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半导体龙头台积电公司,近来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挤进全球市值排名第46位,已相当接近英特尔、IBM及思科等科技大厂,这是台湾企业史无前例的成就,相当值得喝采。台积电的成功,为政府研拟产业政策与企业深耕经营之道,都带来诸多值得深思的课题。
台积电的成功有三大要素,一是有卓越的创办人张忠谋,从成立之初就立下挑战世界的格局与决心;二是员工持续求新求变,不断在技术上超前突破,才能持续精进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三是早年政府为半导体产业擘划扎实的产业环境,建立相关的财税与资本市场等配套政策,吸引众多海外人才与资金汇聚,形成产业聚落。
这三项因素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都是让台积电脱颖而出的关键。不过,很多人谈到台积电的成功,都会提到是政府政策资金帮了大忙,但若细究原因,政府确实在初期帮上忙,但后续更多的是靠台积电自身的努力经营,这也显示,企业领导人的决心与格局不仅弥足珍贵,更是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因素。
台积电的成功,提醒台湾不应妄自菲薄,即使“小国寡民”又缺乏市场,但企业家若能胸怀全世界,一样可与列强一较高下。而在台积电树立标竿后,可以再问,台湾能否再有第二个台积电?台湾要如何创造更多个台积电?对于第一个问题,台湾当然有可能培养出下个台积电,但会相当困难。台积电身处的半导体产业,是需要高资本、高技术密集的行业,当邻近国家投入庞大政府资金建构产业链时,以台湾有限的资源,要再支持一家像台积电这种企业,的确相当不容易。
当然,在全球资讯产业中,台湾目前还在许多领域拥有类似台积电的龙头企业,这些隐形冠军要衝到千亿美元以上的市值,必须是在规模够大的产业中,具备市占率很高及持续技术领先的优势,若以这个原则来看,台湾要再诞生一家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确实是很大的挑战。
不过,资讯产业向来是推陈出新,与其在成熟产业之中追求卓越企业,不如在全新的领域中培养出新的龙头企业。资讯产业向来的法则就是,只要在创新领域中能够掌握住新技术与新产品,都可能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的赢家,例如锁定发展工业4.0、创新物联网应用,或结合大数据与云端资料的分享经济等,这些市场机会与规模都很庞大的新兴产业中,必然有机会再培养出几家够大够强的企业。
因此,对于第二个问题,台湾要如何创造出更多个台积电?显然答案就呼之欲出,台湾必须加紧耕耘各种创新领域,才有机会培养出更多新的台积电。而且,这种创新产业,势必要从较小的市场规模开始,但是只要能够培养出十家百亿美元市值的企业,或一百家市值10亿美元的企业,创造出来的效益,也都不下于一家独占鳌头的台积电。
事实上,回顾台积电的成长历程,就是从一家不被看好的新创公司,逐步跻身成为主流的领导厂商。早年台积电提出晶圆代工模式时,市场疑虑也很大,甚至早期共同参与投资的股东也不看好,很早就出脱持股。在任何创新的产业领域中,走在时代前端的新产业,永远都可能被主流排斥,而这也意味著,任何新产业都有风险,也必然面对质疑的声音,政府在推动初期,需要更大的魄力与坚持。
资讯产业是台湾经济的命脉,有台积电这种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与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而过去台积电成功的三大要件,未来在新产业中,成功法则也会很类似,一样是需要有格局的领导人,一样需要人才投入与技术领先,加上政府完善的产业政策,只是未来要先解开创新创业的束缚,让更多资源得以投入,这应该是台湾培植更多“台积电”应该有的策略思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