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备受追捧的人工智能,如今开始进入冷静期。
“目前强人工智能还比较遥远,弱人工智能是应用的主流。”10月31日,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2019北京智源大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致辞中指出,行业内对于人工智能有“泛化”和“神化”的倾向。
事实上,人工智能尽管成为近年来的科技高频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来到了成熟期和收获期。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指出,在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中,应该清醒认识到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面向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深耕细作,把基础打牢。
AI市场渐趋沉稳
和其他产业一样,人工智能行业也历经了巨头和资本蜂拥入场的阶段。
一年半前,智源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已具备坚实基础”。今天,张宏江再提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时指出,行业内对人工智能的能力和限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也显得更加冷静。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认知的不断深入,投资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也日趋成熟和理性。自2018年以来,尽管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金额仍不断增加,但投融资频次有所放缓。
除了资本市场,学术界也不例外。“我们的学术界和其他行业一样,容易一窝蜂冲上去,一个课题非常热的时候大家都往前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张宏江表示,“但是过去两年,这种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张宏江看来,近两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学者的成就和参与度更加显著,并开始考虑更加核心的问题,对于深度学习的局限性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探讨一些新的机器学习的算法。
同时,越来越多的AI创业公司开始真正进入垂直领域,令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过去三年我们总会强调,人工智能是赋能的技术,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我们的产业提高效能。”张宏江表示,“人工智能可以让汽车自动行驶,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更快、更准确地识别人脸,在金融反欺诈、征信等方面,人工智能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
此外,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也迎来了新的契机。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进行集体学习,随之引发区块链超级风口。而针对“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结合发展”的猜想,亦火热起来。
不过,张宏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我看来,区块链更多是一个技术和应用的结合。在人工智能这块,需要研究和突破的问题还很多。”张宏江如此说道。
短板依然明显
尽管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在过去两年取得了许多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智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高文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AI基础理论和原创算法上的差距仍然较大,高水平人才不足,高端芯片、关键部件和高精度传感器等基础也相对薄弱,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
同时,尽管中国在面向特定应用领域建立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但在机器学习等通用开源算法平台方面的布局不够,因而对产业链的带动性和国际影响力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也有诸如百度飞桨等深度学习类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但这些企业都是在部分垂直领域有所突破、缺乏聚合,与国际开源社区的典范——GitHub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在人才短板上,高文指出,截至2017年底,中国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且人工智能企业的领军人才主要依赖海归,本土培育的高水平人才严重不足。
“当前国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理论及应用,与世界其他国家仍有差距,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后劲不足。”张宏江分析称,“智源研究院希望逐渐缩小这个差距,建立起一个高地,无论是首席科学家、智源学者或是青年科学家,通过这三层梯队将中国最好的一批人工智能人才聚集起来。”
责任编辑:c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