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已经获得授权使用 ARM 处理器技术,自主处理器将会在明年发布,定位低端,面向中国移动的TD LTE 市场。
此外,据悉联想和中兴也在准备自己的移动处理器。与华为麒麟处理器不同的是,小米的中低端产品采用自研处理器,能让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关于中国芯的话题,已经讨论过很多轮了。从汉芯造假到龙芯蹉跎,从神威异军突起到天河火星技惊四座,但是这些中国芯都停留在发布会上,一些小众领域。
中国现在并不是没有钱。前不久,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前往中国台湾,并建议中国台湾开放大陆资本投资 IC 设计行业,也愿意让旗下两家 IC 设计公司展讯、锐迪科与联发科合并,以期携手超越高通。他甚至与世界半导体教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商谈入股收购的事宜。但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讽刺说,赵不过是一个炒股的投资者,怎么能去问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一个世界半导体教父,公司多少钱要卖?
我们看一下中国芯的发展,最近十多年国家投入不可谓不大,尝试者也不可谓不多,但是进步却不快,问题在哪呢?中国芯应该如何发展呢?
一、闭门造车没有前途
汉芯这种直接打磨芯片造假的先不说,我们看一看龙芯的发展历程。龙芯早期的龙芯 1 与一款 IDT 的 MIPS 指令集芯片很有些渊源。但是龙芯 2 自主设计的成分就很多了。在龙芯 2 发布的年代,似乎也确实可用。但是此后龙芯产业化的角度就慢了下来,虽然有各种政策扶持,有国家资金和民资的参与,有各种笔记本,台式机产品,但是没有生态系统,性能有羸弱的东西根本卖不出去。
龙芯 2 在发布的时候,在低功耗 CPU 中还算不错,而到了现在,尽管龙芯也进步了几代,但是龙芯最新的 CPU 已经成功的被 iPhone 手机里面的 A9 秒杀了。从媲美桌面到被手机秒杀,本来性能就差,进步还慢,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其他小众领域的也不乐观,神威在引进的时候,本来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CPU 之一,这些年也在发展,但是现在再拿出来相比顶级的处理器,性能就没有那么出色了。闭门造车,尽管有国家大量资金的扶持,但是进步依然是很缓慢的。反观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第一代华为海思的 K3 只能让山寨机用用,第二代 K3V2 就已经是世界上第一款四核手机的 SOC 了。到了麒麟920,距离顶级水平已经很近,如今的麒麟950 基本已经追上高通和 MTK 了。在制造工艺上,这几年给移动处理器代工的台积电和三星突飞猛进,三星的 10nm 甚至抢先了 Intel。闭门造车没有前途,竞争与商业化才有出路。
二、 海思可以为师
作为一个后来者,无论什么行业要追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芯片来说,初期产品必然面临着性能差,成本高的问题,单纯的市场竞争没有竞争力。
对此,华为的做法是内部养起来,强制采购。在 K3V2 时期,K3V2 的性能平平,发热较大,GPU 比较弱,影响华为手机产品的竞争力。
对此,华为的态度是坚持使用 K3V2,不惜降低华为手机竞争力来扶持海思,而海思也很争气,用了 1 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基带与应用处理器融合,用了 2 年时间赶上了高通。
找到一个有需求的市场,在产品上适当采取保护政策,最终完成赶超,这是海思走过的路线,中国芯要发展也应该以此为师。
三、 中国芯如何崛起
我们看一下现在的几个中国芯,龙芯性能还比较弱,没有生态系统只能应用于专业领域。神威(申威)性能不错,也没有生态系统,被用作一些军方的项目。
天河火星已经采用了 ARM 指令集,性能较之公版的 A57、A72 核心有一些优势,性能接近苹果 A8 芯片的水平,距离顶级的 A9 还有一定差距。这里面只有天河火星采用了 ARM 指令集,有安卓的生态系统,是唯一可以投入到市场中的。如果要发展起来,需要投入资金,帮助天河火星及早流片,测试通过后,应用到平板或者智能手机之中,国家给予补贴或者提供其他协助,促进产品的销售。
当搭载天河火星的产品销售上去,天河就会有资金吸引更多的人才,而产品也会在竞争中不断进步,搭载天河火星产品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最终国家不再需要补贴,火星达到业界顶尖水平,中国芯自然也就有了竞争力。而积累了人才和技术实力,采用什么指令集并不是大问题。有了实力,想要做什么只是变变方向而已,中国芯也就真的崛起了。所以,闭门造城没有前景,与市场结合,初期补贴加成,形成循环后自我发展,中国芯就能真正崛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