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
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
第三,我国是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物联网建设专题研讨会,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专业设置,新成立了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2009年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新华日报记者探访了南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这里的研究者与“物联网”打交道已有五六年。在实验室,一些“物联网”产品已经初见雏形。此外,南邮还有系列举措推进物联网建设的研究:设立物联网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研究;启动“智慧南邮”平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物联网示范区等。
世界第一块工业物联网芯片
2012年由重庆邮电大学研发的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国际工业无线标准的物联网核心芯片——渝“芯”一号(uz/cy2420)在渝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话语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第一家高校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0年6月10日,江南大学为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资源,推动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立“物联网工程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2年6月,教育权威数据在物联网爱好者论坛建立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物联网学校查询系统,专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服务,方便大家查询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院校。 2011年4月,长安大学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推动陕西省(国家物联网中心)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推动地方经济,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长安大学和西安浐灞生态区共建长安大学科技园”,也是全国第一个拥有直接服务于物联网板块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项目描述: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30000平方米,长安大学联合具有较强技术转化实力的企业打造物联网产业园区,依托西安地区科研综合实力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超高频RFID、高端传感器的研发及技术转换转让,打造物联网器件集散、物联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集聚、物联网产品展示以及研发办公、商业配套。
目标招商企业(项目):项目主要吸引物联网集成技术、软件开发及产品销售企业入区经营;吸引智能物流、环保、交通、电网、安防、家居等六个主要门类的研发服务类企业和项目入园。 权威人士日前向记者表示,首批5亿元物联网专项基金申报工作已启动,共有600多家企业申报。工信部已筛选出100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物联网专项基金总计50亿元,预计5年内发放完毕。
工信部、财政部4月联合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相关管理办法。该基金将重点支持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和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四大项目。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但传感器、RFID (无线射频技术)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与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我国大陆共有450余家从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生产厂家,但外资企业占67%。 据透露,申请首批物联网专项基金企业多为中资企业。通过物联网专项基金引导,有关部门希望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 物联网工程师证书是根据国家工信部门要求颁发的一类物联网专业领域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证书。
该证书被划分为5个方向:
物联网工程师、节能环保工程师、物联网系统工程师、智能电网工程师、智能物流工程师。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中,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互通,改变了人类的联通方式。而普遍被认为是互联网技术“下一代”的“物联网”,则是实现了万物的互联,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改变。而作为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家电企业,随着近年来技术的发展,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也越来越快。
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美的也加速了在物联网领域的探索,积极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升级,在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创新活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整体布局,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近日,美的介绍了集团目前的知识产权整体情况,以及在物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布局与应用。
IoT发展基于多年智能积累
美的集团IoT副总裁向江旭在2021年10月提出了“元家居”的理念,具体是指基于感知、通信、AI、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基础技术,将物理空间(人、物、环境)、互联网空间(信息、服务)与虚拟空间(元宇宙)相结合,数字家庭孪生,为用户提供全新的物联网应用与交互体验。“元家居的概念是跟物理世界非常相关的,跟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都非常相关,这些确实跟我们的业务紧密相关,而不仅仅是一个噱头,这是我们美的独有的优势。”
向江旭介绍,美的的理念,就是每一台家电都是一台电脑,做到家电的智能化、电脑化、AI化甚至机器人化。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技术创新的支持,也少不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创新的加持下,美的在物联网领域的相关专利也逐年增加。美的IoT成立以来已经布局了近500件相关专利,约90%都是发明专利。此外,各事业部的相关物联网专利,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分析、智能导航、智能家居等,共计申请专利超过25000件。
美的IoT知识产权负责人莫玉芳介绍,在专利布局方面,美的IoT主要集中在智能家居的控制、智能家电的联网配网通信、软件云端技术的开发以及安全与隐私等几大领域。此外,由于涉及到所依托的美的美居app,所以在知识产权方面还布局了软件著作权和相关的商标,以及外观、GUI方面的专利来支撑美居app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标准制定方面,美的也在2021年提出了全新的家电智能分级标准,从L0到L4的分级对家电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进行分级。据了解,该智能家电分级标准已经提交给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组织也已经受理。
“我们是在行业里的第一个提出这个标准,也希望能够以此来引领家电家居智能化的行业发展,希望行业内有一定的规范,也能有更多的互联互通。”向江旭希望,通过标准在基于开源的 *** 作系统层面可以做到互联互通,真正达到让消费者受益的目标。
文|新经济沸点 郭娟
9月8日,联想在其年度创新 科技 大会上,不仅秀出了优质的朋友圈,也展示了强大的“技术肌肉”。
在这场主题为“新IT、新引擎”的创新 科技 大会上,联想定义了“端-边-云-网-智”为技术架构的新IT,这是因为企业正迎来智能化转型的新篇章,各行各业都在继信息化、数字化后,开启了智能化转型。
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麦肯锡在2020年对全球800家企业的高管展开了调查: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企业不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进程,而且也加大了对机器人自动化技术 (包括物理机器人) 等的应用: 有85%的受访者表示其组织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有67%的受访者表示其组织加速了对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当我们谈到智能化,就意味着IT要素的变化,英特尔全球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在此次的联想 科技 创新大会上总结,“有四种超能力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无处不在的算力、无处不在的连接、云到边缘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
几年前,联想开启了智能化转型,随着转型的成功,带动了业绩“逆周期”的增长。
根据最新财报,联想在2021/22财年第一财季营业额10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净利润3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9%;净利润率28%,达到多年以来的新高。联想集团再创史上最强的第一财季业绩。
其中,作为集团大本营,中国区承接大转型使命,正式迈入了智能化增长新通道:智能产品、智能基础设施和智慧服务业务 (联想内部称之为“3S业务”) 的收入分别实现了173%、58%和43%的年比年增长,3S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25%。
在转型智能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今日联想的智能IT引擎——擎天,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大会上表示,擎天是基于“端边云网智”新IT架构的内核,它包含了技术中台和通用业务中台的GPaaS层,以及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VPaaS层,并且具有云原生、中台化、AI智能三大技术特征。
过去四年,联想的智能化变革,是形成“擎天”的“磨刀石”。
2017年的时候,联想的PC业务一度被外界质疑,遭遇“增长天花板”,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这点:自2012年起,联想的PC业务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386%后,此后一直没有太多突破;到了2017年,IDC的数据显示,联想PC业务掉出全球第一的位置,增长率在当年也下滑了12个百分点。
为了解决PC业务增长的问题,再用过去“产品升级”的方式来提振几乎是无效的,彼时的联想中国找到一个最优解:“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问题却接踵而来,旧有的IT架构无法支撑这个转变。
在这场变革中,联想中国先将产品线划分出大客户、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三类,再将用户进一步细化为九大客群:商用用户从B1到B5五个等级,消费者定义为C,分为四个群体——发烧友、品质精英、 时尚 新锐和新新人类。
“以客户为中心”意味着业务场景的多元化和丰富化,以及如何直达客户需求,实现服务等多方面的升级。
这就要求新IT架构应该变得模块化和敏捷型,才能多触点地高效触达客户,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今天的MarTech的市场管理中台和SalesTech销售管理中台,以及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创造的智慧“魔方”客服中台。
“以客户为中心”的变革效果立竿见影。智能化转型启动后的第二年,即2018年,联想PC在国内市场份额中的占比就超过2012年的386%,达到387%。
然而, 变革更像一台“大手术”,系统性、整体性的要求很高,当前端的客户服务方式发生改变后,必然引发后端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供应链智慧化变革等连锁反应。
以联想地处合肥的生产工厂——联宝 科技 为例,现在每天可处理5000笔以上的订单,其中80%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这种柔性生产方式,是前端客户服务方式改变所致,柔性生产能力的背后,是联想供应链的智慧化改造。
目前,联想智慧供应链已打造成为协调市场供应需求的“中枢大脑”,与全球400家核心供应商建立了数字化平台,让联想和上下游供应链成为一个整体联动的生态链,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协同运作及智能预测,其供应链的智能预测准确率甚至高达70%。
联想智慧供应链打破的不仅是PC“天花板”,还打开了从接单、智能排产、智能生产,到智能质量检测、智能配送在内的全数据通路,实现工业大数据平台LeapHD、工业物联网平台LeapIoT和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LeapAI三大模块的有机联动,完成了最重要的“擎天”技术中台模块的积累。
正是过去四年坚定智能化方向的持续变革,才让联想中国在2020年的业绩得到总爆发。
作为一家改革开放时期诞生的“新兵”,它穿越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周期,走到智能化的今天,智能化转型既是联想中国经历过的考验,也是许多传统企业正在面临的时代命题。
然而,过去几年,多数企业却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屡屡碰壁,德勤的数据显示,85%以上的企业仍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艰难跋涉。IDC的数据也显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失败率徘徊在70%到80%之间。
数智化转型的实质代表了企业抓住先进生产力的诉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商业模式革新”就能让一家企业迅速成为“时代的企业”,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转型的核心变成了“底层技术驱动”,但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具备这种原生技术积累。
联想中国不一样,多年来持续布局前沿技术,它拥有17个研发基地、4个AI创新中心,和近3万专利及专利申请;它申请的5G标准必要专利数已经超过1200项,同时联想AI实力也受到权威认可,入选网信办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端方面更不用说,联想的PC、平板和高性能计算的技术积累都位列世界前列。
这些技术都在使“擎天”得到爆发,形成联想内生的原生技术,并具备“外化”的能力,泛化成许多行业的底层原生技术。
上文提及的联宝 科技 在构造智慧供应链中形成的技术中台,同样能应用在石化行业。 石化行业的炼油催化裂化环节有1000多个信息采集点,通过联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LeapIoT) 的智能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代替人力,收集数据,再用工业大数据平台 (LeapHD) 进行清洗、人工智能平台 (LeapAI) 进行分析,就能让机器根据优化结果自动调节、自动管理。
据了解,这一方案已帮助某石化企业把原油转化为汽油的收率提升09个百分点,一年净利润提升5000万以上。
又如,联想中国“客户服务”转型中形成的智能客服“魔方”,在仅有400位工程师在线的情况下,完成年度2000万的线上服务量, 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魔方AI机器人独立完成近一半的客户咨询,同时,魔方机器人还根据用户的ID,调出以往的服务记录,运用智能推荐的技术辅助工程师精准快速地解决客户的问题。
现在,“魔方”的能力外化到支持在线客服、热线客服等全渠道客服、营销预测与智能推荐等客户服务功能,可帮助电信、金融、零售等行业客户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另外,“魔方”与新IT中的AI、区块链、大数据等中台模块封装,形成城市运营管理平台,从而快速调度城市服务资源、赋能城市运营管理应用生态,实现“魔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目前,该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已运用在很多重大国际赛事的赛事指挥中心。 联想在智能制造、智慧服务上积累的技术能力,变成一个个的能力模块,逐渐架构成 “擎天”智能IT引擎。擎天架构中另一个重要模块是联想大脑(AI能力),如今也广泛外化给其他企业使用。
比如,联想大脑Edge AI平台,不仅提供AI静态环境,还提供AI动态环境支持,通过边缘小样本终身学习技术,实现本地AI模型动态持续更新,从而实现低延时,更精准和数据隐私保护等客户需求。
同时,基于智能推荐算法,通过Edge AI平台,联想可以给客户提供最优的AI模型和联想智能化硬件匹配的方案。针对连锁门店这种大范围部署的场景,通过多通道云端协同技术,将AI模型规模化部署到边缘设备端。
联想为一家全球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拥有2200多家门店,实现了门店的智能化改造,远程巡店,产品管理,入侵检测等多个场景的智能化应用。 更关键的是,它是在保留以前传统摄像头的情况下进行的部署,也就是说,仅赋能旧设备,唤醒了新的能量,使得客户智能化硬件成本投入减少了66%,年投资回报率介于10-15%之间,三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同时安保成本每年节省达到千万级以上。
联想中国通过“内生外化”打磨出的“擎天”,具备“端、边、云、网、智”全要素能力,同时在使用方式上模块化,可定制和可选择,如何去理解呢?“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擎天可以释放全模块的能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只选擎天里面的部分模块能力。”
总之,从“渡己”打磨出“擎天”的实力,到现在对外输出智能化转型的能力“渡人”,联想中国的这场变革具有开创意义和参考意义, 谈及擎天的未来,刘军在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擎天联盟”,他表示,作为一家以“端边云网智”全要素服务客户的企业,联想将以“擎天”引擎为内核,跟业界的各类合作伙伴, 比如:智能设备伙伴、新IT技术伙伴、应用伙伴、内容伙伴、服务交付伙伴,一道,建立“擎天联盟”,共同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商务等生态系统。
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所言,联想已经步入了智能化发展的新周期。
果说消费互联网改变的是人们的消费方式,那么智能制造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其所带来的影响要比消费互联网大上十倍,甚至是百倍,一个仅仅是在价值的流通环节实现了信息的连接,而另一个则要在价值创造阶段实现信息的沟通交互。这里不仅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还涉及到人与设备、人与产品、设备与设备的信息沟通,及所谓的万物互联。
要想做到全面的万物互联,产品从设计到制造交付乃至售后服务的价值链和业务模式都将被重新定义。首先需要研究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产品进行初期设计的时候进行规划,用模块化设计来匹配个性化特征以及个性化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意义上的个性化定制是无法实现或成本非常高的,除非是3D打印,但也受制于材质。
接下来,就是个性化生产的过程,这里仍然需要生产流程的设计,生产流程被整个连接起来实现连续均衡生产,而不是每个工序断断续续的生产,这也是精益化生产的要求。
最后,就是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交付到客户手中,客户使用过程中的产品数据通过网络发回给制造商,制造业通过这些产品使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优化产品设计,也可远程调整这些产品参数,提高使用性能,降低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所以说,智能制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云计算、检测、传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整个实施的过程需要先行规划设计,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连续。如果没有先期的规划设计,这些信息系统、自动化等都会各自为政,根本无法融为一体发挥该有的功效。在实际的调研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许多企业上了各种各样的IT系统,结果都变成了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实现有效利用,决策也就失去了科学性。
思想价值决定企业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日益全球化和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普及的趋势下,优势企业之间的最高阶段的竞争,不能局限于硬技术的竞争,而是体现在企业软实力的竞争,亦即思想的竞争。面对今天的市场格局及为未来趋势,你的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这才是关键。
巴黎高科路桥大学秉承法国精英式高等教育体系,针对工业发展需求,将技术、人文与管理相结合,教学内容具有更新快,目的性强的特点,在学术科研上以项目为主线,拥有强大的企业合作背景和资源。学校注重全球发展和国际合作,在四大洲共有67个合作伙伴院校。
ENPC DBA(IM)项目关注学员成长,更关注学员背后企业和行业发展,旨在为学员提供前沿的学术思想,科学的理论支持,同时结合中国当前制造业发展,为学员提供理论与实践之间科学转换的视角、方法和工具。
更多招生简章、项目信息,欢迎私信了解详情~~~~~~
物联网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云平台成为竞争核心领域物联网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2017年以来,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跨界应用不断兴起。我国物联网数据规模及多样性持续扩大,行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细分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技术和应用发展进入落地关键期。
据前瞻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3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到了2017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798亿美元,同比增长14%。预计2018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
物联网发展呈现新特点与趋势分析
1、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爆发式增长,物联网解决方案渐趋成熟。2017年以来,全球物联网设备规模、普及率和企业级应用项目的爆发式增长,物联网解决方案渐趋成熟。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强劲增长,达到84亿台,首次超过人口数量。全球物联网市场有望在十年内实现大规模普及,到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成长至39-111万亿美元。
2、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万亿,物联网云平台成为竞争核心领域
2017年,我国物联网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全年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其中物联网云平台成为竞争核心领域,预计2021年我国物联网平台支出将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C端用户(个人用户)更加关注物联网设备带来的实际智能体验,B端用户(行业用户/企业用户)则更加关注物联网应用的投入产出比。
3、物联网细分领域热度出现分化,技术演进驱动应用产品向智能、便捷、低功耗方向发展
2017年以来,物联网在交通、物流、环保、医疗、安防、电力等领域逐渐得到规模化验证,“物联网+行业应用”的细分市场开始出现分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成为四大主流细分市场。芯片、智能识别、传感器、区块链、边缘计算等物联网相关新技术的迭代演进,加快驱动物联网应用产品向智能、便捷、低功耗以及小型化方向发展。
4、中国物联网重点上市企业营收达48338亿元,同比增长207%,创近五年新高
2017年,我国沪深板块52家及港股板块11家重点物联网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均创近五年新高,概念股交易趋于活跃,亏损面收窄,企业净利润总额波动增长,总体盈利情况出现好转。
5、无锡持续深化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累计建成、获得20多个物联网相关国家级品牌
2017-2018年,无锡持续强化应用试点示范,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进一步细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一核两翼多元”产业格局凸显。截至2017年底,无锡物联网营业收入2437亿元,拥有物联网企业超过2000家,发明专利申请量2500多件,承接的物联网工程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700多座城市,其中国家级重大应用示范工程21个,牵头制定国际标准“物联网参考架构”,正式掌握顶层架构标准主导权,已累计建成、获得20多个物联网相关国家级品牌,全球影响力稳步提升。
中国物联网行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发展瓶颈。市场与产业协同不足,行业标准政出多门,高端产品研发能力有待提高,网络基础设施亟待全面升级,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仍然突出等。
中国物联网产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夯实物联网应用基础,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协同,加快开发消费端规模化应用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标准互 *** 作研究;明晰安全防护思路,各有侧重分类实施。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这一决定中,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里面的重要一项被列为其中,成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标志着物联网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2011年3月16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刚要》提出要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已被国务院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11年4月6日《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
根据办法,专项资金是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物联网研发、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突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体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以产业联盟组织形式开展物联网研发及应用活动。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管理。
2011年5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标准化重点工作》(工信部)
文件提出将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产业发展重点,加强标准战略研究,加快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重要领域标准制定和修订,为保持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支撑。对于一些产业急需标准,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标准制定力度。今年将围绕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质量品牌、两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工作,组织制定标准3000项,发挥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2012年2月14日:《"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工信部)
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要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2012年8月17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工信部)
根据此《纲要》,中国将加大对示范区内物联网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税收政策扶持;同时,推进物联网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到2015年,无锡示范区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实现一批重点领域的典型示范与推广应用,构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到2020年,无锡示范区的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成为具有一流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核心区;集聚和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集聚区;建成一批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应用示范先导区。
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较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满足物联网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需求的标准体系,并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机制。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推广、创新激励、有序竞争的政策体系,抓紧推动制定完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鼓励多元资本公平进入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快物联网相关标准、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物联网相关专利布局,从而推动物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2013年3月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指出三网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对现有互联网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依靠增加带宽和渐进式改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主要包括:原创性网络设备系统,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应用、空间信息网络仿真、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集成电路验证以及量子通信网络等开放式网络试验系统。该设施建成后,网络覆盖规模超过10个城市。
2013年9月17日:《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标准委)
计划包含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法律法规、人才培养10个专项行动计划。各个专项计划从各自角度,对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
2013年10月31日: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
通知指出,支持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效果突出、产业带动性强、区域特色明显、推广潜力大的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项目,推动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2014年6月中旬:《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工信部)
通知指出,2014年,物联网工作重点为:1、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强物联网工作统筹协调,加强对地方和行业物联网发展的指导。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推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开展物联网技术典型应用与验证示范,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3、开展重点领域应用示范: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开展农业、商贸流通、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重域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领域应用示范,推进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民生服务领域应用示范,依托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开展应用示范,推动电信运营等企业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4、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和挟持物联网骨干企业,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商业模式研究创新和推广。5、推进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6、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各部门工作衔接,加强各部门工作衔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2014年7月:《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3〕1718号)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标准委联合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制定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请根据各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分工与进度、保障措施等,尽快细化本地区的具体措施,加强沟通协调,务实推进相关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