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戴尔公司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并购,以670亿美元收购数据存储公司EMC(易安信);合并后新公司被命名为戴尔科技集团(Dell Technologies)。在备受各界或关注或质疑的目光中,这项合并顺利进行;一年半之后,中国市场也彻底完成了重组的工作。
重组的进展和效果如何?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售前系统工程部总经理杨捷。早在2005 年就加入易安信的杨捷历任渠道工程师、IP 存储产品专家,2009 年担任易安信中国区商用系统部行业解决方案经理,于2017年开始领导大中华区售前系统工程部。这个部门专注于各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广,通过大量案例积累了现代化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应用经验,同时致力于提升合作伙伴在这些领域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并赢得了客户的长期信任和高度评价。
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售前系统工程部总经理 杨捷
首先杨捷与我们披露了IDC最新发布的这样一组数据:戴尔易安信(Dell EMC)作为2018年第三季度最大的企业存储供应商,收入已经占全球140亿美元中的19.2%,取得21.8%的同比增长(超出全球19.4%的平均水平),在外部企业存储方面,戴尔也当仁不让,收入占全球31.3%;超融合领域,戴尔在IDC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报告中也赫然占据霸主地位。
在整合不到一年的国内市场,戴尔易安信在金融、教育、医疗、制造、互联网等行业开拓和传承了丰富的优秀客户案例,存储业务也突飞猛进。
戴尔易安信为什么会有如此理想的收获?
杨捷分享了她的三大感受:一是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更加丰富、更加齐全,拥有戴尔服务器业务的支持,从过去多年从事的存储业务拓展到了计算领域,再结合戴尔科技集团旗下的VMWare和Pivotal,能从上到下为客户的IT转型做规划;二是业务范围更广,在过去易安信存储市场增速放缓的互联网创新行业,更丰富的产品线为戴尔易安信带来了新的拓展空间;三是业务节奏的加快,以往专注存储领域,面向的大都是大中型客户,项目周期较长,如今中型客户的覆盖越来越广,客户需求也越来越复杂。
一次难忘的应急救助
还是在三年半前,万达各地影院陆续举办了暑期"十块钱看大片"的促销活动,反响十分热烈。由于影院的线上售票平台众多,加上万达自己的移动客户端,而每一场次的座位有限,所有的交易最终都集中到核心的交易系统上,在经历了几次拥塞之后,整个平台崩溃,给观影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时难以抚平。
经了解,彼时万达影院对购票系统已经着手分布式架构改造,实现了交易的读写分离,业务从To B模式正在向To C的互联网业务方向转变。由于这个新旧结合、前后端结合的综合平台,兼顾了线上线下业务,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架构,在遭遇抢票高峰时因为局部的瓶颈必然业务受阻。
对整个业务模式和系统架构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系统的核心瓶颈集中在交易部分。由于院线业务的特殊性,万达影院的后台是由多个应用开发商来提供的,如果要优化整个平台的话,只能从自己开发的部分下手。
在当时全闪还未得到普遍应用的情况下,万达影院对查询库进行大胆革新与应用,在最新的一次尝试中发现原来拥堵的队列瞬间打开,随后万达影院立即着手以闪存取代磁盘来改造交易库,整个平台的性能迅速提升,后续促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了解到,为万达影响提供优化方案的正是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售前系统工程部总经理杨捷和她的团队。基于此次成功的合作,万达影院全面应用包括全闪存在内的戴尔易安信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成功化解其抢票系统的难题,并优化了诸多其他相关业务。
"如何能够使业务很顺畅地进行?我们从应用开始分析,一直看到数据层,从最关键的地方下手,层层优化。"回顾这次合作的最大感受,杨捷认为IT人的思路就是做数据管理,因为从业务到交易最后都是数据,当时也是一边修改应用、一边架构调优,实现快速迭代。
这种互联网思维推进了万达影院的数字化转型。
真正意义上的以客户为重心
在20多年从事IT服务的过程中,给杨捷留下深刻印象的行业客户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一大批应用案例和标杆客户也因此树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