术;按厂商类型分:运营商、ICT、互联网和工业制造厂商以及第三方物联网平台;按商业模式分PaaS和本地部署;按照平台功能可以划分: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
“用”:物联网IoT应用层,落地到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中;三大业务主线:消费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并称产业物联网)
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 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其中, 环渤海地区 凭借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和总部优势,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基地;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无锡双核发展为带动,整体发展比较均衡,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珠三角地区 是国内物联网市场化最成熟、体系最完备的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自主的、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成果和信息增值服务模式,产业规模领先其他地区; 中西部地区 软件、信息服务、传感器等领域发展迅猛,成为第四大产业基地,且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均存在优势,对物联网产业链底端感知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利于产业规模效应凸显,形成产业链;有助于改善协作条件,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更好的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四大产业集聚区相互独立、各有特色,汇聚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链逐渐完善,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体系基本完备。
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后,安防市场就成为了其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成功落地的最主要场景之一。对于安防应用而言,智慧摄像头、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概念的不断涌现,对于芯片产业催生出海量需求。那么,国内安防AI芯片领域的主要玩家及产品都有哪些呢?
安防市场有多大?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176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19亿美元。而在这其中,平安城市中的安防仍然是最大的应用场景。
而这也与安防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首先,以视频技术为核心的安防行业拥有海量的数据来源,可以充分满足人工智能对于算法模型训练的要求。其次,安防行业中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追查的诉求与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完全吻合。为此,安防市场也成为众多巨头以及创业公司的必争之地,例如华为。
近日,据俄罗斯国家媒体Sputnik 报道,华为将以5000万美元收购莫斯科安防技术企业Vocord,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布局。在产品方面,华为在2018年就曾发布了星像、星驰、星图、星盾、星辰五款系列化智能摄像机,与传统安防巨头正面竞争。
从细分领域来看,视频监控的市场规模占比接近安防整体市场一半。未来两年预计保持134%的年复合增速。
需要哪些类别芯片?
从技术角度而言,ISP 芯片(Image Signal 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主要负责对前端摄像头所采集的原始图像信号进行处理;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数字硬盘录像机)SoC 芯片主要用于模拟音视频的数字化、 编码压缩与存储;IPC (IP Camera,IP 摄像机)SoC芯片通常集成了嵌入式处理器(CPU)、图像信号处理(ISP)模块、视音频编码模块、网络接口模块等,具备入侵探测、人数统计、车辆逆行、丢包检测等一些简单的视频分析功能;NVR (Network Video Recorder,网络硬盘录像机) SoC 芯片 主要用于视频数据的分析与存储,功能相对单一,但由于多与 IPC 联合使用,市场增长也较快。
通常情况下,安防视频监控模拟摄像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一颗图像传感器和一颗ISP芯片,安防视频监控网络摄像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一颗图像传感器和一颗IPC SoC芯片。
随着5G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于安防行业而言,未来“云边结合”也将是最主要的趋势。在云端芯片方面,目前主要还是英特尔、英伟达、谷歌等国外企业的天下,国内企业短期内还难于取得突破。相反,在边缘侧尤其是视频处理方面,对国内企业而言是难得的机遇,国产替代正在不断深入。
主要的玩家有哪些?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华为海思、寒武纪、云天励飞、中科曙光、国科微、 中星微、北京君正、富瀚微、景嘉微等在安防芯片领域都有布局。其中,海思布局比较完善,在IPC SoC市场占有大量份额,并且已经覆盖云端及边缘。以下为国内主要厂商在安防AI芯片领域布局情况:
华为海思
主要产品:Hi3516CV500 等、云端 AI 芯片“升腾”系列
目前,在视频编解码芯片领域海思是绝对的霸主。根据HIS统计数据,2016年海思以62%的出货占比,远超TI、NXP和Ambarella等国外企业。另外,在网络摄像机(IPC)SoC芯片市场中,海思半导体可谓一家独大。
云天励飞
主要产品:NNP100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提供五位一体(芯片+算法+数据+应用+服务)端到端全栈式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其“深目”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平安城市、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无人机船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行业。
云天励飞在2016年完成了第一代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NNP100的研制,并基于FPGA载体实现商用。2018年8月,云天励飞面向嵌入式端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IPU 成功流片。
地平线
主要产品:旭日系列
地平线基于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平台及领先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实现边缘端 AI 的计算与推广,为客户提供高清人脸识别摄像机、高性能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及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全栈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
主要产品:Ali-NPU
2018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达摩院正在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这款芯片将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
Ali-NPU将应用在解决图像、视频识别、云计算等商业场景的AI推理运算问题,提升运算效率、降低成本。据阿里方面透露,按照设计,阿里巴巴的Ali-NPU性能,将是目前市面上主流CPU、GPU架构AI芯片的10倍,而制造成本和功耗仅为一半,性价比超过40倍。该芯片成熟后将通过阿里云提供公共服务。
依图 科技
主要产品:questcore
2019年5月,依图宣布推出其首款视觉推理AI芯片产品questcore(中文名“求索”),该款芯片采用16nm工艺,最高能提供每秒15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的视觉推理性能,适用于人脸识别等多种任务场景。
questcore单芯片可支持64路视频高清实时解码,支持50路视频实时解析,可支持视觉的检测、分类、识别、跟踪等任务。
景嘉微
主要产品:JM5400、 JM7200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致力于信息探测、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领域的技术和综合应用,为客户提供高可靠、高品质的解决方案、产品和配套服务。目前是国内率先成功自主研发国产化图形处理芯片(GPU)并产业化的企业。
景美系列GPU芯片是高可靠性、高性能、低功耗的图形处理芯片,能够高效的完成图形加速功能,并提供了多种丰富的外设接口,支持外视频在图形上进行开窗、缩放、旋转以及叠加显示。
富瀚微:
主要产品:FH8856、FH8852、FH8632、FH8535、FH8538D等。
上海富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专注于视频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满足高速增长的数字视频监控市场对视频编解码和图像信号处理的芯片需求。
在视频监控方面,可提供高性能视频编解码SoC和图像信号处理器芯片,主要包括IPC SoC和Camera ISP两个方面。
国科微
主要产品:GK7205/GK7205S 、GK7202、GK7101、GK7102
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长期致力于智能机顶盒、智能监控、存储、物联网等领域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解决方案开发。
国科微2015年进入安防IPC领域,凭借其优秀的ISP性能、完善的系统架构、超高的系统集成度、优异的低功耗设计等高性价比优势,先后推出GK710x等系列H264监控芯片,新一代H265智能监控芯片GK720系列及产品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智能家居、交通、金融、学校等行业级、民用消费级安防监控市场。
1、中山市万宝电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器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电暖器、热水器、饮水机等。2、佛山市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韩国知名电子企业,在顺德旭日科技园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和销售。
3、佛山市普瑞特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气控制技术和智能装备研发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
4、广东三维通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物联网传感器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