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正对外开放瞄准“高端”,行业迎来新升级

我国制造业正对外开放瞄准“高端”,行业迎来新升级,第1张

近来,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开始提速并迎来升级:一方面,扩大高技术制造业的开放领域;另一方面,将制定并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为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创造制度环境。

与之前不同,如今外资在中国的布局重点已不再只是简单地开拓产品市场,而是把重心放在搭建创新平台、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其中,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尤其受到外资青睐。

高技术制造业引资效果显著

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正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吸收外资的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591家,同比增长96.6%,实际使用外资44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3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占比达到30.2%。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36%、31.7%、179.6%。

在专家看来,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增加,一般制造业以及一般工业等低附加值产业正逐渐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然而,与中国发展需求实际吻合的先进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仍拥有良好机遇。传统行业的投资增速可能会放缓,但高端制造业、智能生产体系等却成为外资的投资热点。

据羿戓制造所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近年来,我国吸引外资更多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相契合的产业领域有了更多外资的身影。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给予外商更多投资机会,对提升制造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率、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以及实现传统制造业升级转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造业开放瞄准“高端”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开放不断提速,其中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尤为明显。

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要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国内外企业及行业组织间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到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华设立智能制造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

紧接着,国务院2017年1月发布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同样指出,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制造领域,以及工业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又印发了《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表示,取消或放宽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积极落实外商投资研发中心支持政策,研究调整优化认定标准,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大在华研发力度;进一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政策,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领域。

今年6月底,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制造业开放是一项重点内容。比如,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另外,船舶业和飞机制造业今年也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

各个地方也在加快部署。上海市前不久发布的“对外开放100条”提出,要构筑更加开放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鼓励外资投资先进制造业,吸引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及高端整车项目,支持高性能电机、电池、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配套项目落地;取消飞机制造和船舶行业的外资限制,支持外资进入高端船舶制造、船舶设计研发等产业链高端环节。

“大力引进外资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而对国内智能制造产生溢出效应。也就是说,通过竞争、知识传播、研发人员和其他劳动力的培养等,可以对国内相关行业产生正面影响。”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说。

王燕武表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知识沉淀,对于后发国家而言,除了集中资源、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之外,还需要借助外来技术和资本的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仿到创新,稳步提升高端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可以说,引进外资仍然是目前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破局的关键渠道。

外资布局已超越产品市场开拓

在制造业对外资开放利好政策密集落地之际,中国也成为外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领域领先企业争相布局的市场。

今年5月,西门子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西门子将利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方面的最新技术,搭建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和创新平台,打造数字化工厂示范中心,为广东制造业提供数字化、自动化的升级改造方案和技术支持,同时助力建设广东智能制造相关学科专业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并为广东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7月,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艾小明在“寻找中国家电业智能制造先锋”大型主题活动上透露,惠而浦计划到2020在全球三大制造基地推进智能工厂升级,中国合肥就是其中一个。

同月,三菱电机与国资委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前沿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应用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建立可持续的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前沿引领技术构架。据悉,三菱电机今后还将在智能制造领域建设开放性平台,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工厂。

显然,当前外资在中国的布局,已不是简单地开拓产品市场,而是围绕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开始致力于搭建平台、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并从中获得更大的资本增值。

值得注意的是,为加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管理,规范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活动,工信部日前研究起草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

继续扩大开放的空间仍然很大

德勤中国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智能制造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目前已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

德勤中国制造行业主管合伙人董伟龙表示,通过加强行业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标准体系建设和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方式,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将继续迅速成长。

在专家看来,智能制造涵盖领域广泛,未来进一步开放的空间仍大。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未来智能制造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将是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数控机床及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特别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智能制造业的对外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不仅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增强创新力量,也能促进制造业出口,化解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表示,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给外资企业创造了大量的投资和市场机会。“新一轮的制造业升级开放对外国企业来说,也许比第一轮有更大的红利,因为附加价值更高,市场购买力更强。”

王燕武也认为,除了要加快一些现代前沿产业的智能制造之外,对中国而言,更关键的应该是如何将智能制造与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其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率,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使得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政府决策部门需要在人才引进、财税优惠、金融支持、用地政策以及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39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2
下一篇 2022-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