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研发工程师成为技术商人

让技术研发工程师成为技术商人,第1张

国内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在大学期间就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获得过电子设计的多项奖项。和许多同专业的同学一样,曾经瞳憬着的是一张张技术的蓝图,梦想技术经理,技术总监,CTO等职位。挥别大学五年之后,对技术的眷恋虽并未停止,却将更多的目标和精力放在了集成电路产品的市场开拓和产品推广上。“如果当年我坚持做研发,我现在应该是个对自己手头技术非常精通的高手了,但是我更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它能更使我更多地了解技术的脉搏,更多看到新的天地,更多地结交渠道的朋友,更多地更多地去把握自己将来要走的路……”这是一个混迹多年的技术老鸟对自身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完美诠释了技术和市场的结合。

“没卵用!”“别人的经历和我没有卵关系!”

但由于缺乏真正了解市场的职能和手段,无法找到充分了解市场状况和客户需求的集成的市场营销方法,很多企业只能照顾到眼前的利益,企业经营是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客户不断流失,满意度日益降低,甚至犯了方向性的错误。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和业务的多元化,不可避免的使得产品组合和业务模型变得愈加复杂。这导致很多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反应开始变得迟缓,日益与市场脱节,运作效果和效率明显降低。

高科技企业不可避免的从产品/技术向服务转型,很多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没有及时认识到这一点,不得不面临被整合甚至被淘汰的命运。

让工程师成为技术商人,这是任正非在国内首先提出的。

在全球领域,如微软等世界级领袖企业,也早就将技术商业化作为公司的战略付诸实施:

微软——人才战略:只找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精英人士。

那么,这些领袖企业为什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一路径,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技术领先企业,为何难逃衰退厄运?

进入21世纪的前后一段时间,企业界发生了一次不可抗拒的洪流,就是那些曾经依靠技术取得领先的企业,试图继续带着技术领先的优势进入21世纪时,几乎不约而同地步入了衰落甚至消亡。

20世纪90年代的贝尔实验室和蓝色巨人IBM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

贝尔实验室代表了一个技术导向的顶尖研发机构的没落,IBM则代表了一个技术导向型的领袖企业的没落——它们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依靠技术取得空前的成功,曾经非常富有,把技术的重要性摆在市场前面,以及缺乏把技术市场化的动力和能力,最终不约而同的步入没落。

微软的崛起

这期间,微软作为其中的代表崛起了。与其说,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的崛起是一个商业神话,不如说,这是新商业模式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必然。

微软崛起的秘诀:聘用一大批既懂技术又善于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说比尔-盖茨是一个电脑技术天才是不准确的,确切的说,他是一个深谙如何利用经营技术的天才。微软在IBM没落的同时崛起,似乎一开始就吸收了IBM的教训,即聘用一大批既懂技术又善于经营的精明的高素质人才来经营公司。微软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似乎和比尔-盖茨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这些人都深刻理解软件技术以及如何将这种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东西。

如果总裁、管理人员及工程师们真正理解他们的技术和行业市场,那么,公司就能始终走在别人前面,因此,微软总是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 *** 作自如,叱咤风云。

不了解行业就等同失败!| 一个真实案例

2014年12月中旬,我们挖来了一名产品设计师,希望他能帮助我们设计最终的成品。十二月份,我们做好了与投资人洽谈的准备,希望能够募集下一轮融资。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我们就走上了正轨,也有了一款能够直接上市的硬件产品。我们为自己感到高兴,投资人也为我们感到高兴,那真是一段称心如意的时光啊!

然而这一切并没什么卵用。事实上,我们高估了市场对我们产品的需求,而且产品的实用性似乎也不是那么强大。硬件产品销售通常是组件成本的四到五倍,我们哪儿知道这些门道?!

我们制定了完全错误的产品定价,当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时,一切都晚了!

2015年1月 — 2015年4月这段时间里,我们强迫公司进行转型,然而这一举措最终却让公司坠入深渊。我们犯了更大的错误。我们离开了物联网行业,我们也失去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该创业公司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技术的思考的另一个后果是,公司的组织机构逐步地、远远地脱离了市场,对行业不了解、臃肿、反应迟缓、毫无创新精神,最终难逃失败厄运。

我们对正在设计的产品一无所知

我们从未在自己的家里使用过已有的产品。我们也不是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当你对某样事物一无所知时,你在做决策时容易陷入克鲁格效应的困境。所谓克鲁格效应,维基百科将其定义为一种认知偏见,即一知半解的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难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然而我们确实因为一无所知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体验过已有的智能开关产品,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产品提供的递增价值十分有限。如果我们对物联网有更深入更专业的了解,我们就会知道硬件产品的定价和真正构建一款市场化硬件产品的难点在何处。避免了这一个错误,接下来你就可以避免一系列由此而产生的错误。

物联网相对论 |大咖秀直播-微软云计算事业部物联网技术总监管震

物联网作为未来万亿级超大型体量的产业,没有企业可以面对物联网而超脱于世外。当然,物联网给这个世界又带来了一次玩家重新排座次的机会。

但是物联网的真正实现,比互联网要复杂得多。譬如,物联网应用的场景都非常专业和垂直,要做好必将面临来自好几层的挑战:

首先你真的了解清楚垂直行业的需求了吗?

二是要怎样分析来弄懂用户在应用场景的消费和体验行为?

三是要如何掌握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及背后的逻辑?

身处全世界有能力提供端到端物联网平台的少数几家巨头之一的微软公司,作为微软云计算事业部物联网技术总监,《云,就该这么玩儿》的作者管震,和你分享:

1.微软公司的物联网团队是怎么思考物联网的?

2.面对物联网大潮,传统企业要如何做出恰到好处的改变及转型?

3.在万物互联时代,与消费者互动的“最好姿势”是什么?

4.如何通过物联网的场景来精准、快速地读懂客户的需求?

5.如何从未来物联网产业中挖掘到属于你的第一桶金?

6.在物联网新型市场和产品形态中,要怎样做才能活下去,活得好?


马上扫描上图二维码报名

扫描二维码结识更多志同道合行业内朋友,或添加微信号“caiyuhi“工程师助理为好友,备注“物联网相对论”即可加入微信群与管震老师同群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21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0
下一篇 2022-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