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象科技:小米VR眼镜是这样做出来的

摩象科技:小米VR眼镜是这样做出来的,第1张

  回到2015年12月,腾讯在北京召开了Tencent VR开发者沙龙。彼时,李树欣担任腾讯智能设备创新中心的技术总监,他向在场的开发者们介绍了腾讯VR团队未来一年的产品计划。尽管只是计划,还未有真正的产品出现,但足以让VR开发者们兴奋起来——“腾讯也要做VR了”。

  

  小米VR眼镜手柄

  离开与开始

  腾讯的VR产品,我们迟迟未等到,李树欣选择开始了另一段故事。他离开了腾讯,成为摩象科技的CEO。雷锋网编辑自然而然问到了离开腾讯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会选择小米,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要做什么样的产品”这个问题上。

  “这个阶段VR眼镜形态的产品,像雷总说的,是一个高端手机配件,还是要配合小米手机使用。从2014年左右开始做VR,负责腾讯整个VR研发和规划。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像这种形态的产品就是通过跟手机配合深度优化的,最适合当前阶段的产品形态。它是跟手机有强关联的配件,由生态公司做的话有很多优点,和其他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方向是非常类似的。”

  尽管“我们去年做过很多预研的项目,像SDK这些,但缺少载体。而在年初这个时间来看,一体机实在太早了。那时候纠结说到底要不要做一体机,如果能自己掌握,可以做一体机。但一体机对市场显然太早。做一个体验合格的一体机,基本上零售价3000左右。这对用户是一个固定资产了,是个挺严肃的事。”

  同时,内容不足以支撑一体机,这期间还需要普及和用户积累。Cardboard卖的很火,但体验差。他认为这个阶段最有机会的是一线手机厂商,“先有一个相对低门槛,但体验又好的设备,能让用户愿意更长时间地体验VR内容”。

  “腾讯会比较偏应用、软件,在系统上很难落地。坦白说,我们经过很多努力,那时候在腾讯也尝试去和手机厂商配合,很难达成一种比较好的模式吧。但如果没有手机配合的话,靠腾讯自己也做不了。像系统的优化,比如说UI系统里面这些短信,各种通知,包括应用之间的相互跳转,我怎么能做到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这个没有手机配合实在做不了。”

  而“大公司之间合作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双方之间很难达成一个非常好,双方都认可的模式”。于是,李树欣决定离开腾讯自己创业组建摩象科技,并成为小米生态链公司的一员。

  分工与合作

  确定了产品形态后,执行阶段,小米探索实验室和摩象科技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据李树欣介绍,他们负责VR眼镜的研发,小米探索实验室负责手机软件的优化。“我们经常需要跟小米一起来调优,对整个体验,传感器的优化、校准,算法方面的调优,需要两边一起合作。”

  “小米探索实验室主要针对手机部分,手机上的软件优化,UI的整个分配。例如,每个应用进出的时候,回到Launcher,还是要回到一个VR模式,它要始终保持完整的VR模式,从头到尾一个闭环的体验。”

  跟三星的Gear VR一样,小米VR眼镜也选择了只支持小米手机,分别是Note 2、小米5、5s和5s Plus。李树欣称,以当前的产品形态,“计划里不会去支持第三方手机,因为需要跟手机深度优化”。

  “我们觉得首先是让用户得到最好的体验,如果第三方手机,体验没法保证,它系统里没有优化。”

  为了适配四款不同时间发布的手机,VR眼镜与手机间的系统调优也成为开发的难点。“小米5是今年年初发布的,那时候还没考虑到VR需求。如果要覆盖更多人群,对以前手机支持,那么要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产品的打磨

  

  按钮处可调节头部大小

  他说到,VR眼镜部分的难点是传感器。除了一些硬件参数外,还有其他方面需要调优。

  “像怎么去做调优不会飘,反应快是一方面。为了传感器的校准,专门做了一套几十万的设备。产品里面包括电子部分,总共248个零件,看上去很简单,但里面有非常多的细节,而很多事情过去是没有人做过的。”

  例如,光学系统上反复做了很多方案,不同的光学参数,是跟结构配合的,像距离、尺寸,都相互关联。再比如说头戴部分的海绵垫,采用了细腻的新材料海岛绒。而垫子的厚度对光学系统也有影响。如果垫的厚了,或是薄了,成像的质量便不会那么理想。

  “但它又是软的东西,一方面我们要舒服,但又不能卡死。同时,每个人的头围、瞳距都不同。我们设计时不可能说每个人都试一下,于是打造了非常多的手板,让不同的人来测试,反复调优,最后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在人体工程学上,还有视力系统匹配上,需要花很多时间测试。”

  手柄部分也花了不少心思。“希望让每个人拿在手里是非常自然的,包括尺寸,手怎么握,重心位置,都要反复调试。像重心位置,设想是一回事,但实际会做很多手板测试。”

  产品成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Gear VR做比对。李树欣表示会针对Gear VR的痛点来设计产品。比如,头戴部分的带子,Gear VR的受力点在脸部,以及没有手柄的 *** 控。所以,他们把小米VR眼镜设计成头盔的样子,受力点放在人的额头上,并且增加了手柄。

  至于被大家说很像谷歌Daydream View的手柄,李树欣坦言,“外观和功能上确实非常相似,仅有触控板和按钮位置排列方式稍有不同。Daydream View手柄发布时我们还郁闷了一阵,担心接下来发布的小米VR眼镜的手柄会被大家讲是抄袭,但确实是原创设计。”

  外置陀螺仪=好的体验?

  小米VR眼镜发布的当天,暴风科技创始人冯鑫在朋友圈评论,“魔镜4的外观和魔镜5的技术方案。”其中,VR眼镜外置陀螺仪的方案是当下VR厂商们较多采用的方案,小米也使用了该方案。一方面,要支持已经上市的手机,另一方面,外置陀螺仪并不能构成VR体验优化的全部。因为“安卓系统本身对传感器的采样率是有限制的,要对系统核心做很多定制。”

  “我去年跟合作厂商有聊过,有人出了这么一个概念:干脆也不做这样的头盔,就做小模块。直接做一个小模块,把传感器放在上面,一根线插到里面,这个方法特别直观,连头盔都不用做了。但实际做出来,整个体验的延迟,和漂移方面优化非常有限。因为它没办法集成到SDK里面去,并且后续的图形显示方面,优化都做不了。传感器只是最前面的一段,后面还有图形系统,显示的优化,这些都做不了。它对体验改善有限,很多事情需要在手机ROM里优化。”

  大家对小米VR产品关注的另一个点是,是否支持Daydream平台。李树欣解释道,

  “时间还差一点,Daydream本身对硬件各方面有很多要求,那只能是非常高端的旗舰机,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有一定的障碍。谷歌对Daydream开放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像过去Android这么开放,还需要一段时间。”

  他表示,Daydream肯定是一个方向,一体机也是更长期的发展方向。

  “时间点”这个词被李树欣多次提到,小米VR眼镜恰好在正确的时间点上。未来,小米会不会做一体机,或是其他形态的VR产品,都要看“时间点”。“大公司不担心说跟不上,他资源大,需要体量够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474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