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TYPE-C接口的内部构造

一文解析TYPE-C接口的内部构造,第1张

TYPE-C接口的线序:

被插入端:

插入端:

从图中可以看到,被插入端上两个方向都有D+/D-,插入端上只有一个方向有。

如果各位手里有iPhone之类的设备,看一下lightning接口,被插入端(iPhone/iPod)只有一侧有线(我的iPod是下面有上面没有),连接线上是上下都有接口。

接口定义如下图:

列举完数据再来比较下Type-C和lightning:

不管什么连接线,都是要有屏蔽线的,lightning接口的数据线在被插入端是在接口的上侧或者下侧。这样设计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线在这一段是裸露的,没有屏蔽。并且数据线和屏蔽线(其实就是接地的)距离太近,这种设计对做工有很高的要求,因为不小心会短路

再看USBType-C,如果设备和主机连接起来,那么整个屏蔽线会在外面把数据线套住,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并且也不容易短路,做工要求也不高,企业容易山寨。

时国怀不认为里面的小舌片容易断,这种事情目前还是很少发生的。苹果的设计固然好,但因为屏蔽线的问题,估计在高频的条件下性能会有损耗,而USBType-C的目标是USB3.1,带宽高达10Gbps,这种情况下,不做好屏蔽的话麻烦会很大。

lightning固然看着好看,但时国怀认为在综合考虑做工、速度等因素的情况下USBType-C是一个合理的设计。要知道苹果过去30针接口跟USB的接口也是很相似的,只是大小不同。而且USB毕竟是给平民老百姓用的,做工太高的话,对于厂商来说也是件困难的事情。

除了前面说的物理结构,再补充一下其它的内容:

[功能]

功能方面USB只是一根线,但lightning不是线,应该说是一种链接设备才对(具体内容看其它答案里有),所以复杂度上是完全不同的,理论上说lightning的功能必然可以更强大(编码、压缩等等),而USB的线永远都只是线,作用就是传输、充电。

[技术原理]

lightning里面有芯片,是连接器,USB是连接线。

根据在TheiPhoneWiki上有一段匿名人士的解释,以及Chipworks对Lightning接头的拆解,苹果在Lightning线内安装了芯片,用来和其它iPhone外接设备进行沟通。

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Panic在iPhone5转HDMI转接头里发现了一颗ARMSoC芯片,而且还配备了256MB的RAM。它的工作流程是,将译码后的视频信号压缩之后,透过Lightning线来传输,然后最终利用ARM芯片译码来推送给HDMI设备。

换言之,如果只是换接口,UBSType-C和iPhone上的Lightning界面没有太大的差别。但USB线与Lightning线的差别可太大了。

[成本]

连接器必然高于连接线。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上看,lightning的体验肯定是更好的,苹果的用户体验一直很难被超越。但我感觉一旦要求更高的速度,lightning的这种物理结构似乎不是适合大规模提速,暂时观望一下吧。

[市场]

USB这种就是为小厂商设计的,容易做,性价比高,厂商的接受度更容易。时国怀相信即使苹果放开技术标准,就lightning这种线放到国内的小厂子去做,估计品质马上就差一大截,做工要求太高了。

所以,时国怀认为市场(至少是厂商)对USB的认可度更高。并且由于lightning实际上是一个设备,成本方面应该不低。让普通用户花几十块钱买条线?好像挺困难的。

Type-C为啥把接触点放到中间的小舌头上?

1、首先所有USB小口中间都有小舌片,这么设计估计也是为了保持传统。而且时国怀个人觉得这个Type-C跟过去的Micro-AB长的是很像的。

2、屏蔽和布线的考虑,我觉得这个是重点。

重点分析分析原因2:

不管什么连接线,都是要有屏蔽线的,lightning接口的数据线在被插入端是在接口的上侧或者下侧。这样设计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线在这一段是裸露的,没有屏蔽。并且这种设计对做工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数据线和屏蔽线(其实就是接地的)距离太近,不小心会短路。

再看USBType-C,如果设备和主机连接起来,那么整个屏蔽线会在外面把数据线套住,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并且也不容易短路,做工要求也不高,企业容易山寨。

至于小舌片会不会断?这种设计从移动硬盘有的时代就开始了,还很少听说断过。

USB3.0的目标是10Gbps,屏蔽做的不好的话这个速度很难达到的,所以这么设计是有它的合理之处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551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