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观光、上班、休闲,城市地铁承载了城市公共交通重要使命,一趟趟地铁将行色匆匆的人们送到四面八方去。
作为城市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除了作为一种便利出行方式的同时,地铁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地铁沿线的经济也会随着地铁项目的建设逐渐被改善。
“鹏城”深圳,地铁正在飞速的发展。目前深圳市已经开通了8条线,站点数共166个,其中换乘站共28个,运营总里程共285公里。在地铁7、9、11条线开通之后,深圳地铁里程去年年底曾短暂排到全国第三名,之后又被广州超过,目前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
深圳地铁也在规划建设统一的指挥中心,对地铁大数据进行收集和数据分析,像各条地铁客流量分析、客流时间分布规律、客流空间分布规律,让车辆行驶更安全,让运营服务更优化。
统一指挥中心的重要意义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31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管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主要业务涵盖地铁工程建设、地铁运营、物业开发、投融资、资源经营与物业管理、工程勘察设计等,已形成集地铁“投融资、建设、运营、资源经营与物业开发”四位一体的产业链。
深圳地铁业务板块规划为“3+1”,即集团总部加三个事业总部(建设总部、运营总部、物业开发总部)。地铁的涵盖非常广,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等,这些相对独立的专业就需要IT进行连接,支撑整体地铁的正常运营。
集团和三个事业部都分别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IT系统,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总部专业副总工王小飞表示,随着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建立了集团统一的信息化中心,将业务板块的人员统一纳入到集团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管理。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总部专业副总工王小飞
深圳未来规划了33条地铁线路,深圳地铁也筹划了25条线的指挥中心NOCC。一期工程已经将8条地铁线路的数据进行接入,为数据分析、挖掘做准备,二期工程建设25条线的指挥中心,今年年底竣工验收。
由于之前8条地铁线路,都是单线指挥中心,对于整体的管理就存在难度。王小飞所在的建设总部就是负责25条线指挥中心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同时之前的单线指挥中心也将迁入进来,全部线路都可以通过一个指挥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深圳地铁对于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比较清晰,以指挥中心项目举例,建团规划发展中心进行立项,报批,之后建设总部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竣工验收交由运营部负责整个项目的运营生产、管理和维护。
为数据制定280项指标
在指挥中心的建设上,王小飞从土建到系统设备都全程参与。由于地铁数据需要留存的数据规模增长将非常迅速,而且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分析挖掘被提上日程,所以2016年在系统建设上选用了Teradata天睿公司的数据仓库一体机。
项目前期,深圳地铁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各个事业部制定了280多项指标,通过数据仓库建立模型进行指标开发,目前已经完成40多项指标,其指标包括:客流、自动售检票、票务清算等。王小飞指出,多线路票务中心可以收到实时客流信息,以及第二天收到前一天的整体客流信息,行车类指标则是发车车次、准点率、故障率等,根据每一类专业形成相应指标。
其实,Teradata数据仓库已经被应用在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等城市的地铁运营中,Teradata在地铁数据中心的实施上不仅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还能提供强大的专业实施团队。深圳地铁的管理项目只有2个人,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实施开发团队来保证项目的建设。
预计项目一期实现数据采集和抽取,将之前8条线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做指标分析,对结果进行核查,判断评估数据分析的结果。数据对于地铁各个专业都有着指导意义,通过对数据的日检、周检和年检进行一些预防性的测试和维修,从而降低人力成本。二期实施能耗管理平台,进行能耗分析。
王小飞指出,在城市周末会议,如一些大型演唱会或体育赛制,通过数据的收集就可以提前布控,像出入口是否关闭、列车是否跨站等等,通过仿真手段预测相关设置是否合理,为运营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100T的数据仓库马上就要进行扩容,随着未来地铁线路的开通越来越多,数据也将成几十倍增长,而这些数据都要进行留存。未来深圳地铁也在考虑建设私有云,结合场景将一些系统迁移到云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